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页码:254 页
出版日期:1990年12月
ISBN:7108003422
条形码:9787108003423
版本:第3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媒体推荐 小引
这本书能够问世,实是许多人的工作成果。它首先是由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任教、研究中国思想与宗教史的秦家懿,与在西德杜宾根大学任教、研究西方基督教神学的孔汉思(Hans
Kung,亦称汉斯昆)合撰的。孔汉思的原著用德文撰写,秦家懿的原著是用英文写出的;但是他们两人在出书以前,曾经多次阅读并商讨书中每一章的内容,又曾经以本书的题材,在西德的杜宾根大学与美国休士敦的莱士大学(Rice University)共同作过学术演讲。每次都由秦家懿负责介绍与解释中国宗教,再由孔汉思负责作神学方面的答复。
这次的中文译本,主要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比较文学中心的博士科学生吴华翻译。多大另一位研究生谢安国曾经作过部分的初步翻译工作,但是这份初稿已由吴华修改过。吴华是由英文稿译出中文的。不过这中文翻译,也曾经由秦家懿本人,在与部分德文原稿对比后,加以修改过。
这本书的英文书名是“Christianity and Chinese Religions”。英文本在1989年由纽约的Doubleday出版。(此外另有德文版,在1988年由联邦德国的Piper出版。将来还会有法文、意文、荷文、西班牙文等版。朝鲜文本已在翻译中,日文本亦在准备中。)因为本书的主要出发点,实是中国的宗教思想;在联邦德国与美国作学术演讲时,也以“Chinese Religions and Christianity”为标题。所以本书大陆的中文版称为《中国宗教与基督教》。附带一提,本书提到“基督教”时,并指新、旧两派(即包括天主教)。
编辑推荐 常有论者说起,中国本无宗教,对中国而言,宗教都是外来货。又有论者更说,中国人天生只有道德感,而无宗教感。精深博大如德哲黑格尔,亦有此说。事实真是如此吗?本书即给出我们一个科学严谨又通俗易懂的有关此问题的答案。本书的出版对于宗教研究者和广大宗教爱好者来说,实属是一大幸事。
目录
小引 秦家懿
序:世界第三大宗教——中国宗教 孔汉思
第一章 中国古代宗教
(一)中国宗教的介绍 秦家懿
(二)基督教神学的答复 孔汉思
第二章 儒学:“宗教”还是道德哲学?
……
文摘 书摘
毛病出在哪里?主要原因不在资金,这些国家的财源是充沛的,而在“人的因素”:涉及人及其基本态度、世界观、学习他人的能力、责任感和社会约束力。而这些都又受宗教和文化“背景”的制约——不论其是基督教、伊斯兰教还是东亚文化。近东专家狄亚特威斯(Dieter Weiss)对这一形势做了透彻的分析,他指出:“在伊斯兰教社会中,把西方的、世俗化的基督教、科学世界观的概念以及世界模式融入自己的价值系统的结果一直不能令人满意,即使这些伊斯兰教社会自己也有同感,这与东亚文化发生的情形恰恰相反。”(Dieter Weiss,“Zur wissenschaftlichen Kooperation mit den Landern des Vorderen Orients”,Europa-Archiv,Series 22,1982,p.681)
道教作为宗教,其渊源可追溯到中国古代。那时甲骨占卜盛行,占人和巫因为他们拥有与灵界沟通的特别能力,受到人民的尊重。他们可以与上帝或其它神灵包括祖先亡灵交流,他们可以祈雨并医治疾病。这不是说道教即中国古代的原始宗教,不过,道教与原始宗教的关系却显示出它和老庄的道家哲学的分歧。虽然二者同出一源,但道家哲学在继承古代宗教时已部分地理性化,并对之做了哲学思辨。后来的道教虽然仍以老子(包括老子其人其书)为道教祖师,但对老庄的解释却与道家哲学大相径庭。除了老庄以外,道教还有一套卷帙浩繁的经典:《道藏》。《道藏》共有一千多卷,是经十五个世纪的收集编纂而成,内容极为博杂。其中除大部分为道教著作外,也收入了一些佛教、摩尼教、甚至基督教的著作,都归在道教名下。《道藏》的主要经书据说是道教高人神游之际蒙神灵启示写成的。但至今这些高人是谁、书是何时编成却无从稽考。不少经卷更是文字艰深隐晦,非入室弟子不能领会。哲学著作如《老子》、《庄子》亦收入其中,当然经过一番重新痊诠释。此外,儒家典籍及占卜手册《易经》也见于《道藏》。
庄子对儒学做了反讽的驳斥。庄子是道家的第二重要的人物,他大约和孟子同时,是《南华经》的作者。该书中,庄子以幽默锋利的笔触批判了孔子、国家和社会。和老子的情形一样,有关庄子的确切的史实我们知道的很少,但是一件传闻似乎精确地刻画了庄子的性格。这是西汉一部史书里记载的一件轶事,它勾勒出庄子与众迥异的性格,同时也表明庄子对皈依迁就习俗的厌恶:“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牲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