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
页码:35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
ISBN:7507421031
条形码:978750742103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英语
内容简介 《圣经的故事》是美国著名通俗作家房龙的名著之一,自出版以来,一直广受赞誉,传读不衰。房龙对人生和事物有着积极、深刻的理解。《圣经的故事》就是既忠实于原典,又有自己朴素的声音。虽是以《圣经》为蓝本讲述故事,却并不拘泥于原著,而是将所谓的神迹、民族传说、历史故事与近代历史、考古发现相观照,以客观、冷静的视野探本溯源,时时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摒弃无知、偏执、倡导宽容、善良的健全理性。
作者简介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1882-1944),荷裔美国著名作家和历史学家。他善于用轻巧俏皮的文字撰写历史、文化、文明和科学等方面的通俗著作,一生出版了三十多种著作,单枪匹马将人类各方面的历史几乎全都复述一遍。其代表作《宽容》、《人类的故事》、《圣经的故事》、《房龙地理》、《发明的故事》、《太平洋的故事》、《人类的艺术》、《伦勃朗的人生苦旅》等,几乎本本畅销,影响了几代人。 房龙的作品基本围绕人类生存发展的最本质问题,向人类的无知和偏见挑战,将知识和真理普及为人所共知的常识。 郁达夫曾说,房龙的笔有一种魅力,干燥无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一写,无论大人小孩,读他书的人都觉得娓娓忘倦了。
编辑推荐 《圣经的故事(中文导读英文原版)(彩色插图百年畅销版)》由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
目录
1.一部文学遗产
2.创世记
3.先行者
4.继续西行
5.暂居埃及
6.逃脱奴役
7.旷野漂泊
8.寻找新牧场
9.征服迦南
10.路得的故事
11.犹太王国
12.内战
13.先知的警告
14.沦陷与流亡
15.重返故园
16.杂书
17.希腊人登场
18.犹大,一个希腊行省
19.革命与独立
20.耶稣诞生
21.施洗约翰
22.耶稣的童年
23.门徒
24.新导师
25.宿敌
26.耶稣之死
27.思想的力量
28.思想的胜利
29.教会的确立
……
序言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I-Iendrik willem van Loon,1882-1944),著名荷兰裔美国作家、历史学家、科普作家和文学家。
房龙于1882年1月出生于荷兰鹿特丹。幼年时期的房龙由于家庭暴力而感受不到温暖,8岁就进人寄宿学校,10岁就迷上了史学。20岁以后,房龙到美国康奈尔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求学,获得博士学位,但他并没有成为书斋里的学究。他当过编辑、记者和老师,屡经漂泊,同时苦练写作。房龙还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从小就对历史、地理、船舶、绘画和音乐感兴趣,而且终生未曾放弃。他能用10种文字写作并与人交流,还拉得一手很好的小提琴,善绘画,他著作中几乎所有的插图都是自己绘制。
1921年,房龙出版《人类的故事》,使他一举成名,从此迎来了创作的丰收期。之后,《发明的故事》、《圣经的故事》、《美国的故事》、《房龙地理》(又名《人类的家园》)、《人类的艺术》、《宽容》(又名《人类的解放》)、《与世界伟人谈心》、《伦勃朗传》、《荷兰共和国兴衰史》、《太平洋的故事》等几十部著作陆续出版,几乎本本畅销,饮誉世界,许多国家都翻译出版了他的作品。可以说,房龙一生出版的30余种著作,将人类各方面的历史几乎全都复述了一遍。
房龙在学问和文学上坚持人文主义的立场,并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他认为:“凡学问一到穿上专家的拖鞋,躲进了它的‘精舍’,而把它鞋子上的泥土作肥料去的时候,它就宣布自己预备死了。与人隔绝的知识生活是引到毁灭去的。”因此,深入浅出地将艰深枯燥的学问化作轻松风趣的精神食粮,成了房龙作品的显著特征。
文摘 插图:


1.一部文学遗产
《圣经》是犹太人的作品。早期的犹太人和其他居住在叙利亚土地上的众多部族都属于闪族人。犹太人最早的祖先可能住在阿拉伯沙漠,不知何时离开故乡来到西亚肥沃的平原。他们漂流了几个世纪,竭力想拥有一小块属于自己的土地,但他们漂流的路线已经无人知晓。犹太人在某个时期跨越了西奈山的沙漠地带,在埃及住过一段时间。然后,犹太人离开埃及,在沙漠中历尽艰辛,合并成一个强大的部落,并征服了一个叫巴勒斯坦的地方,建立了一个国家。这个国家为了独立而展开了长达几个世纪的战争,然后被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吞并,之后又变成大罗马帝国一个小省的一部分。
不过,“圣经”这个词直到公元四世纪才由君士坦丁堡的大主教约翰克里索斯托发明。他把犹太人的圣书汇编称为《圣经》,也就是“书”的意思。
《圣经》的篇幅持续增加了1000年之久。除少数章节外,基本用希伯来语写成。但到耶稣出生时,希伯来语已不再是口头语,取代它的是阿拉米语,《旧约》中有几章先知预言就是用阿拉米语写的。
每个犹太小村庄,每座犹太小神庙,都有一些关于其历史的记载,一些热心此道的老人将它们记在兽皮或埃及莎草纸上。有时,人们会把各种律法和预言编成小册子,方便来神庙朝拜的人随手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