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页码:246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
ISBN:7560945740/9787560945743
条形码:978756094574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普通高等院校“十一五”教材/普通高等院校机械类精品教材
内容简介 创新是设计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机械系统方案创新设计能力是高等教育机械类专业教学的根本任务,本书正是基于这一目标而编写的。
全书分两篇共五章。上篇主要介绍机械系统的功能原理,分为机械系统的功能原理与创新设计、机构的运动功能两部分,其中包括机械系统的功能与功能求解方法、机构创新设计方法,以及实现不同运动功能的各种机构等内容。第二篇主要介绍ADAMs和MATLAB两种常用机械系统仿真软件在机械原理创新设计中的应用,同时对机械原理创新设计的具体环节进行指导,并给出了机械原理创新设计的常用题目以供借鉴。另外,本书附录部分还介绍了应如何组织与实施机械原理创新设计活动。本书以机械原理理论与实践教学为基础但又不拘泥于一般的机械原理课程教学的范畴,形式灵活、结构新颖、内容全面,注重理论联系实践,体现了机械科学和技术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发展方向。
本书可用作机械类本科生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教材,也可作为参加机械创新设计活动和比赛的学生以及工程技术人员产品创新设计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绪论
1.1创新与社会发展
1.2成为优秀的机械系统设计者
1.3机械原理创新设计的基本目标
1.4几点建议
上篇机械系统的功能原理
第2章机械系统的功能原理与创新设计
2.1机械系统设计的流程
2.2机械系统的功能
2.2.1机械系统的组成
2.2.2机械系统的功能结构
2.2.3系统功能的分解
2.3功能求解
2.3.1功能求解的步骤
2.3.2功能求解的方法
2.4原理综合与设计变型
2.5机构创新设计方法
2.5.1机构组合法
2.5.2机构变异法
2.6机械系统功能原理评价
第3章机构的运动功能
3.1机构的运动功能分类
3.2运动特性机构
3.2.1轨迹与位置生成机构
3.2.2急回机构
3.2.3差动机构
3.2.4往复运动机构
3.2.5间歇运动机构
3.2.6换向机构
3.2.7单向机构
3.3运动传动机构
3.3.1一般传动机构
3.3.2供给、传送机构
3.4运动控制机构
3.4.1连轴器与离合器机构
3.4.2制动机构
3.4.3调节机构
3.4.4安全、保险装置与机构
3.5运动放大与缩小机构
3.5.1行程放大和行程可调机构
3.5.2齿轮系变速机构
3.5.3无级变速机构
3.6其他机构
3.6.1电气机构
3.6.2夹持、夹紧机构
3.6.3气、液动机构
下篇机械原理创新设计指导
第4章机械系统仿真
4.1机械系统仿真的基本步骤
4.2常用机构的ADAMS仿真
4.2.1曲柄滑块机构的ADAMS建模分析
4.2.2凸轮机构的ADAMS建模分析
4.2.3齿轮机构的ADAMS建模分析
4.2.4参数化设计
4.2.5设计研究
4.3MATLAB及其在机械系统仿真中的应用
4.3.1Simulink模型
4.3.2连续系统建模
4.3.3应用SimMechanics对机械系统进行仿真
第5章机械原理创新设计指导
5.1机械系统功能原理设计
5.1.1机械系统功能原理设计的任务和内容
5.1.2机械系统功能原理设计的基本原则
5.1.3总体参数
5.1.4功能原理方案设计
5.1.5运动规律选择
5.2执行系统的型设计
5.2.1执行系统机构选型
5.2.2执行系统的协调设计
5.3原动机选择与传动系统设计
5.3.1原动机选择
5.3.2传动系统设计
5.4执行机构的尺度综合及分析
5.4.1常用机构尺度综合
5.4.2机构运动及动力分析
5.5设计技术文件编制
5.5.1功能原理图绘制
5.5.2设计说明书编写
5.6机械原理创新设计常用题目
附录机械原理创新设计的组织与实施
参考文献
……
序言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在新年伊始,春节伊始,“十一五规划,,伊始,来为“普通高等院校机械类精品教材”这套丛书写这个“序”,我感到很有意义。
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毛入学率由低于10%达到了高于zo%,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而.跨入了大众化教育。显然,教育观念必须与时俱进而更新,教育质量观也必须与时俱进而改变,从而教育模式也必须与时俱进而多样化。
以国家需求与社会发展为导向,走多样化人才培养之路是今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前几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全国高校机械专业提出了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原则,各有关高校的机械专业都在积极探索适应国家需求与社会发展的办学途径、,有的已制定了新的人才培养计划,有的aY-在考虑深刻变革的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已呈现百花齐放、各得其所的繁荣局面。精英教育时代规划教材、一致模式、雷同要求的一统天下的局面,显然无法适应大众化教育形势的发展。事实上,多年来许多普通院校采用规划教材就十分勉强,而又苦于无合适教材可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教学为本;教学大计,教材为本。’’有好的教材,就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有鉴可借,有道可走。师资、设备、资料(首先是教材)是高校的三大教学基本建设。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教材不在厚薄,内容不在深浅,能切合学生培养目标,能抓住学生应掌握的要言,能做到彼此呼应、相互配套,就行,此即教材要精、课程要精,能精则多、能精则灵、能精则行。
文摘 上篇 机械系统的功能原理
第2章 机械系统的功能原理与创新设计
【设计预想】
①人们对机器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②请列出你觉得很需要,但市场上没有的机器,并说出你所希望的功能。
③请说出如汽车等较复杂的机器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有什么特点。
④你认为设计一个机械系统最困难.的是什么?如果要设计计算机键盘,你认为自己目前所欠缺的知识或能力是什么?
⑤机械系统按其可控程度可分为纯机械系统和广义机械系统两类,你所熟悉的机械系统中哪些属于纯机械系统?
⑥列出日常生活中你最熟悉的至少五种机器,试着对每种机器提出新功能要求。
【本章内容】
①机械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②机械系统功能表达及分解。
③机械系统功能原理求解。
④形态学矩阵与机械系统功能原理综合。
⑤机械系统创新设计的基本方法。
⑥机械系统功能原理评价。
【本章目标】
①掌握机械系统的功能特点,明确运动功能是机械系统的基本功能。能把功能要求转化为功能原理设计。
②掌握功能分解方法和功能求解方法。
③能够求解功能原理并经原理综合获得机械运动方案。
④掌握机械系统方案创新设计的基本方法。
⑤形成功能原理创新设计的基本思路,能设计简单的机械系统。
⑥能够分析现有或待设计的机械系统并作出相应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