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组合



共计价钱:¥
同时购买共计:¥49.90元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页码:201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5月
ISBN:7504936790
条形码:978750493679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个人保险产品创新研究》在吸取国内外个人保险产品创新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充分发挥保险三大功能的角度出发,针对目前我国个人保险业务的发展困境,从可操作的角度,研究我国产险公司个人保险产品创新的原则、方向、方法、产品设计模型,后援保险的完善及政策调整思路。《个人保险产品创新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将个人保险产品创新本身的技术层面问题与共配套的核心后援保险体系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从而为创新产品的市场实现创造了条件;(2)从实证的角度对典型个人保险产品的创新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国际比较;(3)以保险产品的七个主要纬度为基础研究产品和产品组合设计,并建立了相应的模型。《个人保险产品创新研究》的研究对于我国个人保险产品创新方向的建立具有较高的理论及实践价值。
作者简介 李克穆,男,1952年生,现任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管理世界》杂志主编,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主要研究领域:财政、金融、保险、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专著:《财政理论概说》(1985年,红旗出版社);《发展的抉择:走自己的道路》(1998年,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李开斌,男,1968年生。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特华博士后站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特华博士后站研究员。曾在《管理世界》、《金融研究》、《武汉大学学报》、《经济评论》、《金融论坛》、《证券市场导报》等国家权威和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代表作:《中国保险产业政策研究》(2002年,中国金融出版社)。
编辑推荐 技术创新和营销是企业进行的支点,对于保险行业同样如此,并且保险产品创新是繁荣市场的最基本的动力。本书在广泛吸取国内外个人保险产品创新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充分发挥保险三大功能的角度出发,针对目前我国个人保险业务的发展困境,从可操作的角度,研究我国产险公司个人保险产品创新的原则、方向、方法、产品设计模型,后援保险的完善及政策调整思路。
目录
1 引言
1.1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书的研究方案
2 个险产品创新概述
2.1 个险产品种类分析
2.2 个险产品创新概述
3 典型个险产品创新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
3.1 保险业发展国家个人非寿险市场一般分析
3.2 保险发达国家个人车险产品创新的启示
3.3 保险发达国家房主保险产品创新的启示
3.4 保险发达国家个人责任险和保证险产品创新的启示
3.5 保险发达国家个人健康意外险产品创新的启示
3.6 保险发达国家投资/分红类个人寿险产品创新的启示
3.7 保险发达国家个人非寿险产品营销创新的启示
3.8 中国非寿险个险产品创新综述
3.9 典型个险产品创新国际比较的总体启示
4 个险产品创新成功的标准与创新原则
4.1 个险产品创新成功的标准
4.2 个险产品创新的原则
5 个险产品的七大纬度与产品组合设计模型分析
5.1 个险产品的七大纬度分析
5.2 个险产品组合设计的基本原理及三个基本层次
5.3 个险产品组合设计的总体模型和运行模型
5.4 个险产品组合设计的精算模型与风险管理
6 个险产品创新的战略监控与核心后援保障的完善
6.1 个险产品创新的战略监控
6.2 个险产品创新的核心后援保障之一:执行型文化的建立和完善
6.3 产品创新的核心后援振动保障之二:客户资源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7 中国个险产品谱和个险产品的创新方向
7.1 个险产品谱的创新方向
7.2 个险产品的风险保障纬度、储蓄/投资/分红纬度的创新方向
7.3 个险产品价格政策纬度、降低产品综合成本与提升销售绩效对接纬度的创新方向
7.4 个险产品的合同和形式纬度的创新方向
7.5 个险产品的服务纬度的创新方向
8 个险产品创新的案例分析
9 调整和完善政策 促进个险产品创新
10 强化保险业发展研究 推进理创新
参考文献
……
序言 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历史十分悠久,但历程坎坷。保险在计划经济下被列为另外一种形式的财政积累,1959年国内保险业务停办,一停就是20年。实际上,我国今天的保险业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步的,也就20来年的时间。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国家对保险业的重视,1980年以来,我国保险业以年均34%的速度增长,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我国保险业的弱小。截至2004年,我国的保险密度仅为332元,保险深度仅为3.4%,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4年我国保险业总资产为11 853亿元,这一成绩来之不易,但与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和社会需求是不相适应的。从另一角度看,这一状况也说明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突破了1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这个阶段保险市场的发展会上一个台阶,国家的综合国力是保险业发展的基础。
中国保险业要根据国情注意学习、研究、引进国际保险业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经验和技术,提升我国保险公司的创新能力,为保险业加快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国外金融企业的研究力量是相当强的,这一现象是竞争的结果,是形势所迫。两个同行业强者的较量实际上是创新能力的较量。保险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哑铃型的发展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即技术创新和营销是企业运行的支点。现代保险业是典型的以创新求发展的金融服务业,一个企业无论有多大规模、多老资格,不创新就无法占有市场,就无法生存和发展。小平同志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因此,必须注重金融的运行和发展,注重金融产品创新,注重金融业的国际化进程。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保险业的发展研究相对薄弱于证券业和银行业,因此,推进保险业的理论创新是当务之急。保险产品创新是推动、活跃和繁荣保险市场的最基本的动力,没有不间断的产品创新,难以促进整个保险业快速、健康的发展。
文摘 插图:

3.3.4 巨灾风险保障证券化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的房主保险市场的经营状况一直不佳。80年代该险种的综合成本率在100%左右,90年代后这一比率上升到110%~120%,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洪水和地震等巨灾风险使得保险公司的赔款大幅上升,如1992年发生的安德鲁飓风导致该险种的综合成本率一度高达151.9%。
为了有效地管理这些巨灾风险,美国政府保险机构参与了洪水保险和加利福尼亚州的地震保险计划。同样,日本政府保险机构也与商业保险公司共同运作地震保险,且对超过一定损失金额后的风险由政府最后兜底。除政府支持外,保险发达国家的保险公司还采用了包含ART在内的利用资本市场来分散保险市场巨灾风险的保障技术,如芝加哥交易所于1992年推出了自然灾害巨灾风险的期货和期权交易,保险公司可从期货或期权的收益中补偿保障的风险发生时的损失。美国的Nationwide保险公司在1995年发行了4亿美元的意外准备金期票。Arkwright保险公司也在1996年发行了1亿美元的巨灾意外准备金期票。State Farm和National wide保险公司分别在1995年和1996年发行了30亿美元和6亿美元的备用信用限额。usAA保险公司于1997年发行了47700万美元的两层损失巨灾债券,规定如果在1997年7月15日至1997年12月31日之间美国东海岸发生飓风而造成保户向usAA的索赔超过lO亿美元时,则第二层损失部分的债券将不再兑付,且对本金有保证的第一层损失部分的债券将被额外延长lO年并不再付息。反之,如果飓风没有发生,债券持有人将获得本金和高额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