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页码:112 页
出版日期:2007年11月
ISBN:9787504138767
条形码:978750413876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高中生
丛书名:曲一线科学备考
内容简介 《5年高考3年模拟:高中历史(必修3.人教版)》是千万老教师的经验,这是无数成功者的累积。这是最系统的归纳,这是最科学的设计。将学科知识设计成习题,便于你在练习中实现对学科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实践证明,这是进行基础训练的最好方式。你要记死,不要死记。
编辑推荐 《5年高考3年模拟:高中历史(必修3.人教版)》: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徐克兴如此评价:53实为高考科学备考领军之作,集学考之精粹,成名世之奇书,有助于迅速提高考试成绩。
北京市数学特级教师乔家瑞如此评价:谁选用了53,谁就选择了一条正确的复习道路;谁选用了53,谁就掌握了科学的复习方法;谁选用了53,谁就会取得理想的高考成绩。
考纲解读——最新考试大纲权威性解读;五年高考——最新高考试题麻雀式解剖,三年模拟——最新模拟试题淘金式精选,规律方法——一线专家前瞻式总结预测,知识清单——千位名师习题式完全归纳,智力背景——万篇素材发散式全面拓展。
目录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3课 宋明理学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第一单元 整合提升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第7课 启蒙运动
第二单元 整合提升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第三单元 整合提升
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第11课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第12课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第四单元 整合提升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第五单元 整合提升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第17课 毛泽东思想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第六单元 整合提升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19 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第20 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第21 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第七单元 整合提升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第23课 美术的辉煌
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
第八单元 整合提升
答案全解全析
……
文摘 插图:


1.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产生的背景
(1)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统治阶级极端腐朽,阶级矛盾激化。
(2)经济上: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3)思想界:程朱理学占据统治地位,纲常礼教愈趋苛严,思想界死气沉沉。
(4)外部:西方近代科学传人,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为思想界注入新的生机。
在此情况下,一些先进知识分子顺应商品经济发展的大势,代表新兴市民阶层的利益,提出了经世致用的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了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自由,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想。
[例1] 明清时期出现反对君主独裁的进步思想的根本原因是( )
A.知识分子具有忧国忧民思想
B.封建专制的残酷压迫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接受了资本主义民主思想
[解析]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反对独裁进步思想的产生与明清时期社会发展状况息息相关,从这个角度看,B、c两项符合题意;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角度看,商品经济的发展是民主思想产生的最重要的社会基础。
[答案] C
2.如何评价李贽的异端思想
(1)在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明代,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正统思想和封建礼教,强调个性发展、思想自由,具有鲜明的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他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色彩,具有很大的进步性。
(2)李贽的思想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存在着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性。如其哲学思想依然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体系;其政治思想在很多方面仍坚持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他反对的是假道学,对真道学还是肯定的。他不能提出一套新的标准与封建正统标准相对抗,主要是因为新的生产关系和新兴阶级还没有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