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基督教思想评论第10辑

发布时间: 2011-05-11 03:09:26 作者: kind887

 基督教思想评论第10辑


基本信息出版社: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页码:33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
ISBN:9787208090187
条形码:978720809018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基督教思想评论》学术丛刊,旨在推动海内外华人学者对基督教哲学的研究,加强国内外基督教思想研究的交流与合作。《基督教思想评论第10辑》包括“教父神学研究”、“神学研究”、“宗教研究”、“诗歌”、“书评”五部分、共二十余篇文章。
编辑推荐 《基督教思想评论第10辑》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目录
主题论文——基督教与西方文学
基于宗教信仰之上的文学创作与文化
当代西方文学批评的基督教视角
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基督复活主题
从“圣杯”看文学与基督教的互释关系
文学,抑或教义?——以C.S.路易斯《纳尼亚传奇》为例
晚年柯勒律治的诗与思
“最伟大的牛津人”——C.S.路易斯
自由与爱:对《卡拉马佐夫兄弟》的解读
神学研究
论屈梭多模的治疗性神学
论战中的“火花”——教父爱任纽对基督信仰的理解
在“被怜悯者”与“被刚硬者”的背后——试析阿明尼乌对《罗马书》第9章的解读
生态神学中的社会观
试论莱茵霍尔德尼布尔的宗教认识论特征
论布鲁斯及其《圣经正典》的思想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宗教——维特根斯坦《文化与价值》宗教思想解析
真是什么?——试析托马斯阿奎那对“真”的定义
不虔的希律,你为何畏惧——1517-1520年马丁路德的礼仪观念
西季威克论道德与宗教的关系
宗教比较研究与对话
交织在历史中的中西异质文化碰撞——自唐至明清之际基督教精神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中文世界处境中的“因信称义”
决疑论和经权说比较研究
新旧“对话十诫”比较——斯维德勒对话思想初探
历史与现状
存在非此即彼的历史评判吗?——一桩有关光若翰的历史公案
“承认的政治”与信仰生活——以一个民工基督教会为个案
日本接受基督教的特色——以无教会运动和民艺运动为中心
多元社会里中国基督教的多样性——以一与多为框架探讨当代中国基督教的活力与张力
书评
世俗的耶稣和神圣的耶稣——评《耶稣:揭示一位宗教革命者的生活、教义和相关性》
宗教与文学研究的图式——读法雷特《建构一种基督教文学理论》
《基督教思想评论》稿约
……
文摘 综上所述,柯勒律治在这部著作中阐释了社会“有机”向前发展的动力存在于某些持久原则与进步原则之间的平衡,以及国家“文明”与个体“文化”之间的和谐之中。其所提出的“教权”阶层,亦即“知识阶层”,在促进这“平衡”与“和谐”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教权”没有必要是宗教机构,因为“神学仅仅构成国教目标的一部分,神学家也仅仅构成神职人员的一部分”;但“基本的真理属于神学”,是非宗教与宗教职责的共同基础,对于人正确分析世俗事物和保持能够使其永久康乐的理性信仰都同样不可缺少。不同时代的人们的社会生活内容是千变万化的,而那些支撑着人类社会运行的基本价值观念,如爱、善良、慈悲、正义和献身等等,却经年累月,一代代自古传承至今,没有根本的变化。因此,神学的品格及精神是要重塑失落的传统,重建理想与信仰,拒绝现实的沦落,拒绝对弥足珍贵的传统价值的解构。因此,当现实中的人身不由己地处于迷失乃至茫然无措的状态中时,神学的出现确实“应被看做是时代的意外事件”。因为,尽管理想与信仰如同燃烧在人类心灵之中的火炬,能够引领人们在传统与现实并行却又不时会发生悖逆的夹缝中,寻找一条可能的途径,但在保持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同时,如何与当下的现实取得和谐,的确也是一种困扰,神学家的责任由此出场,它需要在现实“道义”精神严重缺席的前提下,在此重申其立场——拒绝传统价值的分崩离析,通过信仰来接续历史的血脉,并重塑传统中的正义感。同时,也正如文本只有在与其他文本的相互关联中才有生命,才能进发出火花,烛照过去和未来,使该文本进入对话之中;神学的理想与信仰是建立在对现实的怀疑和批判之上的,只有关注在俗世中浮沉的人类和挣扎的人性的神学理念,才会具有生生不息的精神生命。这具有生生不息的精神生命的神学理念又可以从个人的主观方面与社会集团的客观方面这两个角度来进行认知。前者是个人修养,个人的宗教信仰追求,后者是人文世界里的集体事件,如国家与教会、政治经济与法律等。
读书人网 >宗教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