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码:355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
ISBN:7040256222
条形码:978704025622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电子技术与实践》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成果教材,是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及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引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课程理念编写而成的。本教材的一个特色是从课程整体目标培养的角度出发,由7个学习项目(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测试、小信号放大电路、信号产生与处理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及其应用、直流电源、高频信号的发射与接收电路和模拟电子产品的设计初步)组成,每个项目分解成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又分成若干个项目任务,学生在一个个项目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整体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电子专业所需的基本技能。本教材的另一个特色是体现了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即:教师引入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实践、测试、分析、检查,最后交流、评价,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本教材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
编辑推荐 《电子技术与实践》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1章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测试
1.1 问题的引入
1.2 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
1.2.1 函数信号发生器与双踪示波器的使用
1.2.2 相关知识点
1.3 二极管性能测试与应用
1.3.1 二极管种类的区分及极性的检测
1.3.2 二极管特性参数的检测方法
1.3.3 二极管应用电路的研究
1.3.4 相关知识点
1.4 晶体管识别与检测方法
1.4.1 双极晶体管的种类识别与管脚判别
1.4.2 双极晶体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的测试
1.4.3 场效晶体管的识别与检测方法
1.4.4 相关知识点
第2章 小信号放大电路
2.1 问题的引入
2.2 信号放大电路的研究
2.2.1 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研究
2.2.2 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稳定性的研究
2.2.3 放大电路动态参数的测试研究
2.2.4 放大电路波形失真的产生原因及消除方法
2.2.5 射极输出器的、分析研究
2.2.6 阻容耦合电路的动态测试分析
2.2.7 场效晶体管放大电路的研究
2.2.8 相关知识点
2.3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研究
2.3.1 差分放大电路特性的分析研究
2.3.2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性能测试
2.3.3 集成运放线性应用电路的研究
2.3.4 多级直流放大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2.3.5 相关知识点
2.4 小信号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制作
2.4.1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组装
2.4.2 负反馈放大电路动态参数的研究
2.4.3 相关知识点
第3章 信号产生与处理电路
3.1 问题的引入
3.2 信号产生电路的研究
3.2.1 Rc桥式振荡电路的仿真研究
3.2.2 RC振荡电路的测试
3.2.3 RG移相式振荡电路的分析研究
3.2.4 相关知识点
3.3 信号处理电路的研究
3.3.1 有源滤波电路的测试研究
3.3.2 音调控制电路的测试研究
3.3.3 相关知识点
3.4 信号产生与处理电路的制作
3.4.1 信号产生与处理电路的分析与组装
3.4.2 信号产生与处理电路的综合测试
3.4.3 相关知识点
第4章 功率放大电路及其应用
4.1 问题的引入
4.2 功率放大电路的研究
4.2.1 交越失真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方法研究
4.2.2 功率放大电路性能指标的测试
4.2.3 相关知识点
4.3 集成功率放大电路
4.3.1 集成功率放大电路的研究
4.3.2 LM386应用电路的研究
4.3.3 功率放大电路保护电路及措施的研究
4.3.4 相关知识点
4.4 实用功率放大电路的制作
4.4.1 实用功率放大电路的分析与组装
4.4.2 实用功率放大器的调试与综合测试
4.4.3 相关知识点
第5章 直流电源
5.1 问题的引入
5.2 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的研究
5.2.1 串联型稳压电源电路的分析与组装
5.2.2 整流滤波电路的分析研究
5.2.3 串联型稳压电源的性能测试
5.2.4 相关知识点
5.3 线性集成稳压电源的研究
5.3.1 线性集成稳压器的组装和性能测试
5.3.2 三端可调输出集成稳压器的使用与测试
5.3.3 直流稳压电源保护电路的研究
5.3.4 相关知识点
5.4 开关集成稳压电源的研究
5.4.1 开关集成稳压电源的分析
5.4.2 开关集成稳压电源的性能测试
5.4.3 相关知识点
第6章 高频信号的发射与接收电路
6.1 问题的引入
6.2 小信号选频放大电路的研究
6.2.1 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研究
6.2.2 LC并联谐振回路阻抗变换电路的研究
6.2.3 相关知识点
6.3 振幅调制与解调电路的研究
6.3.1 非线性电路分析方法的探讨
6.3.2 集电极调幅电路的分析与测量
6.3.3 二极管大信号检波电路的测量与分析
6.3.4 相关知识点
6.4 角度调制与解调电路的研究
6.4.1 调角波的性质研究
6.4.2 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的研究
