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页码:277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3月
ISBN:9787810666053
条形码:978781066605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配合饲料制造工艺与技术》内容简介:最初的饲料厂只是简单地将农副加工产品粉碎和混合,直到20世纪40年代,随着人类对维生素、必需氨基酸等营养素生理功能的认识和了解,才能配制动物的全价日粮。之后,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在饲料中使用营养性添加剂及抗生素类添加剂,动物生产性能、健康状况和成活率都得到大幅度的改善,配合饲料的优点也进一步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得到认可。配合饲料生产将饲料原料的准备、储藏、粉碎、混合和成品的品质控制和包装、运输、销售都有机地纳入到现代工业化生产领域,使饲料行业轻易地融入到人类工业化文明中,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动力。过去简单粉碎或整粒饲喂不能有效保证动物对饲料的消化,现在已发展了相当多的加工方法,如原料要进行脱壳、去皮、挤压、粉碎、碾压、轧片、膨化、焙烤、微波处理、湿压热爆或制粒、破碎等技术,这些处理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养分消化率,我们现在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可以根据动物生理需要,选择相应的加工措施。
编辑推荐 《配合饲料制造工艺与技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目录
1 绪论
1.1 饲料工业发展总体概况
1.1.1 配合饲料工业的发展历史
1.1.2 世界饲料工业现状
1.1.3 国际饲料工业发展趋势
1.2 中国饲料工业发展概况
1.2.1 中国饲料工业发展历史回顾
1.2.2 中国饲料工业发展现状和前景
1.3 本课程学习内容
思考题
2 饲料工厂设计
2.1 概述
2.1.1 饲料厂的类型
2.1.2 饲料厂设计的总原则
2.1.3 饲料厂建设程序
2.2 厂址的选择和工厂总平面设计
2.2.1 厂址选择和技术勘察
2.2.2 工厂总平面设计
2.3 饲料厂工艺设计
2.3.1 工艺设计的内容
2.3.2 工艺设计的原则
2.3.3 工艺设计的基本资料和主要依据
2.3.4 工艺设计的步骤
2.3.5 工艺设计的方法
2.3.6 工艺流程设计
2.3.7 主车间设备的选择与布置
2.4 饲料厂工艺流程实例
2.4.1 时产2t膨化水产饲料厂工艺流程
2.4.2 时产4t高档对虾饲料厂工艺设计
2.4.3 时产30t配合饲料厂工艺设计
思考题
3 饲料原料接收与储藏
3.1 饲料原料接收
3.1.1 接收饲料原料类型
3.1.2 饲料原料接收计划
3.1.3 饲料原料接收称重
3.1.4 饲料原料验收
3.1.5 饲料原料样品采集
3.1.6 饲料原料接收设备
3.1.7 饲料原料接收程序
3.1.8 饲料原料接收安全操作
3.2 饲料原料储藏
3.2.1 谷物饲料原料储藏
3.2.2 液体饲料储藏
3.2.3 药物或微量原料的储藏
3.2.4 饲料原料储藏损失与对策
思考题
4 饲料粉碎
4.1 概述
4.1.1 粉碎的目的与要求
4.1.2 粉碎粒度及其测定
4.1.3 粉碎方法和粉碎理论
4.2 粉碎设备
4.2.1 粉碎设备的分类
4.2.2 锤片式粉碎机
4.3 饲料厂常用的粉碎机
4.3.1 常用的锤片式粉碎机
4.3.2 立轴式锤片粉碎机
4.3.3 立轴式微粉碎机
4.3.4 爪式粉碎机
4.3.5 碎饼机
4.4 粉碎工艺
4.4.1 粉碎工艺流程
4.4.2 影响锤片式粉碎机工作效果的主要因素
思考题
5 饲料的配料计量
5.1 概述
5.1.1 对配料计量系统与电子配料秤的要求
5.1.2 配料秤的准确度等级
5.1.3 配料计量装置的形式
5.2 电子配料秤
5.2.1 电子配料秤的组成
5.2.2 电子配料秤系统
5.2.3 电子配料秤的检定
5.2.4 电子配料秤的应用
5.3 配料工艺及其给料设备
5.3.1 配料生产工艺
5.3.2 分配设备
5.3.3 配料仓及其防结拱
5.3.4 料位指示器
5.3.5 秤斗的给料器
思考题
6 饲料混合
6.1 饲料混合原理
6.1.1 混合的机理
6.1.2 混合工艺
6.1.3 混合效果
6.2 饲料混合设备
6.2.1 混合机的分类
6.2.2 容器固定型混合机
6.2.3 容器旋转型混合机
6.3 混合质量的评价
6.3.1 混合质量的评价原理
6.3.2 混合均匀度的测定
6.4 影响混合工艺效果的因素及混合机的合理利用
6.4.1 影响混合工艺效果的因素
6.4.2 混合机的合理使用
思考题
7 饲料制粒与膨化
7.1 制粒
7.1.1 概述
7.1.2 调质和液体添加
7.1.3 制粒过程中营养物质的理化变化
7.1.4 影响制粒质量的因素
7.1.5 颗粒料的应用效果
7.1.6 最新的颗粒加工技术
7.2 膨化
7.2.1 膨化加工的原理与优越性
7.2.2 饲料膨化的加工设备与机械
7.2.3 膨化参数对营养成分的影响
7.2.4 挤压膨化产品的加工质量指标
思考题
8 饲料运输与产品包装
8.1 螺旋输送机
