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页码:35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ISBN:7534253535/9787534253539
条形码:978753425353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少年儿童
丛书名:世界少年文学经典文库
内容简介 《大卫科波菲尔》贯穿着作者人道主义、民主主义的思想和揭恶扬善的精神。首先,他塑造的主人公大卫,就是一个善良博爱、正直勤奋、务实进取的知识分子典型。大卫虽然也有过错误的念头,荒唐的举止,忧伤的时刻和消沉的日子,但是姨婆的“无论在什么时候,决不可卑鄙自私,决不可弄虚作假,决不可残酷无情”成了他的座右铭,手向上指着的爱格妮斯是他的“指路明灯”。从狄更斯在《大卫科波菲尔》中所描述的种种事件和人物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深刻批判的是人和人性的异化,他竭力追求的是人和人性的复归以及人和人之间的和谐。
编辑推荐 《大卫科波菲尔》由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 来到人间
第二章 初识世事
第三章 生活有了变化
第四章 蒙羞受辱
第五章 遣送离家
第六章 相识增多
第七章 第一学期
第八章 我的假期
第九章 难忘的生日
第十章 遭受遗弃
第四十三章 再度回顾
第四十四章 我们的家务
第四十五章 姨婆的预言应验
第四十六章 消息
第四十七章 玛莎
第四十八章 持家
第四十九章 坠入迷雾
第五十章 梦想成真
第五十一章 踏上更长的旅程
第五十二章 我参加了大爆发
第五十三章 又一次回顾
第五十四章 米考伯先生的事务
第五十五章 暴风雨
第五十六章 新创和旧伤
第五十七章 移居海外的人们
第五十八章 出国
第五十九章 归来
第六十章 爱格妮斯
第六十一章 两个悔罪者
第六十二章 我的指路明灯
第六十三章 一位来客
第六十四章 最后的回顾
……
序言 狄更斯是十九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他在自己的作品中。以高超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包罗万象的社会图景,塑造出众多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他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为英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大卫科波菲尔》是他的代表作,是他“最宠爱的孩子”,本书一百五十多年来在全世界盛行不衰,一直深受世界文坛和广大读者的重视和欢迎。
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于一八一二年二月七日出生于朴次茅斯市郊的波特西地区,一八一四年全家迁居伦敦。狄更斯十二岁便被迫辍学独立谋生,在一家鞋油作坊当徒工。他只上过约四年学,主要靠自学获得广博的知识和文学素养。一八三六年三月,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开始在杂志上连载,使他一举成为最受大众欢迎的作家,从此他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文摘 第一章 来到人间
我出生在萨福克郡的布兰德斯通,或者如苏格兰人说的“在那一带”。我是一个遗腹子。当我睁开眼睛看到这个世界时,我的父亲已经闭上眼睛看不到这个世界六个月了。一想到他竟会从来没有见过我,即便是现在,我也觉得有点奇怪。至于儿时看到教堂墓地里我父亲的白色墓碑,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所引起的种种联想,以及当我们家的小客厅中亮着温暖的炉火和明亮的烛光,门窗却紧锁,把父亲的坟关在门外(有时我觉得这太残忍了),让它独自待在那寒夜之中,这引起我无限的同情。
我的父亲有一位姨母,因而也就是我的姨婆了(关于她,过会儿我还有更多话要说),她是我们家的主要大人物。她叫特洛伍德小姐,我的母亲却总把她叫做贝特西小姐,不过,这只是在我那可怜的母亲,克服了对这位可怕人物的畏惧之心后敢于提到她时(这种时候不常见),才这样叫她。我这位姨婆曾嫁过一个比她年轻的丈夫,他长得很英俊,但他并不像古训“行为美才是美”所说的那样——因为他大有打过贝特西小姐的嫌疑,有一次,为了生活费用上的事两人发生争论,他甚至粗鲁狠心地要把她扔出三楼窗口。这些脾气上互不相投的事实,使得贝特西小姐决定给他一笔钱,经双方同意,两下分居。然后他就带着他的钱到印度去了。
我相信,我的父亲曾经是她所宠爱的人,可是他的婚事把她给深深得罪了,原因是她认为我的母亲是个“蜡娃娃”。她从来没有见过我的母亲,不过她知道我的母亲还不满二十岁。我的父亲和贝特西小姐从此没有再见过面。父亲结婚时,年龄比我的母亲大一倍,而且身子骨也不大好。结婚后一年,他就去世了。如我前面所说,这是在我出世前六个月。
这就是那个多事而重要的星期五下午(要是我可以冒昧地这样说的话)的情况。
那天下午,我的母亲正坐在壁炉前,身体虚弱,精神萎靡,两眼含泪望着炉火,为自己也为那没有父亲、尚未见面的小孩,抱着深为绝望的心情。就在她擦干眼泪,抬头望着对面的窗子时,忽然看到有一个陌生的女人往庭_园里走来。
我的母亲又朝那女人看了一眼,她确信地预感到,这人准是贝特西小姐。这时,落日的余晖正照射在那陌生女人的身上,洒满庭园的篱笆。她径直朝屋门走来,这种凌厉笔挺的姿势和从容不迫的精神,别的人是不可能有的。
“你就是大卫?科波菲尔太太吧?”贝特西小姐说。
“是的。”我的母亲有气无力地回答。
“有一个特洛伍德小姐,”来客说道,“我想你听说过她吧?”
我的母亲回答说,她很荣幸,听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