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鸡病防治技术(新农村新亮点养鸡)

发布时间: 2011-01-08 02:54:21 作者: kind887

 鸡病防治技术(新农村新亮点养鸡)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东科技出版社
页码:135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
ISBN:9787535944733
条形码:978753594473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新农村新亮点系列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当前严重危害养鸡业的常见鸡病,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鸡病综合防制的基本原则与技术,鸡的病毒性传染病、细菌性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缺乏病与代谢障碍病和中毒病及其他疾病的危害、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治技术等。书末附录还列有鸡的尸体剖检,疫苗常用免疫接种方法,参考免疫程序、鸡场常用兽药、疫苗及消毒剂简表等。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文字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可供广大养鸡场、养鸡专业户、广大农户和从事家禽生产的兽医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编辑推荐 常见疾病 详尽具体
通谷易懂 先进实用
防治结合 重在预防
目录
一鸡病综合防制的基奉原则
(一)加强饲养管理。搞好鸡舍环境卫生
(二)做好综合性防疫工作

二病毒性传染病
(一)禽流感
(二)新城疫
(三)马立克氏病
(四)传染性支气管炎
(五)传染性囊病
(六)传染性喉气管炎
(七)减蛋综合征
(八)病毒性关节炎
(九)吸收障碍综合征
(十)禽脑脊髓炎
(十一)禽痘
(十二)传染性贫血
(十三)肿头综合征
(十四)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十五)包涵体肝炎

三细菌性传染病
(一)禽霍乱
(二)大肠杆菌病
(三)鸡白痢
(四)禽伤寒
(五)传染性鼻炎
(六)葡萄球菌病
(七)弯曲杆菌性肝炎

四其他微生物性疾病
(一)鸡毒支原体感染
(二)传染性滑膜炎
(三)曲霉菌病
(四)念珠菌病

五寄生虫病
(一)球虫病
(二)组织滴虫病
(三)蠕虫病
(四)住白细胞虫病
(五)鸡虱

六营养缺乏症与代谢障碍病
(一)维生素缺乏症
(二)硒缺乏症
(三)钙磷缺乏症和钙磷失调症
(四)鸡痛风症

七中毒病及其他
……
序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养鸡业发展迅速,连年持续稳步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现已成为世界养鸡第一大国。但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养鸡业仍显落后,鸡病防治总体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生产水平还不够高,饲料利用率低,鸡病种类较多,成活率不够高,平均死淘率也较高,造成的经济损失较为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随着近年来我国集约化养鸡场的增多、生产规模的扩大,种鸡、种蛋及其产品流通渠道的增多,给疫病的发生和传播流行创造了客观条件;其次,由于生产经营主体多元化(国有、“三资”企业、集体、个体养殖专业户、农户散养等同时存在),经营主体技术力量、饲养规模、鸡舍设备、饲养管理、防疫管理等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鸡病的防治;此外,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增加,从欧美发达国家引进种鸡的品种和数量明显增多,引入新病的风险增大。因而养鸡生产中鸡病时有发生,且所发生的鸡病种类较多,病情复杂,给兽医防疫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文摘 一、鸡病综合防制的基本原则
随着我国家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集约化、规模化养鸡场的大量兴建,鸡的疾病不断发生和流行,且不断出现新的疾病,给养鸡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由于鸡的生长周期短,代谢旺盛,发生疾病时病情发展快,不易察觉,如在发病后才进行治疗,轻者影响鸡群生长发育,导致生产性能降低,重者造成鸡群大量死亡。
鸡病的防治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其目的是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保证鸡群免遭疾病危害,尤其是传染病的感染。鸡病防治涉及鸡场建设、环境净化、饲养管理、卫生保健等各个环节,所以掌握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发生规律、影响因素,以及与疾病防治的关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鸡病防治原则,将鸡场的鸡病防治与饲养管理放在首位,从管理和预防着手,做好平时的饲养管理和兽医防疫工作,针对鸡病发生的规律与特征,采取综合防制措施,从而可有效减少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即使一旦发生传染性疫病,也能及时得以有效控制。
(一)加强饲养管理,搞好鸡舍环境卫生
加强饲养管理,搞好鸡舍环境卫生,注意饲料营养,减少应激,提高鸡群的整体健康水平,增强鸡只体质和抗病能力,特别要强调“全进全出”饲养模式,提倡育雏、育成、成年鸡分场饲养方式。
1.提供营养充足的饲料,保证营养需求
不同的品种、生长阶段和季节,鸡群对各种营养成分的需求不同,根据鸡群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合理选用全价饲料或配制日糖,并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调整,以确保鸡群获得全面、充足的营养,满足鸡体生长发育、产蛋或长肉,以及维持良好的免疫机能所需要的营养需要。
读书人网 >农林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