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页码:305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6月
ISBN:7801935802
条形码:978780193580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采铜民间》是一部心灵体验的随笔集,其叙述方式是诗意的。上卷《澡雪》里,四组笔记体的游记,宣泄了作者对陕北等不同地理文化的种种感觉;两组中篇散文,借助音乐和爱情之魂,写出了作者经历中的一些片段。中卷《荒原》里,笔触尽在西部尘封的文化层上耕耘,藏在满纸的悲凉里,是生命原始的冲动。下卷《对话》里,既有对龙应台、殷承宗、刘文西、陈忠实、贾平凹等文化名人的访谈,也有对秦俑和长安的天问。《采铜民间》由陈忠实作序。
作者简介 耿翔,陕西永寿人,1958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世纪80代初开始诗歌创作,作品多见于《人民文学》、《中国作家》、《花城》、《十月》、《解放军文艺》、《诗刊》、《星星》、《人民日报》等。1991年参加第四届全国青年作家会议,同年参加《诗刊》社第九届“青春诗会”,全国第六届、第七届作代会代表。组诗《东方大道:陕北》获《诗刊》1991年度奖,组诗《黄土大道》获《诗神》一等奖,散文诗《我读荒原》获《星火》一等奖,散文诗《乡村情感》获《散文诗》1993年度最佳作品奖,诗集《西安的背影》获陕西作协第八届文学奖,在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评比中,入选12部初选诗集,长篇文化散文《读莫扎特与忆乡村》(即《莫扎特祭》)荣登《散文选刊》2005年中国散文排行榜。现在陕西日报社工作。
目录
序:聆听耿翔
卷一 澡雪
读莫扎特与忆乡村
陕北笔记
汉中笔记
山居笔记
南方笔记
爱情99:致娟子
卷二 荒原
人体与陶罐
神话西部
乡村情感
有关家园
女人的天空
童年记事
长安好男
卷三 墨缘
大地形状
茶缘
墨缘
墨箫
纸上的舞蹈
感受桑拿
采珠季节
五行之首
嫂子,你好
云想衣裳
红月亮
另一个人的村庄
城雕
黄河的八种读本
情境杂文
化成一匹马
精美的石头会说话
拂去浮尘绘生活
什么在呼吸中燃烧
诗性的精神
采铜民间
卷四 对话
龙应台:文化是我的家园
殷承宗:用音乐拥抱故土
王立平:走不出的《红楼梦》
石鲁:《东渡》今安在
刘文西:潜心重绘黄土人
刘大为:从长安走向世界
杨晓阳:筑起中国美术的思想库
苗重安:造像母亲河
崔振宽:五十年挥洒气象苍茫
红柯:奴羊美丽
路遥:笑看山花
贾平凹:回到另一个商州
陈忠实:坦言改编《白鹿原》
陈忠实:问鼎之后的沉思
附录:秦俑说
……
序言 耿翔说,七岁的莫扎特第一次站在管风琴前的时候,“举起的是一双让音乐更神圣的手”。“这双手,把世界弹奏得泪流满面”。
我读到这种诗样的句子便忍不住怦然心动。我的记性已经很差,对这样的好句子却一遍成记,吟诵再三。不说世界是否泪流满面,我相信耿翔肯定泪花洇流,沉醉其中,物我皆忘了。我因此而深为感动。
我为这样的句子感动。我更为写出这样的句子的诗人耿翔感动。暂且搁置文字艺术的话题,单是耿翔在莫扎特的乐曲里的这一分泪流满面的心理感受,首先向读者显露出作者一方纯净而又敏感的心灵绿地。只有这方绿地的纯净,才能保持对社会进程对人的生存对艺术的美的那份敏锐,这是作为诗人作为作家创造生命的关键。这是无需证明的。试想一个玩弄权术咂嚼铜钱而给生活制造龌龊的人,心灵中的绿地早已污赃得根腐叶枯,失却敏感自然难以迎风起舞了,莫扎特的乐曲不仅催不出他的眼泪,怕是连听的兴趣和耐心也没有。
文摘 圣土
准确地说,这是一块破碎的土地。
它在距村子不远的东北角。它的边上,是一道黄土塬上最常见的干土沟。一年四季,都有从沟底吹上来的风,刮起一地的黄土。
在我懵懂的记忆里,每天的太阳,是从邻近的一座土城里升起的。那片刻,看着挖菜的母亲,弯腰在刚起身的麦地里,我躲在远处的田埂上,生怕惊动了落在她身上的阳光。直到从沟边的断层裂谷里,响出拦羊人很野的鞭子声,才把包在衣服里的荠荠菜,倒进她已经满了的篮子里,才敢在这块墨绿的麦地里,很张狂地跑几回。
那年月,母亲极爱此地。好多次,她是离开别的女人,独自领着我到这里挖菜的。她说很早以前,这里有一座大寺院,寺院的周围,有一片黑松林。就在她挖菜的当儿,她的手镯被什么碰响了。我的眼睛一亮,这不是母亲裁衣时用来画线的红瓦片么?在我们村子数千亩的土地中,惟有这里,满地都有这种庄稼人最忌讳的东西。奇怪的是,这片遍布瓦片的土地,却出奇地松软,也出奇地耐旱。再看别处的地,一律土黄,地道的西北色泽,这里却一片墨色。沿着土城的断壁,马上会找出一道很厚的灰烬似的土层。后来我想,不管是松林,还是寺院,它们的废弃,都不能殆尽土地的养育之力。这不,这里没了晨钟暮鼓,没了香火木鱼,土地,却以粮食这种最普通的物质,恩惠着一方乡民。甚或不管风调雨顺,不管饥年灾月,这块黑土,都会有个好收成。
村人因此,称它圣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