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间谍与战争:中国古代军事间谍简史

发布时间: 2011-01-14 02:52:44 作者: kind887

 间谍与战争:中国古代军事间谍简史


基本信息出版社:时事出版社
页码:362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9月
ISBN:7800099067
条形码:978780009906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知彼知已,百战不殆。”间谍活动从一开始就是为战争服务的,要么是为谋取战争的胜利,要么是谋求减少甚至避免战争的危害。本书旨在依托中国古代战争历史平台,沿循其发展脉络,追溯中国古代间谍活动史,凸显“知”与“战”之密切关系,以有效反映及揭示出中国古代战争史传统撰写的“被遗忘的一面”,从灿烂多彩的中国古代战争历史长河中,实事求是地勾勒和描绘出一幅幅间谍斗争的斑斓画卷。本书行文力求做到简洁、准确及言简意赅。在保证史料编撰“各观、求实”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为增加些许通俗性、可读性,本书对其中一些非关键素材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渲染。
作者简介 于彦周,农家子弟,一九七三年八月出生于安徽砀山。大学讲师,自号治易斋主人,酷爱中华传统文化,以探求易理为己任,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为修身、治学座右铭。现正攻读博士学位。
媒体推荐 书评
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
——《孙子用间》
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

编辑推荐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本书以中国古代战争历史为平台,沿循其发展脉络,追溯了中国古代间谍活动史,凸显了“知”与“战”之间的密切关系。此外,本书还从灿烂多彩的中国古代战争历史长河中,实事求是地勾勒和描绘出了一幅幅间谍斗争的斑斓画卷。
目录
前言:间谍鉴源及相关思辨/1
第一章 对史前间谍活动的追忆/1
一、间谍活动起源的理论之争/3
二、对中国史前社会的概略勾勒/5
三、中国史前战争实践中的间谍活动/8
第二章 夏代纷乱中的间谍实践/13
……
文摘 书摘
(三)李斯用间
公元前247年,师从大儒荀况、饱学帝王之术的李斯离楚奔秦。后因郑
国间谍事发,秦国上下掀起了反对外来之士的风波。已任秦国长史的李斯也
在驱逐之列,他不甘因此而断送自己的前程,于是精心炮制了一篇文笔甚佳
、流传后世的《谏逐客书》,以期打动秦王赢政。《谏逐客书》使赢政收回
了成命,李斯也因此受到赢政更大的赏识。为了顺利实现秦灭六国一统天下
的宏伟目标,李斯为秦制定了武力征讨与间谍战相配合的战略。建议秦王在
实施强大军事进攻的同时,在秘密战线上与“山东六国”角逐,以搜集其情
报、干扰其决策、离间其君臣、铲除其才智之士。秦王赢政采纳了李斯的间
谍战略,向“东方六国”秘密派遣许多间谍,让他们用珠宝金玉来收买六国
中的权臣名士为己方内间,以搜集其国内及六国国际军事、政治、经济及外
交情报,并离间各国君臣之间的关系。
齐为韩、赵、魏三国之后盾,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齐国40余年不遭
战火侵扰。如强齐全力以赴支持这三国抗秦,那么将严重阻碍秦一统天下的
战争进程。于是,李斯便指使秦国间谍潜入齐国,以巨额钱财收买了齐国相
国后胜为己方内间。后胜在齐王建周围成功编织了一个庞大的间谍网络,成
功地影响了建的各项决策。后胜间谍网不仅为秦国提供了大量齐国内幕核心
机密情报,而且还成功地使齐王建废除了原来的“合纵”战略,疏于整军备
战,并整日沉浸于歌台舞榭所带来的欢愉。所以,秦国于公元前221年,秦
军在灭燕国后,在齐举国毫无抵抗的情况下,长驱直人齐都临淄,兵不血刃
地攻下齐国。
公兀前251年,赵悼襄王即位。因听信谗言,拟以乐毅子乐乘来替代被
秦军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老将——廉颇。廉颇对此特别气愤,于是便出走至
魏国大梁。秦军乘机向赵国发难,“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
赵悼襄王于是便派使者赴魏“视廉颇尚可用否”。为了阻止廉颇重掌赵国军
权,已为秦国收买为间谍的赵国大臣郭开在李斯的指挥下,“多予使者金,
令毁之”。为显示自己尚可为国效力,廉颇在陪使者吃饭时竟“一饭斗半,
肉十斤”,且饭后“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该使者当面连连夸奖,并表
示返赵后将如实禀告赵悼襄王。按照秦间郭开的授意,这位使者向赵王报告
:“廉颇虽老,饭量仍然很大。只不过才跟我坐了一会,就连上了三次茅厕
。”
……
读书人网 >军事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