基本信息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页码:32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562445745/9787562445746
条形码:978756244574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人文纵横书系
内容简介 19类对联的特点和写法,33种对联的表现形式和修辞手法,50副古今名联的内在韵味,72个中华名人妙对对联的趣事,作者用生动的笔墨向我们娓娓道来,读来“联”味无穷。中间穿插了不少对联小故事,使读者在休闲的阅读中得到高雅的艺术享受。它既可以是对联爱好者的工具书,也是提升品味和修养的好帮手。
作者简介 王泽友,男,1934年出生,四川省成都人。1960年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出版专著有《中学语文学习方法1000种》 《怎样写议论文》《中学生读写练丛书》等11本,主编《中学各科知识精华表解及训练》等丛书3套。因成就突出,重庆电视台、重庆日报等多家媒体对他进行过报道。
目录
第一章 写对联的要求
一、基本要求
二、例联分析
三、练习写对联的办法和步骤
四、对联的平仄
五、对联的横批
第二章 对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一、对联的思想性
二、对联的艺术性
第三章 各类对联的写法
一、春联
二、婚联
三、寿联
四、勉联
五、挽联
六、行业联
七、门庭联
八、馈赠联
九、评议联
十、书画报刊题联
十一、应对联
十二、应征联
十三、成语联
十四、格言联
十五、谜联
十六、名胜联
十七、正对
十八、反对
十九、流水对
第四章 对联的表现形式及修辞手法
一、比喻
二、双关
三、拟人
四、衬托
五、对比
六、回文
七、回环
八。、顶针
九、谐音
十、双声
十一、叠韵
十二、平仄
十三、拆字
十四、嵌字
十五、叠字
十六、插花
十七、歇后
十八、同旁
十九、问答
二十、借对
二十一、引用
二十二、集句
二十三、专名
二十四、闪避
二十五、层递
二十六、拈连
二十七、连字
二十八、转类
二十九、连环
三十、同字对
三十一、无字对
三十二、不对对
三十三、不知对
第五章 古今名联赏析
一、只剩屁无捐
二、徐英自嘲联
三、四才子共嘲知府
四、妙联嘲讽大官僚
五、灵谷老人智斥汪精卫
六、臣节重如山乎
七、戏题秦桧夫妇像联
八、讽吴省钦联
九、讽谏“惟以不贪为宝
十、讽竹溪
十一、嘲讽李鸿章和翁同稣联
十二、一副独特的歇后联
十三、一副精妙的双关联
十四、一副措辞豪壮、气势非凡的寝殿联
十五、沈括佳联赏析
十六、一封绝妙的对联家书
十七、周渔璜出联征婚
十八、画上荷花和尚画
十九、毛泽东与周恩来对句
二十、中秋出句除夕对
二十一、之乎者也常入联
二十二、再现“宋城”征佳联
二十三、贾宝玉题的对联
二十四、问答式对联之妙
二十五、方块汉字所独有的联边对联
二十六、叠字联别有风致
二十七、苏东坡见景巧对
二十八、苏东坡、佛印巧对句
二十九、竺仙庵拆字妙联
三十、一副巧思的嵌字联
三十一、陈毅书联寄壮志
三十二、李清照的妙联
三十三、巧读断句变新意
三十四、葡萄、玫瑰巧作对
三十五、一副充满怒火的对联
三十六、唐伯虎对的谐音双关妙联
三十七、一副获超等第一名的应征联
三十八、林大茂的两巧对
三十九、江陵神童张居正的妙对
四十、“雪中送炭”与“锦上添花”
四十一、一副值得欣赏的九龙瀑对联
四十二、岳阳楼长联欣赏
四十三、最负盛名的大观楼长联
四十四、黄鹤楼上多佳联
四十五、滕王阁上的名联
四十六、纪晓岚的又一妙对
四十七、奇偶巧对
四十八、相国小姐出难对选夫婿
四十九、数字绝对今有对
五十、望江楼“绝对”不绝
第六章 中华名人对联故事选粹
一、杜康造酒醉刘伶
二、陶渊明虎溪访慧远
三、王羲之夜贴对联
四、孟昶写春联
五、晏殊求对选人才
六、欧阳修过关
七、王安石靠对联得双喜
八、王安石出对难苏东坡
九、苏东坡巧对解围
十、苏辙帮兄改对
十一、苏、黄戏对
十二、黄庭坚少游江州府
十三、解缙巧对曹尚书
十四、解缙教训挑衅者
十五、朱棣出对试贤才
十六、于谦幼年巧对
十七、程敏政应对得佳偶
