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戌海固边:海上安全环境与海洋权益维护

发布时间: 2011-03-18 02:51:07 作者: kind887

 戌海固边:海上安全环境与海洋权益维护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大陆
页码:252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1月
ISBN:7801517709
条形码:9787801517708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内容简介 海洋不仅记录着漫长的历史,而且创造着独特的文化。伴随海洋新世纪前进的足音,我们组织众多的专家学者,历时3年,编辑出版了这一大型系列丛书。内容既有海洋军事知识,也有海洋政治、经济知识;既有海洋地理介绍,又有海洋探险、神话和传说方面的趣闻;既介绍了海洋的历史与未来,又展示了世界海军的现状与发展。相信,本丛书的出版,对于繁荣我国海洋文化事业,增强全民族的海洋意识和海防意识,激励广大海军官兵和青少年投身于热爱海洋、建设海洋和保卫海洋的伟大事业中去,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简介 张玉坤、张慧 对海洋权益和军事问题有深入的研究,是《中华民族与海洋》的编写者。
媒体推荐 序言
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是一个陆地大国,而且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1.8万千米的海岸线和300多万平方千米的管辖海域。这片广袤的蓝色国土及富饶的矿产资源,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纵横捭阖的空间。
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曾有过郑和七下西洋的辉煌历史,但其后封建统治者闭关锁国严重束缚了中华民族面向海洋的开拓进取精神,特别是明、清两代厉行禁海达400多年,致使中华民族一再错过由海洋文明引发的发展机遇;而此时西方列强却逐渐走上了海洋强国之路。1840年,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首次轰开了中国封建王朝闭关锁国的大门,从此,一次次来自海上的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和奇耻大辱。美丽富饶的海洋只有悲哀,只有抽泣……
恩格斯说过,航海事业根本与封建制度格格不入。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指出,自世界大势变迁,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其海上权力做胜者,其国力常占做胜。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结束了任人蹂躏宰割的历史。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人,深深懂得发展海洋事业、维护海洋权益对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强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半个多世纪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以深邃致远的眼光关注并身体力行地领导着中国海防力量的建设和海洋事业的发展。人民海军的创建和成长壮大,有效地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从近岸防御到近海防御战略思想的转变,体现了中华民族洗雪耻辱、自强不息的坚定信念;坚持改革开放、开辟沿海经济特区、开创大洋和极地考察等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展示了中国人民利用海洋、开发海洋、保护海洋的宏伟抱负。我们坚信: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必将在21世纪富强、民主、文明的光辉进程中,以海洋强国的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当今,世界人口数量剧增、陆地资源锐减、环境 污染严重,各国纷纷把目光投向海洋,海洋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愈显重要,海洋权益的矛盾和争夺目趋激烈。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面对海洋世纪的呼唤,中华民族复兴的愿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与海洋的联系更没有像现在这样紧密。
海洋不仅记录着漫长的历史,而且创造着独特的文化。伴随海洋新世纪前进的足音,我们组织众多专家学者,历时3年,编辑出版了这部《海洋与军事》大型系列丛书。该丛书包括《中华民族与海洋》、《蓝色冰点》、《海军兵种史话》、《决战大洋》、《海洋世界大观》、《海洋历险》、《海洋文化》、《海军纵横谈》和《21世纪外国海军》等9套32本,内容既
有海洋军事知识,也有海洋政治、经济知识;既有海洋地理介绍,又有海洋探险、神话和传说方面的趣闻;既介绍了海洋的历史与未来,又展示了世界海军的现状与发展。我们相信,本丛书的出版,对于繁荣我国海洋文化事业,增强全民族的海洋意识和海防意识,激励广大海军官兵和青少年投身到热爱海洋、建设海洋和保卫海洋的伟大事业中去,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敬望得到广大读者朋友珍爱和指正。
编辑推荐 现阶段,主要军事大国都非常重视海洋的固边作用,加强对海底战场的开辟和使用,包括建设海底作战基地、配置海底作战武器和部署海底作战保障设备等。可以预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将全面展开,而其重大的军事开发和使用将举足轻重。本书重点探讨了海洋的军事战略地位,这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海防意识。
目录
冲出中国海的“岛链”屏障
实力快速增长的台湾地区海军
中国海洋权益面临的挑战
迅速崛起的周边海军
海洋权益维护的依据——国际和国家海洋法规
海洋权益维护的借鉴——他山之石
……
文摘 书摘
南海周边国家之所以觊觎、争夺南中国海,主要是想谋取南海丰富的资源。
几乎在新的世界海洋法律制度建立的同时,在南中国海发现了大量海底油气资源。地质学家认为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盆地面积大,沉积厚,具有多层生油、多层产油的地质特点。海洋学家认为南沙群岛是亚洲大陆架三个最大的贮油区之一,号称是“第二个波斯湾”。估计南海石油总量约为350亿吨(而世界海洋石油总量估计值约为l450亿吨)以上,其中位于中国传统疆
界线以内的约占2/3;目前已经证实的石油可采量约6.6亿吨,天然气可采量为3.5万亿立方米。而在世界性陆地能源危机形势下,如此巨大的能源利益引发南海诸岛及其邻近海域为热点的权益争端,也就不足为奇了。
南沙海域每年有数以千万吨计的石油资源正在被周边国家所掠夺。
当然,南海不仅海洋石油资源令人垂涎三尺,而且其战略地位也使人刮目相看。
南沙群岛地处南海的西南部,若以南沙群岛的永署礁为中心,北距中国榆林港565海里,距湛江港735海里,东距菲律宾马尼拉582海里,西距越南金兰湾262海里,南至新加坡743海里。是中国通往印度洋、大西洋的重要海上交通要道,也是许多国家通往印度洋以及中东、欧洲、非洲的必经之地。特别是随着中东和东南亚地区石油开采和商贸活动的迅速发展,南中国海的航运战略地位愈发重要。现在,每年有6000亿美元的货物经此海域通过,其运输量占世界总量的l/3,该地区列入世界交通图的航线就有37条。此外,南中国海还直接关系到一些国家的能源、经济安全,如日本进口石油的80%和各类货物运输的40%均通过此海上通道。对日本来说,该航线不仅平时影响其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战时还将关系其生存与胜败。因此,其经济地理位置对世界军事、经济大国及周边国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另外,南中国海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本身就具有极高的海洋科学研究价值。南海属于深海海域,平均水深为11OO多米,中部为深海海底,水深达四、五千米;南海水域面积约为350万平方千米,为仅次于地中海的世界第二大海。显而易见,南海是从事海洋地质调查,进行地球物理实验,从事深海采矿,发展海产养殖,建立海洋气象观测站以及发展最新海洋科技的最佳场所。
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柬埔寨首都金边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国和东盟各国领导人出席了签字仪式。宣言规定,在南海问题争议解决之前,各方承诺保持克制,不采取使争议复杂化和扩大化
……
读书人网 >军事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