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爱心中爆发的智慧

发布时间: 2011-03-05 03:25:08 作者: kind887

 爱心中爆发的智慧


基本信息出版社:兰州大学出版社
页码:577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9月
ISBN:7311025974
条形码:978731102597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作者的数篇佛教哲学文稿。
作者以自己深厚的佛学功底,深邃广博的佛学知识,将博大精深的佛教理论通过对《金刚经》、《心经》等佛教代表经典,以及藏传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诗体佛学著作进行提钢挈领、高度概括、深入浅出的翻译、讲解,深细剖析,为广大研读、学修佛教哲学,尤其是藏传佛教的人士提供了一份珍贵的读本,将读者带入豁然而开的哲学与人生相碰撞的妙智世界。
作者简介 多识仁波切,这是一本活佛教授的学术文集。作者多识仁波切,本名多识洛桑图丹琼排,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天堂寺第六世朵什活佛,西北民族大学藏语言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孚众望的藏学家、藏传佛教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兼任西藏大学客座教授等多种社会职务。
多识仁波切以《爱心中爆发的智慧》书系享誉海内外。
作者不但精通佛学,同时也精通藏、汉语言学、传统文化以及佛教哲学等多学科。他用两种文字撰写出版了十多本涉及多学科的图书。
编辑推荐 对于生存着的现实世界之后的神秘世界的预感(或感知),在人类心理意识发展的过去,甚至现在,都起着无限超越的作用。它影响着现实世界的存在方式,解析那些神秘力量是如何对人类心理产生的无限超越作用,认识其对现实世界存在方式的影响力,便是多识洛桑图丹琼排所著的《爱心中爆发的智慧》一书的使命。
目录
上卷
论佛教不同于其他宗教的几个重要特点
第一节 绪论
佛教s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关系
研究佛教的重要性
以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原则研究宗教.解释宗教
……
文摘 书摘
资粮道三个阿僧劫他都是在修,无数世以来不断地修慧、修福,最后才
成了佛。
若仅仅6年或者七七四十九天就能悟出这样的大智慧,恐怕这个世界上
成佛的就不止是一个净饭王子了。
所以大乘经典中说,生在印度的释迦牟尼只是说法度众的千千万万个佛
的一个化身,他的出家修行之举也是对世人追求超脱的一个示范。
示范应该怎样修,应该放弃世俗的荣华富贵,应该和世俗决裂。
有人还说,释迦牟尼既然已经成佛,为什么死了呢?
释迦牟尼示寂,正说明了“诸行无常”——四法印里的一个道理。
“行”指一切有为之法即因缘形成之物。凡因缘形成之物都有生有灭。
作为净饭王子的释迦牟尼也是肉体身怎会不死?
佛法中从来没有生而不死之道,肉体幻化、成就之说是旁门邪说,佛经
中无此说法。
我看了一本名叫《金刚经说什么》的书,书中说“过去的山是现在的山
,现在的山也是过去的山,太阳、天空、月亮都没有变,山都没有变,水都
没有变”。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太阳、山川时刻都在变,科学是这样讲的,哲学也是这样讲的,佛法更
是这样讲的。昨天的山就不是今天的山,昨天的水也不是今天的水。
古代有一位希腊哲学家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过来时
的河就不再是过去时的河了,因为水已流下去了。
任何东西都在变,只是我们肉眼看不清楚,物质的运动变化是绝对的。
佛法的无常不只是指人的一生活上几十年以后死了叫无常,这是非常粗
浅的理解。
无常是指每一刹那之间人的身体和精神都在变化、一切事物都在变化的
客观规律。
世界上没有永恒的东西。
佛也是一种流,就像人的思想意识一样,是一种过程,像水一样,也有
前后相续、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
诸法无常就是讲这个道理。
有些人说“肉体幻化”,实际上密宗理论里说肉体是幻化不了的,业身
肉体是决定了的,“幻化”不是指肉体,是指自己的元身。
密宗里有元身幻化——元身修成佛体,把躯壳甩掉后,就算幻化了。
但不懂的人说肉体幻化,肉体已经是血肉之躯,定型的东西无法改变。
佛也没办法改变,难道还有比佛更高明的吗?释迦牟尼只活了80岁,也没有
改变这个肉体,最后还是火化了。
P94-95
读书人网 >宗教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