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页码:388 页
出版日期:2003年12月
ISBN:7810666916
条形码:978781066691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全方位养殖技术丛书
内容简介 《肉羊快繁新技术》内容简介:羊肉具有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脂肪、胆固醇、饱和脂肪酸含量低等特点,符合现代人类的消费需求,市场需求潜力大、销路好、价格稳定。因此,发展肉羊业已成为我国许多地区进行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养羊业在我国大江南北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饲养数量方面,2000年我国羊存栏达2.8亿只(占世界羊存栏的16%),居世界第一位,为养羊大国;饲养方式和生产水平方面,传统养羊业正在逐渐摆脱靠天养羊、粗放管理的低效生产模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的高效养羊方向迈进。
编辑推荐 《肉羊快繁新技术》中央宣传部 新闻出版总署 农业部推荐“三农”优秀图书
目录
第一章 肉羊的生殖器官及其机能
第一节 公羊的生殖器官及其机能
一、睾丸和阴囊
二、输精管道
三、副性腺
四、阴茎与包皮
第二节 母羊的生殖器官及其机能
一、卵巢
二、输卵管
三、子宫
四、阴道
五、外生殖器官
第二章 生殖激素
第一节 概述
一、生殖激素与家畜繁殖的关系
二、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的概念
三、生殖激素的种类
四、生殖激素的来源、化学特性及其主要的生理功能
五、生殖激素的作用特点
第二节 神经激素
一、下丘脑激素
二、催产素
三、松果体激素
第三节 垂体促性腺激素
一、垂体分泌激素的种类
二、促卵泡素
三、促黄体素
四、促乳素
第四节 性腺激素
一、性腺类固醇激素
二、性腺含氮(肽类)激素
第五节 胎盘促性腺激素
一、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
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第六节 前列腺素和外激素
一、前列腺素
二、外激素
第七节 次级生殖激素
一、生长激素
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三、肾上腺皮质激素
四、胰岛素
五、甲状腺素
六、瘦素
第八节 神经递质与生长因子及其在动物繁殖调控中的作用
一、概述
二、神经递质的种类及其对动物繁殖的作用
三、生长因子的种类及其对动物繁殖的作用
第三章 肉羊生殖生理
第一节 公羊的精子与精液
一、公羊的精子
二、公羊的精液
第二节 公羊繁殖的规律
一、初情期与性成熟
二、初配适龄、体成熟、繁殖年限
三、性行为
四、配种时期与配种方法
第三节 母羊的卵子与卵泡
一、母羊的卵子
二、母羊的卵泡
第四节 母羊繁殖的规律
一、发情
二、发情周期
三、繁殖季节与非繁殖季节
第五节 受精、妊娠与分娩
一、受精
二、妊娠
三、分娩
第四章 繁殖调控技术
第一节 初情期调控一一早龄配种
一、初情期调控的概念与意义
二、初情期调控的原理
三、初情期调控的方法
第二节 发情控制——诱导发情、同期发情
一、诱导发情
二、同期发情
第三节 排卵控制——诱导排卵、超数排卵
一、概念
二、意义
三、方法与效果
第四节 产仔控制——诱导双(多)羔
一、概念
二、意义
三、方法与效果
第五节 受精控制——显微受精
一、显微受精的概念
二、显微受精的意义
三、显微受精的方法
第六节 分娩控制——同期分娩
一、概念
二、意义
三、方法与效果
第七节 产后发情控制——早期断奶
一、概念
二、意义
三、早期断奶及其配套技术
第八节 产羔间隔控制——高频繁殖
一、概念
二、意义
三、方法与效果
第五章 肉羊人工授精技术
第一节 概述
一、肉羊人工授精技术的概念
二、肉羊人工授精的意义
……
第六章 肉羊精液冷冻保存技术
第七章 胚胎移植技术
第八章 胚胎工程技术
第九章 繁殖障碍及其防治技术
参考文献
……
序言 羊肉具有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脂肪、胆固醇、饱和脂肪酸含量低等特点,符合现代人类的消费需求,市场需求潜力大、销路好、价格稳定。因此,发展肉羊业已成为我国许多地区进行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养羊业在我国大江南北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饲养数量方面,2000年我国羊存栏达2.8亿只(占世界羊存栏的16%),居世界第一位,为养羊大国;饲养方式和生产水平方面,传统养羊业正在逐渐摆脱靠天养羊、粗放管理的低效生产模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的高效养羊方向迈进。
然而由于我国羊品种质量差,存在着个体小、生长速度慢、屠宰率低等诸多不足,加之饲养管理较粗放,导致肉羊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差和饲养经济效益不高,与国外肉羊业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例如,我国绵羊和羔羊的平均胴体重为15k g/只,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仅为美国绵羊和羔羊平均胴体重的51.7%。因此,伴随养羊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各养殖场(户)饲养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优良肉用种羊的需求数量急剧增加,导致我国出现国外肉用种羊过热的现象,如波尔山羊、杜泊绵羊等许多肉羊品种价格持续居高不下。应用胚胎移植技术快速扩繁肉用种羊、利用人工授精技术快速改良生产性能的本地羊品种,已在我国肉羊生产中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并显示出了广阔的推广前景。另外,随着养羊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肉羊繁殖疾病和肉羊繁殖调控技术不过关已成为制约各养殖场(户)生产效率和饲养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
文摘 插图:

公羊的输精管道包括附睾、输精管和尿生殖道。
(一)附睾
1.附睾的形态
附睾位于睾丸的附睾缘,呈两端粗、中间细的弯钩状,可分为附睾头、附睾体和附睾尾3部分(图1-2)。附睾头由睾丸网发出的十多条睾丸输出小管组成,这些管呈螺旋状,借结缔组织联结成若干附睾小叶(亦称血管圆锥),再由附睾小叶联结成扁平而略呈杯状的附睾头,覆盖在睾丸头端。各附睾小叶的睾丸输出管汇合成一条弯曲的长47~48 m的附睾管,附睾管沿睾丸的附着缘伸延逐渐变细,延续为细长的附睾体。在睾丸远端,附睾体变为附睾尾。在附睾尾的末端附睾管弯曲减少,最后逐渐过渡为输精管。
2.附睾的组织结构
附睾管壁由环行肌纤维和单层或部分复层柱状纤毛上皮构成。附睾管大体可区分为起始部、中段和末段3部分。起始部具有长而直的静纤毛,管腔狭窄,管内精子数很少;中段的静纤毛不太长,且管腔变宽,管内有较多精子存在;末段静纤毛较短,管腔很宽,充满精子。
3.附睾的功能
(1)附睾是精子最后成熟的场所。睾丸曲细精管产生的精子,经直细精管、睾丸网、睾丸输出小管到达附睾头时,并未发育成熟,尚无受精能力。精子必须在通过附睾体到达附睾尾的过程中(约2周),才能发育成形如蝌蚪、具有受精能力的精子。精子在附睾中停留2个月仍有受精能力,若停留时间过长,则活力降低,乃至死亡。
(2)附睾是精子的贮存库。附睾内呈弱酸性(pH值6.2~6.8),并且温度较低、渗透压较高,因此可抑制精子活动,减少能量消耗,从而为精子的长时间贮存创造了条件。研究发现,成年公羊两个附睾内聚集的精子在1 500亿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