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
页码:339 页
出版日期:2001年08月
ISBN:9787810683517
条形码:9787810683517
版本:第1版
装帧:其他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文化史论丛书,民族文化文库
内容简介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中艺术交流中心、美国福特基金、中国云南省社科院、中国云南省社科联合会资助。《爨文化史》共分七章,主要从爨氏家族的兴起讲起,讲述了爨区民族、爨区政治、爨区经济、爨区文化直至爨氏的衰亡等内容。
目录
导言——爨与云南文化史
第一章 南中大姓的崛起
第一节 南中大姓的由来、分布及演化
第二节 大姓、夷帅联合反蜀与诸葛亮南征
第三节 宁州的设置和云南统一政治局面的出现
第二章 爨氏家族的兴起
第一节 爨氏家族溯源
第二节 大姓纷争与爨氏独霸南中
第三节 爨氏统治的时空范畴及政区沿革
第四节 爨氏统治时期封建王朝对南中的经略
第三章 爨区民族
第一节 南中地区的民族结构与分布
第二节 “西爨白蛮”和“东爨乌蛮”
第三节 爨区民族的流变
第四章 爨区政治
第一节 爨区的行政区划
第二节 爨区的政治格局
第三节 “遑耶”和“明月社”
第四节 鬼主制度
第五章 爨区经济
第一节 爨区经济概况
第二节 爨区农业经济
第三节 爨区牧业经济
第四节 爨区工商业
第六章 爨区文化
第一节 爨区文化的文化学思考
第二节 爨文化时期的文学艺术
第三节 爨文化时期的宗教
第四节 爨文化时期的各种习俗
第七章 爨氏的衰亡
第一节 隋王明对南中的经略
第二节 唐朝初年对南中的经略
第三节 南诏的崛起
第四节 爨氏的灭亡
后记
……
序言 如果仅就文化多样性这一点而言,云南可以看作世界的一个缩影。云南民族文化的美丽、丰富和神奇,使其一度成为怀旧者或幻想家陶醉的乐园。但走得近一点的,特别是置身其中的人,已经在社会转型的变革时期感到了困惑。民族文化的传统和现代化,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还是可以成为互补的统一体?几十年来,多少专家学者、有识之士为之耗费了多少心力。
文摘 北周改宁州为南宁州,沿置建宁、云南、兴古、朱提四郡,任命爨瓒为刺史。随文帝开皇五年(公元585年),改任韦世冲为南宁州总管府总管,置恭、协、昆等州属总管府。其中,协州在今贵州西部,恭州在今昭通一带,昆州包括今昆明、楚雄、曲靖、红河、文山等地。唐初恢复驻今四川成都的益州设总管府,下辖十七个州,其中南宁、昆、恭、戌、嵩5个州在今天云南境内。唐初实行羁縻统治,设州频繁,最多时曾达数十州。并在滇中、滇东设南宁州都督府、滇西设姚州都督府和摩州都督府,下辖95州、163县,其中南宁州都督府辖60州、133个县,姚州都督府辖32个州,摩州都督府辖3个州。唐朝在云南的设治繁乱无章,控制力度削弱。从北周置南宁州直到唐代广设羁縻州县,实权长期为爨氏把持。而东爨、西爨则并非是按地理方位分割,而是以民族发展程度和民族集团政治、经济、文化差异来划分。东爨的范围包括唐代设置的曲州、靖州、弥鹿川、升麻川和步头,即今天的昭通、东川、曲靖市的宣威、马龙、寻甸,贵州的威宁、毕节,滇南的师宗、弥勒、建水等地。唐初这一地区居住着阿旁、阿夔、阿竽路、暴蛮、卢鹿蛮、磨弥殿等部落,被称为“乌蛮”。西爨包括石城(曲靖市麒麟区)、昆川(昆明)、曲轭(马龙)、晋宁、喻献(澄江、江川)、安宁、龙和(禄丰)、求州(武定、禄劝)、螺山(昆明北郊)、傍州(牟定)、望州(广通)、览州(楚雄)、丘州(南华)、黎州(通海)、岿州(屏边)、龙武诸州(屏边)、步头(元江)。
后记 经多番努力,《爨文化史》终于付梓出版了,这让我和所有参加这项研究工作的朋友都了却了一桩心愿。
说起对爨文化的研究,得归结于早年对云南地方民族史的学习。上大学时,尤中先生讲授云南民族史,培养了我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兴趣;1983年受云南省电大的聘请担任云南地方史的辅导教师时,又有幸聆听了方国瑜先生的教诲;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担任曲靖地区志的副主编,工作中通过对地方文献的整理,更加深了我对云南民族文化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