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传播与植根:基督教与中西文化交流论集

发布时间: 2010-11-11 02:34:56 作者: kind887

 传播与植根:基督教与中西文化交流论集

  • 市场价:¥22.00
  • 卓越价:¥17.60为您节省:4.40元 (80折)
  •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 现在有货,登录后根据您所在地址,商品的发货时间会有所不同。 (暂无用户评分、评论 | 写评论)
    商品促销和特殊优惠每购买由卓越亚马逊提供的1件图书产品合格购物商品,另外购买Office 2007 中文家庭和学生版可享受¥20.00 元的优惠。查看详细条款
    最佳组合 购买本商品和 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明代:调适与会通(增订本)
    共计价钱:¥76.00
    同时购买共计:¥58.10元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已经有了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页码:325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7月
    ISBN:7218049230
    条形码:978721804923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基督教与中西文化交流丛书

    内容简介 基督教是东西方精神和历史的力量之汇合和交融,基督教在中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传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西方文化经历了碰撞、交流、沟通和融合,已经逐渐融入到中国社会文化之中,但是基督教在中国植根与落户仍然是一个有待继续艰苦努力的漫长过程,本书回顾了基督教在中国的这段传播史,收入了一些关于基督教与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卓著理论,也介绍了一些对于基督教在中国传播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名教徒。
    作者简介 章开沅,浙江吴兴(今湖州)人,1926年生。曾就读于金陵大学历史系,1992年获美国奥古斯坦那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1951年起任教于华中师范大学,曾任该校校长、历史研究所所长、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巾心主任,兼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主要著作有《辛亥革命史》、《辛亥前后史事论丛》、《张謇传》、《离异与回归——传统文化与近代化关系试析》、《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见证》、《天理难容——美国传教士眼中的南京大屠杀(1937一1938)》、《从耶鲁到东京——为南京大屠杀取证》、《中国教会大学的历史命运》、《实斋笔记》、《鸿爪集》等。
    媒体推荐 书评
    基督教乃是东西方精神和历史的力量之汇合和交融。没有这种交融基督教便不可思议。
    ——别尔嘉耶夫
    在一些传教士看来,人道主义本来就是基督教福音的核心。教堂不仅是传播基督福音的处所,而且也应是社会服务的中心……
    回顾基督在中国走过的漫长历程,如何正确处理普世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一个极为重要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
    ——章开沅

    编辑推荐 基督教是东西方精神和历史的力量之汇合和交融,基督教在中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传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西方文化经历了碰撞、交流、沟通和融合,已经逐渐融入到中国社会文化之中,但是基督教在中国植根与落户仍然是一个有待继续艰苦努力的漫长过程,本书回顾了基督教在中国的这段传播史,收入了一些关于基督教与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卓著理论,也介绍了一些对于基督教在中国传播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名教徒。
    目录
    自 序
    一、门外看基督教
    文化危机与人性复苏 /3
    世局变迁与宗教发展
    ——以教会大学史研究为视角 /14
    世纪之思 /27
    ……
    文摘 书摘
    为满足社会需求日益增长,在当今社会更为依仗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技,而所谓知识经济的科技含量之大更属有目共睹。科技是人类智慧高层次的结晶,但必须经过开发投入市场才能形成社会效益。科技本身是中性的,但它既经纳入市场运行之后,则既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因为它只能从属于掌握者(或集团)的意志,是掌握科技的人决定其价值取向。高科技由于能为掌握者(或集团)赢得滚滚而来的财源,因而便顺理成章地成为社会的骄子,受到极大的尊重并获得优厚的回报。这种社会效应反过来更为加速高科技的发展,各大资本集团之间的激烈竞争,各个国家的国力之间的激烈竞争,使高科技发展的速度令人目瞪口呆、应接不暇,其负面影响便必然是重科技轻人文与重物质轻精神的短视功利主义的恶性泛滥,更为严重的后果则是社会伦理的急剧低落乃至人性渐趋泯灭。
    人文学者并非反对科技的迅速发展,我们所担心的乃是社会病态的日益严重和人类自身的堕落。汤因比说:“迄今为止,人的伦理行为的水准一直很低,丝毫没有提高。但是,技术成就的水准却急剧上升,其发展速度比有记录可查的任何时代都快。结果是技术和伦理之间的鸿沟空前增大。这不仅是可耻的,甚至也是致命的……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应感到耻辱。同时,我们不要失掉这种耻辱感。为确立尊严(没有它,生命就没有价值,人生也不会是幸福的)必须做进一步的努力。人所熟悉的东西,的确是在技术领域,但那里是不会确立尊严的。评价是否达到这种伦理上的目标,要看我们的行动在多大程度上不受贪欲和侵略心所支配,在多大程度上把慈悲和爱作为基调。”汤因比把生命的尊严看作是一种绝对的最高的价值,或是“普遍的价值基准”。不仅人有尊严,宇宙整体及其中万物,包括大地、空气、水、岩石、泉、河流、海等等,都有自己的尊严,不容许任意侵犯。而人只有在没有私心的、利他的、富有怜悯的、有感情的、肯为其他生物和宇宙献身的情况下,才会有自己真正的尊严。 其实,具有这种认识的不仅是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爱因斯坦早就说过:“青年人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应是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作为一位专家。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像一只受过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要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培养全面的自我辨别力,这取决于自由而全面的教育。”按照我的理解,所谓“和谐发展的人”,就是我们一贯主张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而这就意味着决不能片面侧重科技教育,
    ……
  • 读书人网 >宗教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