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高速公路收费系统理论与方法

发布时间: 2011-01-20 03:08:57 作者: kind887

 高速公路收费系统理论与方法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
页码:513 页
出版日期:2003年11月
ISBN:7114036515
条形码:978711403651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交通科技丛书

内容简介 《高速公路收费系统理论与方法》收费系统是涉及交通工程学、交通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电子技术等几个学科的边缘科学,至今尚未有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高速公路收费系统理论与方法》结合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实际,总结了作者们长期在此方面所做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成果。其主要内容包括:收费道路政策及通行费征收的理论基础;收费系统的收费制式和收费方式;收费广场通行能力及收费站的优化设计;收费标准的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高速公路收费系统概论及网络结构;收费系统的软件设计;收费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收费监视系统以及收费系统的评价与决策。
《高速公路收费系统理论与方法》可作为公路收费系统研究、管理、设计与产品开发工作的重要参考书,同时也可作为相关专业高校研究生及高年级本科生教材及参考书。
作者简介 刘伟铭,男,1963 年11月生,湖南宁乡县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高速公路信息工程与系统优化及仿真学术团队负责人,中国农工党华南理工大学总支副主委,1985 年毕业于湖南大学无线电技术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8 年毕业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路、信号与系统专业“数字图像处理与识别”方向,获工学硕士学位,2004 年毕业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系统管理与综合集成技术”方向,获工学博士学位。
目录
第一章 收费道路政策及通行费征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高速公路发展概况与效益
一、高速公路发展概况
二、高速公路的效益
第二节 收费道路的资金政策
一、高速公路建设资金的构成
二、国外高速公路投资体制
三、中国公路资金政策
四、高速公路资金政策的评价
第三节 通行费征收的理论基础与收费道路兴盛的原因
一、高速公路的经济属性
二、车辆通行费征收的意义
三、高速公路(桥梁、隧道)通行收费制度的理论基础
四、收费道路发展概况与趋势
五、收费道路兴盛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道路收费的条件、类型、对象及原则
一、道路收费的条件
二、收费道路的类型
三、收费对象
四、收费原则
第五节 道路拥挤收费
一、道路拥挤收费的含义
二、边际成本定价理论
三、新加坡、香港的道路拥挤收费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第二章 收费系统的收费制式和收费方式
第一节 收费制式
一、基本类型的定义
二、各种收费制式比较
三、不同收费制式的适用范围
四、收费制式的选择
第二节 车型分类研究
一、车型分类的理由及原则
二、车型分类的标准
三、车型分类判别系统
四、不停车收费系统的车型判别方法
第三节 通行券(卡)
一、印刷通行券
二、打印通行券
三、条形码通行券
四、磁卡通行卡
五、磁票通行券
六、IC卡与非接触IC卡
七、电子标签
八、车辆牌照
第四节 通行费付款方式
一、现金
二、预付款
三、预付卡
四、电子钱包
五、信用卡、现金卡
六、银行转帐
七、后付款
八、免费
九、冲卡
第五节 收费方式
一、人工收费方式
二、半自动收费方式
三、全自动收费方式(不停车收费方式)
四、收费方式的效率
五、各种收费方式的比较

第三章 收费广场通行能力及收费站的优化设计
第一节 收费广场排队模型
一、基本概念
二、排队系统运行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其相互关系
三、M/肘/l/∞/∞排队系统
四、M/M/1/N/∞排队系统
五、M/M/C/∞/∞排队系统
六、M/M/C/N/∞排队系统
第二节 收费排队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
一、用费用模型进行收费系统优化设计原理
二、单车道收费系统的最优u值(u可连续取值)
三、单车道收费系统的最优u值(u是离散的)
四、多车道收费系统中的最优收费车道数C
五、多车道收费系统中的最优C和u值
六、用预期水平模型进行优化设计
第三节 收费广场的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
一、收费广场的通行能力
二、收费广场的服务水平
三、收费广场通行能力的计算公式
四、收费广场服务水平的估算方法
五、提高收费站通行能力的有效方法
第四节 收费站位置的选择
一、收费站的类型
二、收费立交及匝道收费站型式的选择
三、选择收费站的位置应考虑的因素
第五节 收费站设计标准和布设
一、收费站设施设计的计算标准年度
二、收费广场
三、收费车道数的设计
四、收费车道、收费岛与收费亭
五、收费遮棚
六、地下通道
七、收费监控楼
八、收费站的标志与标线

第四章 收费标准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收费标准的影响因素
一、收费的目的
二、投资的规模和结构
三、交通量的影响
四、公路养护管理成本
五、道路使用者成本
第二节 收费公路的成本与效益
一、收费公路的成本组成
二、收费公路的效益组成
第三节 车辆运营成本
一、车速模型
二、车辆运营成本
第四节 交通量预测模型
一、区间交通量组成及预测
二、交通量转移的预估
第五节 路面使用性能预估与养护费用模型
一、路面结构承载能力评价与预估
二、路面结构损坏评价与预估
三、路面行驶质量的评价与预估
四、养护费用模型

第五章 收费标准的测算
第一节 不同收费目的的费率测算原则
一、收费目的是控制交通量的费率确定原则
二、收费目的是还贷付息的费率确定原则
三、收费目的是经营盈利的费率确定原则
第二节 现有收费标准测算方法评价
一、目前我国公路收费率确定的方法及评价
二、国外常用的方法及评价
三、结论
第三节 基于系统动力学原理的收费分析方法
一、系统动力学简介

第六章 高速公路计算机收费系统概论
第七章 高速公路计算机收费系统的网络结构
第八章 收费系统的软件设计
第九章 计算机收费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第十章 收费监控系统
第十一章 收费系统的评价与决策
主要参考文献
……
读书人网 >交通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