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金盾出版社
页码:25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508256832/9787508256832
条形码:978750825683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实用养狍新技术》由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副教授李长生编著。主要内容包括:概述、狍的生物学特性和解剖特点、狍的引种与驯化、繁育技术、狍的饲料、仔狍的生长发育与饲养、成年狍的饲养管理、养狍场的建设与规划设计、狍产品与加工、狍场卫生与疾病防治。内容丰富实用,文字通俗易懂,可操作性,科学性强,适合养狍专业户、毛皮加工人员及有关院校师生、相关部门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编辑推荐 《实用养狍新技术》由金盾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一、养狍业在国内的历史与现状
二、养狍业的经济效益
三、养狍业的发展前景
第二章 狍的生物学特性和解剖特点
一、野生狍资源分布
二、形态特征
三、生态习性
四、种群状态
五、经济意义
六、狍的解剖特点
(一)运动系统
(二)被皮系统
(三)消化系统
(四)呼吸系统
(五)泌尿系统
(六)生殖系统
(七)外激素分泌腺
(八)其他系统
第三章 狍的引种与驯化
一、狍的引种
(一)引种时间的确定
(二)引种地点
(三)野生狍的捕捉
(四)暂养
(五)检疫
(六)运输
二、驯化的意义
(一)驯化的作用
(二)驯化的意义
(三)驯化的步骤和方法
第四章 狍的繁育技术
一、狍的繁殖生理
(一)狍的性成熟和体成熟
(二)生殖器官季节性变化
二、狍的发情规律
(一)狍发情的一般规律
(二)狍的发情周期
(三)狍的发情表现
三、狍的配种
(一)初配年龄
(二)配种方法
(三)发情鉴定
(四)使用年限
四、狍的妊娠和分娩
(一)妊娠
(二)分娩
(三)保胎措施
(四)防止母狍死胎和流产
(五)难产原因及预防措施
五、提高狍繁殖力的综合技术
(一)影响繁殖力的主要因素
(二)提高狍繁殖力的综合技术
六、狍的育种
(一)选种
(二)选配
第五章 狍的饲料
一、饲料的化学组成
二、饲料的主要营养物质和生理功能
(一)水分
(二)粗蛋白质
(三)粗脂肪
(四)碳水化合物
(五)粗灰分
(六)维生素
三、狍的饲料种类及其特点
(一)粗饲料
(二)青绿饲料
(三)青贮饲料
(四)能量饲料
(五)蛋白质饲料
(六)矿物质饲料
(七)维生素饲料
(八)饲料添加剂
四、狍饲料的加工与调制
(一)粗饲料的加工与调制
(二)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的加工与调制
(三)青贮饲料的加工制作
第六章 仔狍的生长发育与饲养
一、培育仔狍的目的和意义
二、仔狍的生长发育规律
(一)仔狍生长过程毛色变化规律
(二)仔狍在生长过程中牙齿变化规律
(三)仔狍生长过程中体尺变化规律
(四)仔狍的体长与体重关系
(五)仔狍体重增长规律
(六)狍的茸角生长规律
三、仔狍的护理和饲养
(一)仔狍的营养需要特性
(二)哺乳仔狍的饲养与护理
(三)断奶仔狍的培育
(四)育成狍的饲养管理
第七章 成年狍的饲养管理
一、狍的消化生理特点和代谢特点
(一)狍的消化生理特点
(二)狍的代谢特点
二、狍饲养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饲养的基本原则
(二)管理的基本原则
三、公狍的饲养管理
(一)饲养公狍的目的和意义
(二)公狍生产的阶段性划分
(三)公狍不同阶段的饲养管理
四、母狍的饲养管理
(一)饲养母狍的目的和意义
(二)母狍的营养特点
(三)母狍的饲养管理
第八章 养狍场的建设与规划设计
一、狍场的选择
二、场址应具备的条件
(一)地势、地形条件的要求
(二)土质条件
(三)饲料条件
(四)水源条件
(五)交通条件和电源
(六)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
三、狍场的规划布局
(一)场区划分
(二)生产区内建筑布局
(三)狍场的其他生产设备
第九章 狍产品与加工
一、狍茸
(一)狍茸和狍角的概念
(二)狍茸的生长发育规律
(三)影响茸生长发育的因素
(四)畸形茸产生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二、狍茸的采收与加工
(一)狍茸的采收
(二)狍茸的加工
三、狍副产品的加工
(一)狍鞭的加工
(二)狍胎的加工
(三)狍筋的加工
(四)狍肉及其加工
(五)狍角的加工
(六)狍心的加工
(七)狍胎盘的加工利用
(八)血液加工
第十章 狍场卫生与疾病防治
一、狍场卫生
(一)狍场卫生管理的意义和内容
(二)狍场卫生防疫措施
(三)狍场卫生防疫制度
二、狍的疾病防治概述
(一)狍病的特点
(二)狍病发生的一般规律
(三)狍病治疗原则
(四)狍的保定
(五)狍病的检查方法
(六)狍的给药方法
三、狍的常见病
(一)普通病
(二)传染病
(三)寄生虫病
(四)仔狍疾病
主要参考文献
……
序言 狍在我国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野生狍人工驯化饲养获得成功,养狍业发展更快,人工饲养狍的数量逐年扩大,广大养殖户通过养狍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随着对狍这一特种经济动物的科学研究逐步深入,对其主产品和副产品深度开发的研究,狍茸、狍肉、狍血、狍胎、狍鞭和狍心都具有重要的医疗保健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必将在发展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野生狍的盲目猎捕和猎杀,导致野生狍资源急剧减少,严重地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开展野生狍人工驯化和饲养工作是保护野生狍资源,保护大自然野生动物生态平衡,合理开发狍资源的科学有效途径。对野生狍的深入系统研究,通过人工驯化饲养野生狍,变野生为家养,开发狍的产品,以满足人们对狍产品的需求。这对于发展地方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经济意义。
目前,养狍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自2005年长白山野生狍人工驯化饲养成功并通过吉林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养殖户的数量逐渐增多,已经形成了产业化发展的趋势,为适应目前广大养殖户的迫切需要,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一本技术指导书,笔者在总结长白山野生狍人工驯化饲养配套技术的科研成果和多年的科研生产、教学中所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编著了《实用养狍新技术》一书,以供各养狍专业户,有关院校师生,有关业务部门领导,研究单位的研究人员参考。
文摘 插图:

第二章 狍的生物学特性和解剖特点
从狍的身体外部形态看,西伯利亚狍的体型最大,肩高为60~75厘米,体重25~45千克,体长110~120厘米,茸角分权趋于外展,体型大约为欧洲狍的2倍;欧洲狍的体型最小,茸角分权趋于合拢;中国狍的体重和体型介于西伯利亚狍和欧洲狍之间,茸角分权与西伯利亚狍的茸角相近。
同一亚种狍,因自身的健康状况、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利用情况、生活区域的气候因素的条件的影响,狍的体型、体重和茸角的生长状况也有所不同。但3个亚种狍的双侧茸角最终都能够生长为6权角(双侧茸角共生长6权,单侧茸角应3权),然后骨化为坚实的骨角。
一、野生狍资源分布
我国境内狍共分4个亚种,即中亚亚种、华北亚种、东北亚种和西北亚种。中亚亚种主要分布在乌拉尔山和伏尔加河以东的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阿尔泰山、天山区域,华北亚种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北京、湖北,东北亚种主要分布在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西北亚种主要分布在陕西、四川、甘肃、宁夏、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