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页码:300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1月
ISBN:7802220416
条形码:978780222041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丛书名:中国经典文化书系
内容简介 兵家智慧,冷峻深邃,神鬼莫测,无穷如天地,不竭若江河。沙场论剑,只以成败论英雄。
自古名将尚风流,英雄难过美人关。妹喜亡夏,妲已亡商,褒姒亡周,西施亡夫差……多少英雄和美人,都与亡国的故事相伴。历史上最杰出的名将,大多不能白头善终,他们没有死在战场,却死在自己的刀下……
本书选取了《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孙膑兵法》、《尉缭子》、《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三十六计》等著作的部分内容,采撷其中最有影响、现今仍有活力和价值的名言警句,并附译文和简单的解析;更为了提高可读性,还为名言警句和译文后配上了经典故事,使读者能够轻松愉悦地理解名言的智慧精髓。
战争是人类竞争的最高语言,而中国是世界各国中经历战争最多的国家,据统计,从远古到清末,有记载的战争就达到3700余次,约占世界同期战争总数的四分之一。频繁多样、规模巨大、空间广阔、形式多样的战争实践是兵家智慧发展的主要动力,从这些战争中涌现出无数的军事谋略家,名将辈出。兵家智慧的突出特点就是以胜利为唯一的最高原则,只要能够打败对方,就是成功者胜利者,此外没有任何的评判原则。
兵家公认的鼻祖为辅助武王战胜殷纣的姜太公,他是第一个较为系统的军事谋略论述家,被誉为“兵家之祖”。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争频繁,规模扩大,兵家智慧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出现了孙武、吴起、孙膑等世界一流的军事谋略家,他们不仅创造了许多著名战例,而且留下了精深的谋略理论,在国内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汉以后,在空间复杂激烈和波澜壮阔的战争中,继承兵家的名将也精英辈出,他们的谋略运兵也更加变化莫测,出神入化。
与其他各家对于谋略遮遮掩掩,大都带有阴谋色彩不同,兵家智慧是实实在在的谋略。兵家为了打败敌人,常常运用诡道,如示形、造势、用佯、用间、攻心等办法欺敌误敌,这是由于战争双方的极端敌对性质所决定的,兵家谋略使用反常思维方法,对于活跃和开阔人们的思路,尤其是对于打破陈旧、呆滞的思维定势,无疑是有为有益的。在当今世界风云变幻、智战激烈、经济竞争更加复杂的形势下,从兵家智慧中学习可供借的本领,是大有好处的。
还必须看到的是,兵家的智慧,并不仅仅用于兵家,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深至中国文化精神,浅至百姓的言谈举止,上至帝王将相的你争我夺,下至普通老百姓的人伦日用,可以说都有或深或浅的兵家智慧的印痕。可以说,兵家奇诡 的智慧已然沉淀到传统文化中,成为中国智谋型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媒体推荐 书评
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孙武
若法令不明,赏罚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虽有百万,何益于用?——吴起
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武
兵家智慧,冷峻深邃,神鬼莫测,无穷如天地,不竭若江河。沙场论剑,只以成败论英雄。
自古名将尚风流,英雄难过美人关。妹喜亡夏,妲己亡商,褒姒亡周,西施亡夫差……多少英雄和美人,都与亡国的故事相伴。历史上最杰出的名将,大多不能白头善终,他们没有死在战场,却死在自己的刀下……
编辑推荐 兵家智慧,冷峻深邃,神鬼莫测,无穷如天地,不竭若江河。沙场论剑,只以成败论英雄。
自古名将尚风流,英雄难过美人关。妹喜亡夏,妲已亡商,褒姒亡周,西施亡夫差……多少英雄和美人,都与亡国的故事相伴。历史上最杰出的名将,大多不能白头善终,他们没有死在战场,却死在自己的刀下……
本书选取了《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孙膑兵法》、《尉缭子》、《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三十六计》等著作的部分内容,采撷其中最有影响、现今仍有活力和价值的名言警句,并附译文和简单的解析;更为了提高可读性,还为名言警句和译文后配上了经典故事,使读者能够轻松愉悦地理解名言的智慧精髓。
目录
序言
引言:兵家思想简介
第一篇 用兵的准备——选将与兵备
为将之道,知礼有谋
知兵之将,安危之主
武力为表,智谋为里
……
文摘 书摘
(三)将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修养
兵家通过战争实践,认识到了将帅在军队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英雄者,国之干”,“治国安家,得人也”,并从不同角度确定了将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修养的标准。
第一,德才兼备,智勇双全。《孙子兵法》中说:“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诸葛孔明异传》中提出:“将有五善,四欲。五善者,谓善知敌之形势,善知进退之道,善知国之虚实,善知天时人事,善知山川险阻。四欲者,谓战欲奇,谋欲密,众欲静,心欲一。”“黄石公三略》从正反两个方面对良将提出了“十二能”要求。即:能清、能静、能平、能整、能受谏、能听讼、能纳人、能采言、能知国俗、能图山川、能表险难、能制军权。《经武要略》中强调“为将之道,智勇贵兼全”。从这些论点中可见,兵家把德才兼备、智勇双全作为将帅最重要的素质。
第二,戒骄戒躁,当先治心。战争实践使兵家认识到骄傲的危害性,他们再三告诫将帅:“勿以三军为众而轻敌,勿以受命为重而必死,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以辩设为必然也。”就是说,不要以军队众多而轻视敌人,不要以受命艰巨而拼于一死,不要以自身高贵而轻视别人,不要以个人的看法而违背众人的意见,不要以诡辩为真理。《兵家要领戒骄》专门论述了骄兵必败的问题,指出“将骄卒惰”,就会被敌人“玩弄于股掌之上,堕其陷阱,招至覆亡”。《嘉佑集》中指出:“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意思是说,做将帅的条件,应首先锻炼意志。这些论述对于加强将帅的自身修养,无疑是有益的。
第三,知人善任,各当其分。《经武要略》中论述道:“兵家用人,富贵随其长短用之。”并具体阐述了五种人不能重用和七种人可用。即:对于好私交的人、好保守的人、顾虑太多的人、恃勇的人、眼光短而贪的人不能委以重要的职务;对于精干的人、果断的人、性格沉毅而顽强的人、机智而善于决断的人、行动迅速的人、性情刚愎的人、口齿伶俐的人可以委以重任。为什么要知人善任呢?《陈纪》上讲:“善任人者,总其纲则万目张,握其纪则万目起。虽治众百万,何以劳为?’’就是说,善于用人的人,抓住主要关键,其他千头万绪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这样,就是管理成千上万的部队,又有什么劳累的呢?怎样才能做到知人善任呢?《武经总要》上提出:“大将受任,必先料人,识其才力之勇怯,艺能之精粗,所使人各当其分。”这些论述,旨在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