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高效健康养猪关键技术

发布时间: 2010-10-25 02:57:10 作者: kind887

 高效健康养猪关键技术


基本信息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页码:39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7122039900/9787122039903
条形码:978712203990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畜禽高效健康养殖关键技术丛书

内容简介 《高效健康养猪关键技术》简要说明了国内外各种优良种猪的特性,介绍了猪舍的选址、规划、建筑、环境要求,并给出了各种猪养殖所需营养成分标准、饲料标准,方便读者查阅。同时对猪的选种、配种等繁殖技术,各阶段猪的管理,猪常见疾病的症状、诊断、防治以及猪场的经营管理进行了详细地说明。最后,简要介绍了猪相关产品的综合利用与开发。《高效健康养猪关键技术》内容翔实,覆盖了各项高效养猪的关键技术,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参考书。
《高效健康养猪关键技术》适合各种规模养猪场的管理者、技术人员和个体养殖户,也可作为相关院校师生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一章 认识猪
第一节 养猪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一、为人们提供副食品
二、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
三、富裕农民、繁荣经济
第二节 生产水平与发展趋势
一、当前的饲养状况
二、存在问题
三、发展趋势
第三节 猪的生物学特性
一、繁殖率高
二、生长快
三、耐粗饲
四、对环境适应性强

第二章 猪的品种
第一节 地方品种
一、梅山猪
二、内江猪
三、荣昌猪
四、民猪
五、两广小花猪
六、藏猪
第二节 引进品种
一、约克夏猪
二、长白猪
三、杜洛克猪
四、汉普夏猪
五、皮特兰猪

第三章 猪舍与环境
第一节 猪场建设
一、规模猪场的建设总体要求
二、猪场总体规划
三、生产管理工艺
四、猪舍面积及布局
五、养猪场建筑面积
六、选择场址
七、总体布局
八、猪舍建筑
九、猪场设备
第二节 后备母猪阶段对猪舍和环境的要求
一、猪舍要求
二、环境要求
第三节 妊娠阶段母猪对猪舍和环境的要求
一、猪舍要求
二、环境要求
第四节 分娩哺乳阶段母猪对猪舍和环境的要求
一、猪舍要求
二、环境要求
第五节 空怀母猪阶段对猪舍和环境的要求
一、猪舍要求
二、环境要求
第六节 保育猪对猪舍和环境的要求
一、猪舍要求
二、环境要求
第七节 育成猪对猪舍和环境的要求
一、猪舍要求
二、环境要求
第八节 公猪对猪舍和环境的要求
一、猪舍要求
二、环境要求

第四章 营养与饲料
第一节 猪的营养需要
一、猪的体成分
二、营养物质的组成和作用
三、营养需要的特点
四、猪的饲养标准
第二节 常用饲料
一、能量饲料
二、蛋白质饲料
三、矿物质饲料
四、维生素饲料
五、饲料添加剂
第三节 饲料配制
一、猪的饲料要求
二、猪的配合饲料
三、猪饲料应具备的特点
四、猪饲料的配制方法
第四节 低成本饲料养猪技术
一、种草养猪
二、工业副产品养猪
三、发酵鸡粪养猪

第五章 繁殖技术
第一节 纯种繁育
一、SPF种猪核心群选育
二、种猪性能测定站
三、SPF种公猪站
第二节 杂种优势的利用
一、杂交方式
二、杂交亲本选用的原则
第三节 后备母猪的选择
一、后备母猪的选择
二、后备母猪的选择标准
第四节 母猪配种
一、母猪发情及排卵规律
二、母猪的初配
三、母猪发情鉴别
四、配种方式
第五节 公猪的使用

第六章 饲养管理
第一节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一、后备母猪的引种和选留
二、饲养方式
三、后备母猪的管理
四、诱情
五、免疫与保健
第二节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一、饲养方式
二、妊娠鉴定
三、妊娠母猪的管理
四、免疫与驱虫
第三节 分娩母猪的饲养管理
一、预产期推算
二、母猪产前的准备
……
第七章 疫病防治
第八章 猪场的经营管理
第九章 产品开发与综合利润
附录1药物配伍禁忌的分类及常见药物配伍效果表
附录2猪疫苗免疫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
序言 中国是世界上养猪最多的国家,养猪业在我国畜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生猪生产既影响着农民的“钱袋子”,也影响着城乡居民的“菜篮子”。随着规模化养殖的逐渐增多,国外优良品种“杜一长一大”外三元和配套系猪的引进和普及,先进养猪设备的使用,养猪的经济效益也大幅度提高。但是,随着养猪生产的持续发展,人们普遍感到猪越来越难养,其原因:一是饲养条件不能适应所饲养品种的要求,现在普遍饲养的瘦肉型品种猪对饲料营养、环境条件要求非常高,表现为品种越纯的猪越难养;二是疾病防控难,种猪和仔猪的大范围流动性,为一些疫病的传播和流行创造了条件。饲养模式的转变也为疫病的发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多种疾病在一个猪场同时存在的现象十分普遍,混合感染十分严重,特别是近几年猪传染性疾病的流行,更显现出猪病防控任务的艰巨。同时,国家对生猪养殖前所未有的重视,颁布实施了畜牧法、动物防疫法、兽药管理条例和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等法规。相继出台了针对生猪养殖的一系列扶持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养猪业的良性发展。人们对科学高效养猪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对养猪生产中关键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系统掌握养猪的关键技术已成为养殖人员的必要条件。
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作者感到:三分养、七分管,三分治、七分防,生产者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饲养管理上,一个整天忙于治疗猪病的猪场,生产成绩肯定差。这也是对同样条件的猪场为什么有的能取得良好的效益,有的却严重亏损甚至经营不下去的最好解释。
文摘 第一章 认识猪
第一节 养猪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一、为人们提供副食品
一直以来,猪肉是人类最主要的动物性食品之一,猪肉纤维较为细软,结缔组织较少,肌肉组织中含有较多的肌间脂肪,因此,经过烹调加工后肉味特别鲜美。我国具有悠久的养猪历史和喜食猪肉的传统,养猪业在我国畜牧业占有重要地位。中国是世界上养猪最多的国家。猪肉是中国人摄取蛋白质的第一来源,是人们喜爱的主要副食品之一,在肉类的消费结构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2006年中国肉类产量达8051万吨,连续16年居世界第一位。其中猪肉产量达5197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9%,人均猪肉占有量为39千克。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猪肉购买量为每月1.646千克,同比提高了2.61%,占肉禽类消费比重的55.69%。在美国猪肉消费量仅次于牛肉和禽类。
猪肉为人类提供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猪肉可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猪肉含有许多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在鲜猪肉中,蛋白质的含量为15%~20%,85克的猪肉能提供一个成年人每天所需蛋白质的44%。猪肉等肉类中的铁最容易被人体所吸收,而且它还能够帮助人体吸收蔬菜中的铁。
读书人网 >农林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