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3:机械加工工艺

发布时间: 2011-03-12 03:48:06 作者: kind887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3:机械加工工艺基础


基本信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码:178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2月
ISBN:704018141X
条形码:978704018141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高等学校教材

内容简介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3:机械加工工艺基础》是按照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重点高等工科院校金工系列课程改革指南》的精神编写的。在原有各金工类教材的基础上,综合分类,删繁就简,加强新工艺、新技术,尤其是数控技术应用与表面处理技术等。《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3:机械加工工艺基础》主要章节有:机械加工工艺概论、数控加工技术与数控机床、圆柱面及平面的加工、特殊形状表面的加工、特种加工及先进加工方法与技术、现代表面处理、结构工艺性、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机器装配工艺过程。适合已经过工程训练实践教学,需要进一步提高理性认识的教学过程。《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3:机械加工工艺基础》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课教材,也可以供电视大学、职业教育学院及函授教育和机械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编辑推荐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3:机械加工工艺基础》对传统工艺内容进行了概括与提炼,较多地充实了发展中的新工艺、新技术,以适应课程改革与现代生产实际的需要,特别是数控技术和一些涉及边缘学科的新技术可以给学生以创新思维方面的启发。《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3:机械加工工艺基础》力求面貌更新,对传统工艺内容进行综合归纳,有利于工艺的分类比较;涉及的新工艺、新技术以开阔知识领域、启发与推动学生创新思维为主;配合工程训练实践教学环节,避免了不必要的简单重复;选例与配图更新,并采用最新国家标准;各章都附有思考和练习题,可供学生复习、消化《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3:机械加工工艺基础》的内容,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录
第一章 机械加工工艺概论
第一节 切削加工方式与切削要素
第二节 切削刀具
第三节 金属切削过程
第四节 切削加工经济性
第五节 机械加工质量
思考和练习题

第二章 数控加工技术与数控机床
第一节 机床概述
第二节 数控加工技术
第三节 数控加工机床
第四节 数字化制造系统
思考和练习题

第三章 圆柱面及平面的加工
第一节 外圆面加工
第二节 孔加工
第三节 平面加工
第四节 精整和光整加工
思考和练习题

第四章 特殊形状表面的加工
第一节 齿轮齿形的加工
第二节 螺纹的加工
第三节 成形表面加工
思考和练习题

第五章 特种加工及先进加工方法与技术
第一节 特种加工
第二节 先进加工方法
第三节 先进制造技术
思考和练习题

第六章 现代表面处理
第一节 金属表面强化技术
第二节 表面镀层技术
第三节 气相沉积技术
思考和练习题

第七章 结构工艺性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零件切削加工的结构工艺性
第三节 机器装配结构工艺性
思考和练习题

第八章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工件的安装与基准
第三节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第四节 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
思考和练习题

第九章 机器装配工艺过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机械产品装配精度
第三节 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
思考和练习题
参考文献
……
序言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是高等工科院校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本书是根据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重点高等工科院校金工系列课程改革指南》编写的。全书共分三册,第一册是东南大学戴枝荣主编的《工程材料》,第二册是清华大学严绍华主编的《热加工工艺基础》,第三册为本书。
本书对传统工艺内容进行了概括与提炼,较多地充实了发展中的新工艺、新技术,以适应课程改革与现代生产实际的需要,特别是数控技术和一些涉及边缘学科的新技术可以给学生以创新思维方面的启发。本书力求面貌更新,主要特色有:
1.对传统工艺内容进行综合归纳,有利于工艺的分类比较;
2.涉及的新工艺、新技术以开阔知识领域、启发与推动学生创新思维为主;
3.配合工程训练实践教学环节,避免了不必要的简单重复;
4.选例与配图更新,并采用最新国家标准;
5.各章都附有思考和练习题,可供学生复习、消化本书的内容,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加本书编写的有刘兆祥(第一、三、四章)、李恩光(第二章)、毛志敏(第五章)、吴良(第六章)、汤胜常(第七章)、胡大超(第八、九章),本书由东华大学刘烈元和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刘兆祥任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孙以安审阅了本书。本书的编写得到了东华大学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对新旧内容的处理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仍是一种探索,本书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文摘 插图:


(2)纳米技术的应用
纳米技术在新世纪将推动信息技术、医学、环境科学、自动化技术及能源科学的发展,像抗生素、集成电路和人造聚合物在20世纪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样,纳米技术在新世纪将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深远影响。
纳米科学技术应用于材料学方面,所谓纳米材料,是指用纳米量级的微小颗粒制成的固体材料。其纳米颗粒的大小不超过100 nm,而通常情况下不超过10 nm。由于纳米颗粒的尺寸已经很接近原子的大小,量子效应便开始影响物质的结构与物理、化学性能。由此可见应用纳米技术可制成性能特别优良的各种特殊材料。例如,用单个原子制成的开关;单电子晶体管;各种单电子单原子的逻辑器件,它们将是新一代分子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纳米分子电脑将会小如谷粒,而其计算机能力将是现代“奔腾”芯片的1 000亿倍。
纳米技术将给医学带来变革:纳米级粒子将使药物在人体内的传输更为方便,用数层纳米粒子包裹的智能药物进入人体后可主动搜索并攻击癌细胞或修补损伤组织;在人工器官外面涂上纳米粒子可预防移植后的排异反应;使用纳米技术的新型诊断仪器只需检测少量血液,就能通过其中的蛋白质和DNA(脱氧核糖核酸)诊断出各种疾病。
在电子领域,可以从阅读硬盘上读取信息的纳米级磁读卡机以及存储容量为目前芯片上千倍的纳米级存储器芯片都已投入生产。可以预见,未来以纳米技术为核心的计算机处理信息的速度将更快,效率将更高。
读书人网 >机械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