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网上银行风险监管原理与实务

发布时间: 2011-01-01 02:38:07 作者: kind887

 网上银行风险监管原理与实务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页码:470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1月
ISBN:7504929719
条形码:978750492971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外文书名:Theories & Practices of Risk-Based Supervision on Internet Banking

内容简介 《网上银行风险监管原理与实务》主要内容包括:网上银行概述;信息安全技术基础;数字证书与认证机构运作;网上银行业务的风险管理;网上银行监管的一般论述;对网上银行的持续性监管;网上银行的风险评估体系;发达国家和地区网上银行的发展与监管;中国人民银行对网上银行监管;附录;参考书目;
媒体推荐 书评
现代网络技术,尤其是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技术,尤其是因特网技术在传统银行业的应用,产生了20世纪最大的金融创新——网上银行,使金融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网络技术在银行业中的应用,降低了金融活动的交易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金融活动参与各方的信息不对称状况,使银行机构的传统角色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脱媒”现象进一步加强。网上银行不仅对传统银行产品的内涵和服务方式进行了革新,而且突破了传统银行业的经营模式、价值观念和管理方法,改变了现有银行业的竞争格局,形成了新的银行业组织形式,这是信息化革命导致的社会制度变迁在金融领域中的深刻体现。

编辑推荐 现代网络技术,尤其是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技术,尤其是因特网技术在传统银行业的应用,产生了20世纪最大的金融创新——网上银行,使金融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网络技术在银行业中的应用,降低了金融活动的交易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金融活动参与各方的信息不对称状况,使银行机构的传统角色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脱媒”现象进一步加强。网上银行不仅对传统银行产品的内涵和服务方式进行了革新,而且突破了传统银行业的经营模式、价值观念和管理方法,改变了现有银行业的竞争格局,形成了新的银行业组织形式,这是信息化革命导致的社会制度变迁在金融领域中的深刻体现。
目录
第一章 网上银行概述
第一节 网上银行的概念
第二节 网上银行的属性
第三节 网上银行服务的种类
第四节 网上银行业务的模式,
第五节 网上银行业务流程与系统结构

第二章 信息安全技术基础
第一节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互联网系统的安全问题
第三节 密码算法
第四节 数字签名
第五节 鉴别
第六节 密钥管理

第三章 数字证书与认证机构运作
第一节 数字证书
第二节 密钥对和证书有效期
第三节 证书撤销列表
第四节 认证路径
第五节 认证机构运作
第六节 认证机构应用实例

第四章 网上银行业务的风险管理
第一节 银行业务的风险种类及特征
第二节 网上银行技术相关风险分析
第三节 网上银行业务的风险管理

第五章 网上银行监管的一般论述
第一节 对网上银行进行监管的必要性
第二节 银行监管框架的调整
第三节 网上银行的市场准入监管

第六章 对网上银行的持续性监管
第一节 网上银行的现场检查
第二节 网上银行的非现场监测
第三节 网上银行的安全性独立评估

第七章 网上银行的风险评估体系
第一节 传统银行业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第二节 美国、英国对银行业的风险评估体系
第三节 美国的信息系统统一评级体系
第四节 网上银行业的风险评估体系

第八章 发达国家和地区网上银行的发展与监管
第一节 美国网上银行的发展与监管
第二节 欧盟国家网上银行的发展及监管
第三节 亚太国家和地区网上银行的发展与监管
第四节 各国(地区)网上银行监管的比较分析
第五节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网上银行业务的监管原则

第九章 中国人民银行对网上银行监管
第一节 中国网上银行业发展现状
第二节 中国人民银行对网上银行业的监管
第三节 我国网上银行发展与监管战略
第四节 结束语

附录:
一、中外资商业银行特色网上银行业务品种介绍
二、中国人民银行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
三、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落实《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的通知
四、电子银行服务的安全风险管理指引
五、电子银行业务的风险管理原则
六、联邦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信息技术统评级体系
七、美国《电子银行活动最后规则》

参考书目
……
序言 现代网络技术,尤其是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技术,尤其是因特网技术在传统银行业的应用,产生了20世纪最大的金融创新——网上银行,使金融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网络技术在银行业中的应用,降低了金融活动的交易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金融活动参与各方的信息不对称状况,使银行机构的传统角色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脱媒”现象进一步加强。网上银行不仅对传统银行产品的内涵和服务方式进行了革新,而且突破了传统银行业的经营模式、价值观念和管理方法,改变了现有银行业的竞争格局,形成了新的银行业组织形式,这是信息化革命导致的社会制度变迁在金融领域中的深刻体现。
网上银行兴起于美国,在发达国家和市场获得蓬勃发展,并迅速扩展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自1995年10月美国成立第一家网上银行——安全第一网上银行以来,网上银行业务在世界各国获得迅猛发展。1995~1998年,美国在因特网上设立网站的银行从130多家猛增到2000多家;到2001年底,已有71%的国民银行在因特网上建立了网站,50%的国民银行能提供交易类银行业务,其中所有的大型国民银行(总资产在10亿美元以上)均能提供交易类银行业务。
文摘 插图:


第一章 网上银行概述
1580年,意大利威尼斯商人建立了威尼斯银行,成为最早出现的近代银行,也是历史上首先以“银行”命名的信用机构,从此,银行业逐渐兴盛和发展起来。四百年来,不管“银行”二字之前冠上何种限定词,如“中央银行”、“储备银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也不管各个国家和地区管理当局如何对其定义,其给人的概念基本是统一的:现代风味或当地标志性的建筑,舒适严肃的工作环境,保护周全的营业柜台,优裕的薪金待遇,等候服务的队伍……人们也习惯于在银行的办公楼里,享受面对面的银行服务。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状况悄悄地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名词:“电话银行”、“计算机银行”。到了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出现了“网上银行”。这些名词的出现,将人们带离了银行柜台,送到虚拟的空间:人们已经不需要为了转一笔账或汇一笔款而颇费周折地专门跑一趟银行并在长长的队列中耐心地等候,人们在家中、办公室或外出途中,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之内就可办妥过去需要花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才能完成的工作。这一切变化对人们业已形成的对银行的固有观念产生了巨大冲击,银行的存在方式和对顾客的服务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是人们在享受便捷的同时,也顾虑重重和小心翼翼,对几秒钟之内就完成的交易总是心存怀疑:这些钱是到了需要的地方吗?我在电脑中的个人信息是否已经被别人所用?等等。
读书人网 >投资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