6.4.3 各种鉴频器的比较研究
6.4.4 相关知识点
6.5 超外差接收电路的制作
6.5.1 超外差收音机电路图的读图
6.5.2 超外差收音机的装配与调试
6.5.3 相关知识点
第7章 模拟电子产品的设计初步
7.1 问题的引入
7.2 实用电子产品的电路设计
7.2.1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7.2.2 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
7.2.3 相关知识点
7.3 实用电子产品的结构设计
7.3.1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结构面板设计
7.3.2 温度测量仪的设计(选学)
7.3.3 相关知识点
附录1 ElectronicsWorkbench软件介绍及使用方法
附录2 Multisim2001使用简介
参考文献
……
序言 “电子技术与实践”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国家重点示范建设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从知识能力方面来说,可以使学生学会对基本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测试,学会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学会基本电子电路的分析、焊接与调试,学会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仿真分析、简单设计的基本技能。从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方面来说,对教材体系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引入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新的教学理念,以比较典型的电子产品的制作与调试作为教学活动的主线,按电路的结构及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基本规律,分解成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测试、小信号放大电路、信号产生与处理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及其应用、直流电源、高频信号的发射与接收电路及模拟电子产品的设计初步7个项目(其中带“+”的为选学内容),每一个项目中又分若干个模块,每一个模块中分若干个项目任务。每个项目任务是教学活动的最基本单元。学生在一个个项目任务的学习和操作过程中,逐步地理解所学内容,同时不断地强化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6个工作过程的基本步骤,不断地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这些能力与知识能力共同组成学生的岗位能力。
基于以上编写思想,本教材在编写时力求体现以下特点。
①教材内容的项目化。教材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入手,吸收了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新处理,把理论教学知识转换成一个个便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学习项目,而且环环紧扣,逐步深化。
②编写思路的新颖性。把过去教材以知识体系介绍或技能训练为主,转变为既有知识技能的训练,又有学习方法及学习过程的训练。把教材从教师的教本,转变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读本。强化了普适的学习方法的训练,体现了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为辅的特点。
③全方位的能力训练。对每一个学习项目,完整地实施“六步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从而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④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本教材已经没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分,不论是理论方面的内容还是技术方面的内容,学生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理解资料、计划实施任务、检查评价实践过程。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已较好地融合在一起。
文摘 插图:

问题的引入
从1904年第一个电子管问世以来,电子技术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从最早的局部领域的应用发展到全面应用,大量的电子产品几乎已经深入日常生活、学习及工作的各个领域。电子技术的发展,形成了一系列与电子技术相关的开发、生产、维护、维修及流通等职业岗位,它发展的尖端技术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
本章主要介绍常用的二极管、晶体管的识别与测试方法。通过学习本章内容,能够掌握识别与测试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方法,进而可以理解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特性,为分析实际的电子电路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学习中将要进行制作、测试与分析的一块信号产生与处理电路如图1-1所示。把这块放大电路接上合适的直流电源后,就会产生一定频率的交流信号。这块电路板上,有较为熟悉的各种电阻、电容等元件,也有一些较为陌生的元器件。这就产生了许多问题,如这些元器件是什么?其有怎样的基本特性?如何测试其特性?这些元器件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什么?信号是如何在电路中得到放大的?等等。
这些较为陌生的元器件就是将要学习的二极管、晶体管及集成电路等。晶体管是图1-1中两级放大电路的核心器件,对电信号的放大与处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掌握这些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及作用,即可清楚放大电路对输入的电信号进行放大处理的全部过程,进而掌握电子电路的分析方法。下面通过一个个的学习任务,从二极管、晶体管等基本元器件的研究、小信号放大电路等基本电路测试分析开始,逐步学习小信号放大电路的制作、测试与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