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京华出版社
页码:247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7月
ISBN:9787807243151
条形码:978780724315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许多了解厉以宁的人都知道,除了经济研究之外,诗词创作也是厉以宁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厉以宁创作了不少诗词佳作,这些作品对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济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和他动人的、深邃的诗词作品相互辉映,构成了厉以宁独具魅力的人生。 但是,许多人或许不知道,厉以宁不仅在诗词创作方面成就卓著,而且在古典诗词研究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本书即是根据厉以宁的诗词课程讲稿和读书笔记整理而成的。
目录
前言:经济学家厉以宁和诗人厉以宁
第一章 诗词总论
一、诗词欣赏的层次
二、以动人感人评价诗词
三、诗词应让人读懂
四、有些诗词高下难分
五、诗词源于生沽
六、诗词与作者的境遇
七、诗词和时代
八、诗词的启蒙作用
九、诗词的咏景和怀古
十、蕴含人生哲理的诗词
十一、咏史诗词
十二、忧国忧民的诗人
第二章 厉以宁论唐宋“诗路”与“词路”
一、唐宋诗
(一)王昌龄
(二)李白
(三)杜甫
(四)白居易
(五)李商隐
(六)陆游
二、五代宋词
(一)冯延巳
(二)晏殊
(三)柳永
(四)苏轼
(五)朱敦儒
(六)辛弃疾
(七)姜夔
第三章 厉以宁诗词解析
——、总论
二、分论
(一)南歌子山溪(1950)
(二)七绝小塘(1951)
(三)钗头凤湘西山行(1951)
(四)如梦令过沅水清浪滩(1951)
(五)采桑子颐和园(1953)
(六)鹧鸪天大学毕业自勉(1955)
(七)七绝颐和园铜牛(1962)
(八)七绝游京郊潭柘寺(1963)
(九)七绝无题(1978)
(十)鹧鸪天游四川青城山有感(1981)
(十一)南歌子游漓江(1982)
(十二)朝中措河北赵州桥(1984)
(十三)菩萨蛮黄山归来(1984)
(十四)鹧鸪天为厉放获得硕士学位作(1985)
(十五)踏莎行于北京大学图书馆整理文稿(1987)
(十六)南歌子为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干部班毕业而作(1987)
(十七)踏莎行登崂山(1987)
(十八)七古游桃花源(1988)
(十九)浣溪沙张家界(1988)
(二十)七绝品茶有感,于湖南君山(1988)
(二十一)蝶恋花偕何玉春骑车游青龙桥观梅(1989)
(二十二)鹧鸪天游浙江定海普陀山,船中闻邻座几位民营企业家
闲谈有感(1993)
(二十三)七律雨中游南雁荡(1994)
(二十四)踏莎行庐山花径,忆白居易诗(1995)
(二十五)七绝广西田阳德保途中,见燕群飞过(1996)
(二十六)减字木兰花贺厉放获博士学位(1998)
(二十七)踏莎行见何玉春细心培育君子兰有感(1998)
(二十八)虞美人观电视剧《商鞅》有感(1998)
(二十九)采桑子冬日登梅岭忆陈毅同志诗有感(1999)
(三十)相见欢岷江源(2000)
(三十一)采桑子青海西宁至贵德途中(2000)
(三十二)破阵子七十感怀(2000)
(三十三)七绝年终寄语(2001)
(三十四)七绝广东新兴国恩寺(2002)
(三十五)木兰花连云港花果山(2002)
(三十六)鹧鸪天瑞士洛桑古迹(2002)
(三十七)南歌子阿里山姊妹潭(2003)
(三十八)虞美人山东荣成市成山头(2004)
(三十九)减字木兰花贵州织金洞(2004)
(四十)清平乐甘肃崆峒山(2004)
(四十一)七绝湖北黄梅四祖寺(2005)
(四十二)七绝新年将至,忆王安石元日诗(2005)
(四十三)七律从教五十周年暨七十五岁生日自叙(2005)
(四十四)虞美人携全家回故乡仪征(2006)¨
(四十五)踏莎行江西婺源农村所见(2006)
(四十六)七古薰衣草(2006)
(四十七)七绝滕王阁(2006)
(四十八)鹧鸪天赠黑龙江农垦老战士(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