8.1.1 螺旋输送原理与应用
8.1.2 螺旋输送机构造
8.1.3 螺旋输送机工艺参数计算
8.1.4 螺旋输送机的使用与维护
8.2 带式输送机
8.2.1 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
8.2.2 带式输送机的工艺参数计算
8.2.3 带式输送机使用与维护
8.3 刮板输送机
……
9 饲料添加剂制造工艺与设备
10 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制造工艺与设备
11 配合饲料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2 饲料厂安全卫生与防治技术
思考题
参考文献
……
序言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成功驯养动物无疑是闪光的一页。在动物饲养之初,最原始的饲料概念已经诞生,但伴随商业化饲料出现的配合饲料生产只有100多年。
最初的饲料厂只是简单地将农副加工产品粉碎和混合,直到20世纪40年代,随着人类对维生素、必需氨基酸等营养素生理功能的认识和了解,才能配制动物的全价日粮。之后,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在饲料中使用营养性添加剂及抗生素类添加剂,动物生产性能、健康状况和成活率都得到大幅度的改善,配合饲料的优点也进一步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得到认可。配合饲料生产将饲料原料的准备、储藏、粉碎、混合和成品的品质控制和包装、运输、销售都有机地纳入到现代工业化生产领域,使饲料行业轻易地融入到人类工业化文明中,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动力。过去简单粉碎或整粒饲喂不能有效保证动物对饲料的消化,现在已发展了相当多的加工方法,如原料要进行脱壳、去皮、挤压、粉碎、碾压、轧片、膨化、焙烤、微波处理、湿压热爆或制粒、破碎等技术,这些处理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养分消化率,我们现在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可以根据动物生理需要,选择相应的加工措施。配合饲料加工业已经不再是简单工艺的组合,而是更加专业化的流水作业。电脑智能化控制和大型成套设备的应用,严格的产品质量控制程序和完全现代意义上的市场运作,形成以配合饲料生产为核心的饲料原料生产、添加剂生产和饲料加工机械设备制造一整套产业链,饲料工业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重要支柱行业。
文摘 插图:

(4)生物技术的应用使饲料原料的来源更广今后,世界范围内,配合饲料的加工中配合饲料中常规能量饲料(如玉米)和蛋白质饲料(如大豆)的比重不断降低。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技术对饲料原料的深度开发,以节省常规饲料原料的消耗,对增加配合饲料产量、降低饲料产品成本具有重大意义。生物技术在饲料工业中发挥着越来越强的作用。很多生物技术和生物学技术产品对饲料工业来说已不再陌生。现代遗传技术、育种技术已能够培育适合饲料工业需要的新作物品种。如高油玉米(HOC)、多叠加性状(stackabletraits)营养价值强化玉米已开发成商品应用。它们具有高油脂含量、高赖氨酸含量、高消化率和低植酸磷等优点。这些产品的使用可提高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降低磷的排泄量和提高畜产品品质。澳大利亚已开始规模种植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的高蛋氨酸羽扇豆(LUPINS),其他还有转基因大豆、低毒油菜等。但目前对转基因作物仍然有争议。另外,欧洲的一些国家非常善于利用来源广泛丰富的饲料原料(如粮食、油料、食品加工的副产物),采用预加工、添加剂和膨化等技术降低原料中抗营养因子含量,提高营养价值和纠正营养缺陷,这些经验都值得借鉴。此外,畜产品加工副产物的深度开发也将得到重视,血浆蛋白在断奶仔猪上的成功应用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5)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及消费者取向对饲料工业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及健康的进一步关注,饲料工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饲料工业要不断用高新技术来迎接这一挑战。如在饲料中使用酶制剂提高利用率,降低排污量;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在饲料加工中避免交叉污染,许多有远见的饲料加工设备制造者已经推出类似“避免残留”(residueavoidance)或“零残留”(zeroresidue)技术,例如在预混料和浓缩料产品生产出来后再添加药物抗生素的ALL(as late as possible)技术。诸如此类的高科技技术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