十八、熊廷弼幼年应对
十九、唐伯虎幼年试对
二十、唐伯虎巧对农夫联
二十一、唐伯虎与陈白阳戏对
二十二、林大钦巧对渔翁
二十三、叶宰相与新科状元斗对
二十四、顾宪成“三声三事”对联的来历
二十五、祝枝山巧对三秀才
二十六、张居正的童子对
二十七、杨升庵巧借对
二十八、徐文长难倒窦太师
二十九、徐文长机智对知府
三十、金圣叹的传说和其临刑对联
三十一、傅山出对评史可法与洪承畴
三十二、蒲松龄写对联
三十三、康熙为陈梦雷题联
三十四、乾隆妙联难群臣
三十五、千叟宴上纪晓岚巧对乾隆联
三十六、乾隆绝对终有对
三十七、纪晓岚与彭元瑞戏对
三十八、郑板桥识才
三十九、郑板桥嘲弄大盐商
四十、郑板桥中堡湖中得佳联
四十一、郑板桥自寿联
四十二、曹雪芹的端砚
四十三、鄂比赠曹雪芹的对联
四十四、李调元趣对
四十五、李调元联对很认真
四十六、李调元遇难题
四十七、李调元夫妻重聚得佳联
四十八、王尔烈幼时的巧对
四十九、压倒三江王尔烈
五十、宋湘考场应对
五十一、宋湘讽官绅联
五十二、陶澍少年写对联
五十三、何绍基两妙对
五十四、林则徐童年应对
五十五、林则徐为关天培神像题联
五十六、左宗棠挽林则徐联
五十七、左宗棠回击曾国藩
五十八、张之洞巧对
五十九、梁启超与张之洞斗对
六十、孙中山巧对张之洞
六十一、孙中山赠黄兴的对联
六十二、章太炎斥讽慈禧太后联
六十三、宋庆龄挽孙中山联
六十四、蔡元培挽鲁迅联
六十五、毛泽东少年巧对
六十六、毛泽东自勉联
六十七、方志敏撰写的对联
六十八、周恩来的治学联
六十九、悼念周恩来联
七十、郭沫若对萧三联
七十一、胡耀邦改武侯祠对联
七十二、赞邓小平联
附录
附录一 现代诗韵常用字表
附录二 声律启蒙撮要
……
序言 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他那本全球畅销书《世界是平的》中说:“我们已经从一个国家积累财富的关键是看它占领、开拓领土的观念,转向一个国家和公司积累财富的关键是搜集、分享和捕获知识的能力。”
为此,我想将《周易》中的如下名句作点诠释:
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我的诠释是:人类的文明,以落实其人文性为宗旨。我们观察自然的文采,是为了洞察大自然的发展变化规律。观察人的文采,是为了构建一个美好和谐的人间。
如果这一诠释能够成立,那就证明,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早在2 ooO年前就认识到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重要性,而且,更进一步认识到人文社科知识是文明的落脚点:构建美好和谐的人间社会。
因此,我们奉献给广大读者的《人文纵横书系》是为构建美好和谐的社会、构建美好和谐的世界服务的。
构造美好和谐的社会和世界,为的是使人生活幸福、快乐。不少哲人都说过:哲学是使人生幸福、快乐的艺术。推而广之,所有人文社会科学的各门学科其底蕴都在于使人拥有这一生活的艺术。
《人文纵横书系》将努力全方位、跨时空、多视角地向广大读者奉献“使人生幸福、快乐”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文摘 第一章 写对联的要求
一、基本要求
①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②上下联词性要相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词组对词组等。
③上下联节奏要对称,即上下联音节要相对,双音节对双音节,单音节对单音节。
④上下联声调要相对,即上联的平声字和下联的仄声字相对,上联的仄声字同下联的平声字相对。同时还要求上联结尾的字是仄声,下联结尾的字是平声。
另外,上下两联,在意思上要求或相关,或相反、或相承。
如果对联不“对”,就不叫对联,如果上下联意思相同,就叫“合掌”。写对联最忌的是合掌。另外,写对联一定要注意思想性,封建迷信的,低级庸俗的,不应入对。
还需要说明一点,写对联的要求确实多而且高,要做得完全合乎要求确实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