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页码:239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8月
ISBN:7208057001
条形码:978720805700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与克林顿握手》是上海东方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曹可凡的散文随笔集,共分为“旧雨新知”、“艺岭芳踪”、“静思偶拾”、“如烟往事”、“电视情缘”五个部分。作者是个善于思考、勤于学习、具有较深文化底蕴的人。他多才多艺、兴趣广泛、博览群书、高朋满座。书中记叙的大多是他与名人、大师之间的交往,如克林顿、阿罗约、陈逸飞、孙道临、程十发、毛阿敏、帕尔曼、徐根宝、黄永玉、真禅法师等。因作者独特的视角与思考,全书散发着浓浓的书卷气,充满趣味与哲理,极具可读性。书中插入约40幅彩色串文图,装帧高雅、精美。
作者简介 曹可凡
●上海东方电视台节目主持人
●1997年获全国十大电视主持人“金话筒”奖
●2004年获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优秀主持人奖
●上海作家协会会员
●上海外国语大学 客座教授
同济大学 客座教授
上海戏剧学院 客座教授
已出版《画外话》
《阳光素描》
《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
《谈话节目主持艺术》
《银汉神韵——唐诗宋词经典吟诵》等专著
编辑推荐 《与克林顿握手》是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自序/1
旧雨新知
珍贵的签名本/2
永玉先生为我造像/13
紫韵/16
一缕馨香/20
这就是大师/23
另外一支画笔/26
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节庆晚会编导手册》序/29
心灵的问候/35
黑色也浪漫/38
“脚丫”风波/41
紧急救助/45
我看根宝/47
怀念真禅法师/50
阿罗约vs拉莫斯/53
与克林顿握手/57
艺岭芳踪
有绿色百页窗的棕色房屋/64
走近帕尔曼/68
月光下的太庙/72
大师的遗憾/74
穿越历史的精神对话——昆剧与歌舞伎/79
孙道临与朗诵/83
陈逸飞——以画说话/86
冲破山居的宁静/90
阳光灿烂的日子/93
落叶惊残梦/96
让我们一起来倾听/99
凝重与躁动——常青和他的油画/101
题照三则/104
静思偶拾
斋名趣谈/108
一间自己的屋子/111
相重/114
贺卡/117
口误和“眼误”/119
吃的三要素/122
给脆弱的神经挠挠痒/125
敲打城市的键盘/127
过关/129
致《上海文学》/133
致中学生/134
每天给我多一些/140
用好“边角料”时间/142
咀嚼历史/144
永不言败/146
说话的艺术——《口语交际训练》序/148
阅读日记摘抄/151
如烟往事
爱怨琵琶记/158
弄堂:温暖的梦乡/163
母亲给我三条命/166
白衣人/169
临终的眼——致父亲/172
想起了母校/175
乐山乐水/179
电视情缘
寻找人生坐标上的最佳位置/186
感谢观众的宽容/190
自己的视角/192
哦,奥斯卡/195
你好,EXPO/198
给自己亮分/201
封杀/203
摆脱尴尬——节目主持人琐谈(一)/206
潇洒不易——节目主持人琐谈(二)/215
走出误区——节目主持人琐谈(三)/224
主持艺术断想/231
我们还能走多远/238
……
