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归去来辞出师表

发布时间: 2011-03-23 02:15:17 作者: kind887

 归去来辞出师表


基本信息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页码:16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6月
ISBN:7807024305
条形码:978780702430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赵孟墨迹精品选

内容简介 《归去来辞出师表》收录了赵孟墨迹中的《归去来辞》和《出师表》。《归去来辞》以楷、行、草相杂,结构雍容宽博,通篇徐疾有致,平和中见灵动;《出师表》全卷楷、行、草、章草间杂,亦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精品之作。归去来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出师表:臣亮言:先帝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之臣,不懈於;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追先帝之殊遇,欲之于陛下也。宜,以光先帝德,恢弘志士之;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以塞忠之路也。中府中,俱一;陟臧否,不宜同:若有作奸犯科,及忠善者,宜付有司,其刑,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外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依、董允等,此皆良,志忠,是以先帝拔以陛下:愚以中之事,事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得裨漏,有所益。向,性行淑均,事,用之於昔日,先帝之曰“能”,是以?督:愚以中之事,事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和穆,劣得所也。臣,小人,此先所以隆也;小人,臣,此後所以也。先帝在,每臣此事,未不息痛恨於桓、也!侍中、尚、史、,此悉亮死之臣也,陛下之、信之,室之隆,可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苟全性命於世,不求于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臣於草之中,臣以世之事,由是感激,遂先帝以。後值覆,受任於之,奉命於危之: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慎,故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夙夜,恐付不效,以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三,北定中原,庶竭,攘除奸凶,室,於都:此臣所以先帝而忠陛下之分也。
至於斟酌益,忠言,攸之、依、允等之任也。陛下托臣以之效,不效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若之言,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以善道,察雅言,深追先帝。臣不受恩感激!今,表涕泣,不知所云。
作者简介 赵孟(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士,故画史又称“赵吴兴”。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之一。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德芳之后也。五世祖秀安僖王子,四世祖崇宪靖王伯圭。高宗无子,立子之子,是为孝宗,伯圭,其兄也,赐第于湖州,故孟湖州人。曾祖师垂,祖希永,父与矗仕宋,皆至大官;入国朝,以孟贵,累赠师垂集贤侍读学士,希永太常礼仪院使,并封吴兴郡公,与集贤大学士,死后被元英宗追封为魏国公,谥文敏。
  赵孟一生历宋元之变,仕隐两兼,他虽为贵胄,但生不逢时,青少年时期南宋王朝已如大厦将倾,他在坎坷忧患中度过。他的父亲赵与告官至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善诗文,富收藏,给赵孟以很好的文化熏陶。但赵孟十一岁时父亲便去世了,家境每况愈下,度日维艰。宋灭亡后,归故乡闲居。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恃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赵孟等十余人,被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初至京城,赵孟立即受到元世祖的接见,元世祖赞赏其才貌,惊呼为“神仙中人”,给予种种礼遇,被任命为从五品官阶的兵部郎中,两年后任从四品的集贤直学士。至元二十九年 (1292)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在济南路总管任上,元贞元年(1295),因世祖去世,成宗需修《世祖实录》,赵孟乃被召回京城。可是元廷内部矛盾重重,为此,有自知之明的赵孟顺便借病乞归,夏秋之交终于得准返回阔别多年的故乡吴兴。赵孟在江南闲居四年,无官一身轻,闲情逸致与鲜于枢、仇远、戴表元、邓文原等四方才土聚于西子湖畔,谈艺论道,挥毫遣兴,过着与世无争的宁静生活。大德三年 (1299),赵孟被任命为集贤直学士行江浙等处儒学提举,官位虽无升迁,但此职不需离开江南,与文化界联系密切,相对儒雅而闲适,比较适合赵孟的旨趣,他一直干了十一年。至大三年(1310),赵孟的命运发生了变化。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对他发生了兴趣,拜赵孟翰林侍读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次年五月,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是为仁宗。他登基后不久,立即将赵孟升为从二品的集贤侍讲学士、中奉大夫。延三年(1316),元仁宗又将赵孟晋升为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官居从一品。至此,赵氏政治地位达到了一生中的顶峰。由于仁宗的青睐和赵氏艺术的出类拔萃,赵孟晚年名声显赫,夏文彦《图绘宝鉴》盛赞他“荣际王朝,名满四海”。赵孟在元朝文人中最为显赫。
编辑推荐 《归去来辞出师表》作者赵孟是元代最著名的书画家之一,在中国书画史上具有广泛影响。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赵孟的书风道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赵孟传世书迹较多,代表作有《千字文》、《洛神赋》等。
读书人网 >艺术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