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中国现代文学诗歌版本闻见录续集(1923

发布时间: 2011-04-21 02:31:53 作者: kind887

 中国现代文学诗歌版本闻见录续集(1923-1949)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
页码:64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807069899/9787807069898
条形码:978780706989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文学诗歌版本闻见录续集(1923-1949)》收有从1923-1949年间的诗歌版本将近235种,基本上囊括了这一时间段的所有重要诗歌版本。这些版本与以往已经刊登过的版本完全不同,有较强的新鲜感。并且《中国现代文学诗歌版本闻见录续集(1923-1949)》还记录诸如封面、扉页、版式、版权页、尺寸等情况以及与版本有关的插图插照等。
作者简介 张泽贤,资深记者、编辑。民国版本收藏家,著述颇多。
编辑推荐 《中国现代文学诗歌版本闻见录续集(1923-1949)》是是继《中国现代文学翻译版本闻见录1905-1933》之后的又一部介绍现代文学版本的书籍,但更主要的成因,是有感于现代新诗史著作的大同小异工,甚至类同,且缺乏“史的形象”而激起的一种写作欲望。
目录
1923-1931
恋中心影
渡河
茅屋
白采的诗
弥洒社创作集
胡怀琛诗歌丛稿
藐姑射山神人
星夜
海夜歌声
无谱之曲
花圈
时代新声
未寄的诗:过去的恋歌
露丝
两种力
百合
鲛人
转眼
忘川之水
旧时月色
恋歌
流云小诗
影儿
春夏秋冬
梅花
江户流浪曲
蝉之曲
流浪者的歌曲
湖上曲
我们的诗
爱之仇
农家的草紫
天明了
为了她
湖风
刹那的慰安
花要落去
我卖了青春
小诗选
燕影集
姊姊的残骸
香吻
冷的心曲
忘忧草前集
马路上
伏流
桃色三三曲
波浪
塞外
时代祭
王以仁的幻灭

1932-1936
诗琴响了
刘宇诗选
游子吟
女朋友们的诗
血泪
寒笳
弱水
国难诗歌
爱的奏曲
今晚零落
抒情诗
心跳进行曲
白衣血浪
呼声
日出之前
离别之夜
细雨集
幸福的哀歌
消失了的情绪
枫叶
承道的诗
坍塌的古城
斜坡
荒村
碎琴楼杂著
志浩诗集
逝水集
血花
遗赠
菱塘岸
宇宙之歌
平澜诗集
玉祥诗歌集
张凤活体诗
诗歌新辑
诗展
风沙夜
孤吊
我们的堡
小鱼集
夜的征夫
涛声集
囚徒之歌
筑地黄昏
季明诗草
死亡线外
骊山之夜
……
1937-1946
1947-1949
诗歌理论
附录
自跋
……
序言 今天,重读下面这篇一年前写的《中国现代文学诗歌版本闻见录1920-1949》的《自序》,仍感到亲切感奋,这说明一年之后的笔者仍持相同的观点。为此,在这本《中国现代文学诗歌版本闻见录续集1923-1949》出版时,仍沿用这篇《自序》。在此,只想表达另外一层意思:
这本续集所选择的诗人和诗集.绝大多数是“陌生面孔”,有的甚至连名字也未听到过,准确地说是一批被埋藏得很深的“殉道者”。笔者之所以把这些诗人称为“殉道者”,那是因为他们在年轻时曾经呼号过、呐喊过、献身过,是为了心中的理想而倾注过澎湃之热情的……这样的诗人,他们的墓碑可能早已荡然无存,但他们留存于世的版本却还奇迹般地保存着。并且还顽强地“长”出了一朵朵美丽而赢弱的小花,红的、黄的、绿的、蓝的、紫的……色彩虽然不艳,但却在以各自的色彩与形态“复活”着它们主人的本来面目,看到这种景象,难道能不感动?
笔者着意要写这本续集,就是内心被这种感受所驱使。如果把这种感受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去审视,好像也有点崇高而悲壮的“殉道”意味!
文摘 插图:


藐姑射山神人
《藐姑射山神人》,严恩椿著,商务印书馆版,无版权页。据笔者所知,此书1926年7月初版。乎装,7品,左翻横排,尺寸:10.7×19.2厘米。书前有作者1926年6月写于北京“太平湖旅次”的《序》,其中讲道:作者不是诗人,不过对于诗很有兴趣,闲的时候。便写几句玩玩,把这比作看电影或听程艳秋,他以为一个人在孤零零的当儿,自己去幻造出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使他的灵魂得生息呼吸千苴中——这是一个很好寻快乐的方法。……稿本没有发刊之前,作者曾先请他的朋友批评校阅,他所最感激而要在读者之前申明谢意的是他的可么先生林孟群先生,同他的朋友胡适之,朱经农,徐志摩,江亢虎,同胡石青等几位先生。他也记得于十五年前在复旦读书,听于右任先生讲《项羽本纪》的时候,至垓下闻楚歌,别姬夜走的时候,讲者悲歌慷慨,声泪俱下,这种景象深影在作者的脑中,至今历历在目前。现在刊行《垓下歌》时,他也要声明志谢。
全书119页,收诗:藐姑射山神人、垓下歌、胡大、醉庐、杂作。杂作之中有4篇:杂作、独坐长歌寄徐志摩、奚为、报传山东匪变有感狂歌。所谓“藐姑射”,据《庄子逍遥游》的解释是:“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读书人网 >诗歌词曲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