序言 那日,偕友人前往湘西风凰,登访黄永玉先生的“玉氏山房”。闲谈间,老人总是感叹世事无常,岁月无情。“一梦醒来,我已是八十岁的老头了!谁把我的时光偷了?让我辜负许多没有来得及做完的工作,辜负许多感情。”因此,他老人家决定开完“八十艺展”后,力戒看电视和画画两大“陋习”,专心致志地写完《无愁河上的浪荡汉子》和《大胖子张老闷儿的故事》这两本未完成的小说以及一本德国游“不知道是否来得及。”说话时,老人的神情有些担忧。听完这番话,大家不免感到诧异。见我们一脸狐疑,永玉先生轻轻叹了口气:“哎,画毕竟是画,仅此而已。可文字就不同了……”后一半,他没有说下去。我心里明白,他想说的是,画终究只是过眼云烟,而文字才能真正触及人的灵魂,产生惊天地、泣鬼神的震撼力。文字是永恒的,因为文字比画大。无独有偶,吴冠中先生也是一位有文心的画家,他也清楚文字比画大。他崇拜鲁迅,甚至觉得自己精神上是他生下来的。可他偏偏是个画画的。“美术这东西从力量上讲,和文学是不一样的,它不能表达人生悲剧性的感人一面。虽然我也希望自己的画能产生摄人心魄的感染力,并且也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但多少年过去了,始终没有达到当初的那种愿望,而且恐怕永远也走不到那种愿望中去了。”这便是吴冠中的悲哀。难怪,他会偏执地认为“一百个齐白石抵不上一个鲁迅”;难怪,他会发出“丹青负我,我负丹青”的感喟。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大凡有点人文情怀的中国知识分子都将文字看得很重、很重,哪怕受些磨难,受些委屈,也在所不辞。“文字虽小道,却是探察内心的窗口,或庄、或谐、或如姜桂,或如芒剌、或慷慨放达、或温柔敦厚、或玲珑透剔、或平淡自然,发乎性,近乎情,丝毫勉强不得。或纯真、或夸饰、或朴实无华、或锦绣其外,败絮其中,也瞒不了明眼人。”这是柯灵,一位历经一个世纪清冷枯寂煮字生涯的文学老人,对文字最真切的解读。大概是受诸多先贤前辈的影响,我从潜意识中有种亲近感。每当夜深人静端坐于书桌前,借着昏黄的灯光,听着笔尖与稿纸摩擦所发出的沙沙声,内心便感到无比的充实和满足。但同时,对文字也充满着敬畏,唯恐有哪怕是半点的不敬与亵渎,总是小心翼翼地用一个又一个方块字垒起思想与情感的沙丘。这本书的文章大都不长,但却传递了对身边人和事最真实的看法,表达一个电视人的文化热忱。另一方面我也希望用文字这种古老的方式与朋友们进行沟通与交流,并求教于各位方家。
文摘 插图: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电台和电视台在挑选主持人时常常流于“以貌取人”,而忽视其内在素质。直至前几年起,人们才深切感受到文化底蕴对于节目主持人来说是何等重要。这使得敬一丹、水均益、白岩松等学识渊博,富有个性的“学院派”主持人迅速崛起,同时新一代主持人的文化修养也随之普遍提高,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好兆头。但事物的发展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最近,广播电视界又悄悄吹起了一股“唯文凭论”的风。有人认为现在的主持人必须要拥有博士、硕士那样的高学位,起码也得有个学士学位。这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一刀切”做法,或许会将一些极有可能成为名主持人但目前尚未取得高学位的青年朋友“扼杀”在“襁褓”之中。
记得有位观众问我:“现在有两个人,一个学识渊博,但不善于表达;另一个虽没有什么学问,但说起话来口若悬河,请问,哪个人更适合做节目主持人?”我未加思索地回答:“都不合适”。这是因为节目主持人所需具备的各种素质与天赋条件的确超乎一般职业要求,有时甚至近于苛刻,主持人除了要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外,还要有流畅自如的表达能力,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敏捷善变的应变能力以及“一目十行”的记忆能力……这些基本素质缺一不可,尤其口语表达能力更为重要。一个主持人如果表情呆滞木讷,表达语无伦次,即使有一肚子的哲学、文学、美学知识,由于他(她)不能用流畅的口语表达出来,观众也就无法领受。还有些主持人缺乏宠辱不惊的心理准备,现场一旦出现意外,无法以巧妙的辞令“圆场”,遮掩“纰漏”,结果弄得狼狈不堪。某电视台招骋了一位博士做主持人,尽管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但一上场,灯光一照,立刻变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说起话也结结巴巴,没过多少时候,这位博士就丧失了信心,不久便宣告隐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