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页码:243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2月
ISBN:7810665243
条形码:978781066524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科学养殖精品系列图书
内容简介 《蛋鸡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技术》的编者都是在养鸡生产第一线上工作多年,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将科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蛋鸡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技术》更具有可操作性。近十多年来我国蛋鸡的生产有了迅速发展,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养蛋鸡已成为许多地区农户发展养殖业提高经济收入的主要选择。然而在生产实践中,有的养殖户由于对科学养殖缺乏必要的知识,生产达不到应有的水平;有的养殖户因没有严格执行防疫制度,鸡群发生了重大疫情,致使生产发生了严重损失。
编辑推荐 《蛋鸡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技术》:蛋鸡的品种及生产性能
蛋鸡的饲料与营养
雏鸡育成鸡产蛋鸡的饲养管理
鸡场的建设和饲养工艺
人工强制换羽
蛋鸡的疾病防治
目录
上篇 蛋鸡的饲养管理
第一章 蛋鸡品种介绍
一、国内蛋鸡品种
二、引进国外的蛋鸡品种
第二章 养鸡的经济效益
一、市场调研及效果预测
二、养殖者如何选择合适的鸡种
三、蛋鸡饲养的成本
四、怎样提高养鸡效益
第三章 鸡场的建设和饲养工艺
一、新建鸡场的场址选择
二、鸡场的合理布局
三、利用旧鸡场和旧房舍应注意的问题
四、饲养工艺设备的选择
第四章 蛋鸡的饲料与营养
一、常用饲料的特点及营养成分
二、蛋鸡饲料配方
第五章 雏鸡的饲养管理
一、育雏的季节选择
二、雏鸡的生理特点
三、接雏时应注意的问题
四、育雏方式
五、雏鸡的饮水与饲喂
六、雏鸡的正确断喙
七、育雏期的环境控制
八、雏鸡的体重控制
九、育雏期的日常管理
十、雏鸡管理中的问题分析与解决办法
第六章 育成鸡的饲养管理
一、育成鸡的生理特点
二、育成鸡的饲喂及体重控制
三、育成期的环境控制
四、育成期的日常管理
五、育成期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第七章 产蛋鸡的饲养管理
一、产蛋鸡的特点
二、产蛋鸡的上笼
三、产蛋前期的饲养管理
四、产蛋高峰期的管理
五、产蛋后期的管理
六、产蛋期的环境控制
七、产蛋期的日常管理
八、实际工作中的经验
九、常见问题的解决
十、种鸡的管理
第八章 人工强制换羽
一、人工强制换羽的目的
二、人工强制换羽的原理
三、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
四、人工强制换羽的模式
五、人工强制换羽各期的主要工作
六、人工强制换羽的效果
七、人工强制换羽时应注意的问题
八、种鸡强制换羽的注意事项
下篇 蛋鸡的疾病防治
第九章 鸡病的综合性防疫
一、全进全出合理布局是控制疫病的基本条件
二、切实做到隔离饲养
三、重视鸡场的环境卫生
四、坚持做好消毒工作
五、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鸡体体质,增强鸡群抗病力
六、认真做好鸡群的免疫工作
七、有计划地用药,预防疾病的发生
第十章 病毒性疾病的防治
一、鸡新城疫
二、禽流感
三、马立克氏病
四、鸡传染性法氏囊炎
五、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六、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七、禽痘
八、鸡传染性贫血病
九、鸡产蛋下降综合征
十、病毒性关节炎
第十一章 细菌性疾病的防治
一、禽沙门氏菌病
二、鸡大肠杆菌病
三、鸡支原体病
四、禽霍乱
五、鸡传染性鼻炎
六、鸡葡萄球菌病
七、禽曲霉菌病
八、鸡输卵管浆液性囊肿
第十二章 寄生虫病的防治
一、鸡球虫病
二、鸡卡氏白细胞原虫病
三、组织滴虫病(黑头病)
第十三章 营养代谢病及中毒性疾病的防治
一、硒缺乏症
二、钙和磷缺乏症
三、痛风
四、脂肪肝出血综合征
五、鸡喹乙醇中毒
六、氟中毒
附录一 农业部发布《允许作饲料药物添加剂的兽药品种及使用规定》
附录二 农业部发布《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参考文献
……
序言 近十多年来我国蛋鸡的生产有了迅速发展,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养蛋鸡已成为许多地区农户发展养殖业提高经济收入的主要选择。然而在生产实践中,有的养殖户由于对科学养殖缺乏必要的知识,生产达不到应有的水平;有的养殖户因没有严格执行防疫制度,鸡群发生了重大疫情,致使生产发生了严重损失。为了提高养殖者科学养殖水平,我们编辑了《蛋鸡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技术》,想通过这本书传播科学养鸡的知识和信息,帮助养殖者在养鸡生产中少走弯路,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本书的编者都是在养鸡生产第一线上工作多年,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将科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本书更具有可操作性。
近几年来,无论在饲养技术,还是在鸡病防治方面,都有了不少变化和进步,编者力求将最新的理念和技术吸收到本书中来。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可能会有不妥甚至错误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文摘 插图:

2.如何选择鸡种饲养者要考虑的问题包括养什么鸡种,养什么代次的蛋鸡,从哪里购买或引进。
在实际生产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1)看市场需要。有些地区习惯于消费白壳蛋,觉得白壳蛋看着干净、喜人,而且蛋壳薄,买得值。南方人则喜欢购买褐壳蛋。另有些地区如长江流域,粉壳蛋比较畅销。所以首先是应该看准市场后再选择鸡种类型。一般来讲白壳蛋适于就地消费和蛋品加工,褐壳蛋适合于长途运输。另外在习惯于养褐壳蛋鸡的地区,养少量白壳蛋鸡或许能有个好的蛋价。
(2)在饲养经验不足。鸡的成活率较低的地方,应该首选抗病力和抗应激能力比较强的鸡种。选购经过风土驯化的国产褐壳蛋鸡可能会有较好的生产成绩。
(3)有一定饲养经验,并且鸡舍设计合理,鸡舍控制环境能力较强的农户,可以首选产蛋性状特别突出的鸡种。因为只有在饲养环境稳定的情况下,这种鸡才能发挥出高产性能。也可以养白壳蛋鸡,不仅能获得高产,而且能节省饲料费用。
(4)淘汰鸡价格较高的地区养褐壳蛋鸡更有效益。
(5)小鸡蛋受欢迎的地区和鸡蛋以枚计价销售的地区,可以养体型小、蛋重小的鸡种。鸡蛋以重量计价销售的地区和喜欢大鸡蛋的地区,选养蛋重大的鸡种。
(6)饲料原料缺乏,饲料价格贵的地区宜养体重较小而产蛋性能较好,饲料利用率较高的鸡种。养此种鸡时,因为机体生理负担较重,需要注意在控制好环境上下功夫。
(7)长途远销鸡蛋的情况下,需要注意选购蛋壳质量较好的鸡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