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孔雀

发布时间: 2011-05-18 02:54:40 作者: kind887

 孔雀


基本信息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页码:18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2月
ISBN:7108030829/9787108030825
条形码:978710803082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动物系列

内容简介 《孔雀》讲述了美丽,富于异国情调。孔雀是艺术家与鸟类爱好者的宠儿它颇具浪漫气质,但在不同文化中却代表截然相反的含义。人们都熟悉孔雀,它展开尾羽向观众展示自已的美丽,翎毛上的眼斑光彩夺目。大约公元前950年,所罗门王把孔雀从它们的家乡印度河谷带到中东,从此,孔雀的故事不断向西传播,在神话,传说,寓言和宗教信仰中扮演重要角色。孔雀的形象也出现在从古至今的镶嵌工艺、壁画、绘画中。在19世纪,它代表着富裕、华贵和美丽,新工艺美术运动的艺人用孔雀来装饰陶器、金属、珠宝和玻璃。在有些地方,孔雀羽毛还被用来制作头饰帽子,头盔,弓箭和渔民的鱼漂。
作者简介 克里斯蒂娜E.杰克逊(Christine E.Jackson)是英国鸟类学家。
编辑推荐 《孔雀》是第一本将孔雀的自然史,社会史,文化史以及它在艺术与工艺美术中的表现等各方面知识融为一体的书,读了《孔雀》,你会对孔雀有耳目一新的认识。
《孔雀》配有120幅插图、其中79幅为彩图。
目录
前言
自然历史
人文历史
印度蓝孔雀在印度
印度蓝孔雀在西方
东方绿孔雀
工艺和建筑
孔雀年代表
征引文献及注释
参考书目
相关协会及网站
作者致谢
出版后记
……
序言 提及孔雀,人们很容易想到蓝孔雀。确实,蓝孔雀又名印度孔雀,被公认为世界上最迷人的鸟。可人们也许不知道,孔雀的大家庭中还有其他成员。绿孔雀的羽毛其实更加辉煌绚丽,而另一种个头要矮小很多的非洲孔雀,则根本没有华丽的覆羽。
蓝孔雀和绿孔雀,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两种鸟。几千年前,蓝孔雀就为人类所钟爱,被从它们远在印度和斯里兰卡的原产地带到海外,逐渐散布到西方世界的各个角落。我们虽不知道它何时传人英国,但可以肯定,传人的年代相当久远。如今,这种异域的鸟已经俨然成为英伦花园的居民,非常为人所熟悉。人们在观赏孔雀之美
文摘 插图:


蓝孔雀离开印度和斯里兰卡,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许多国家的人民都对它们耳熟能详。它们为了吸引雌孔雀,常常开屏展示尾羽,那金属般的光芒和缤纷的色彩曾给无数观赏者带来由衷的惊叹与欢乐。
孔雀的羽毛是由角蛋白细胞构成,与毛发、指甲、角和蹄的构成物质相同。之所以能够发出虹彩般的光泽.是由于角蛋白的排列结构,而不是因为含有什么色素成分。大部分蓝孔雀的脖子和胸部都是钴蓝色,背部和尾部泛着金色,覆羽(尾羽上覆盖的一层羽毛)则由好几种颜色组成,从不同角度看还会产生奇妙的变化。
雄孔雀开屏时,背部和尾部的金色恰与脖子上的深蓝色形成鲜明对比。翅羽呈黄褐色或者黄棕色,没有虹彩,也与覆羽上的绿色和金色形成一种十分可爱的对照。覆羽由一根根带有金属光泽的羽枝构成,颜色呈铜棕色(金色)和深绿色。超过一百根覆羽枝上都有眼斑,但也会有三四十根没有,它们是金绿色的,比其他羽枝更长些,末端的形状好像宽大的V形扇子。镰刀形状的边羽同样是闪亮的金绿色,为开屏时的覆羽画上一条流苏般的边缘。有些边羽上也有小的眼斑。
尽管覆羽看上去很大很重,平常走路时还得抬离地面1到2英寸,但是,孔雀穿越植被或是钻进隐蔽处时,却一点不会受到覆羽的拖累。孔雀能够在角度很小的情况下疾速起身。飞翔的时候,孔雀姿态优美,速度能够赶上雉鸡。它经常歇在高高的树枝上,很显眼,但很安全。当它准备栖息于树时,它就会首先飞到低一点的树枝上,然后再往上走,一个树枝接一个树枝,直至到达最高点。
当雄孔雀不希望被看见时,它会隐匿在树丛中,难以察觉。甚至15至20只孔雀能够同时在几秒钟之内消失得踪影全无。美国自然学家杰拉尔德汉德森塞耶(Gerald Handerson Thayer),写了一本书叫做《动物王国的隐蔽色》(collcealing Colorationinthe Animal Kingdom,1909),探讨动物利用它们的毛皮或羽毛与周围的环境相混合以保护自身的方式。其中一幅插图就是孔雀藏在低矮的树丛中。
孔雀引发了查尔斯达尔文极大的兴趣。看上去软弱无力又极度奢华的覆羽,很容易招致天敌,这一特征明显违背了达尔文的物竟天择的学说。他甚至在1860年4月3日写给阿萨-格雷(AsaGray)的一封信中承认,在他构思进化论的时候,脑海中总是“浮现出孔雀尾巴上的一根羽毛,每当凝想它时,这幅画面都让人非常不快”。他的困惑在于,覆羽看上去不仅让雄性更易于暴露在敌人面前,而
……
后记 动物不仅是自然的造物,长久以来,它们也与人类息息相通,共处于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三联书店此次所精选引进英国“瑞科图书”(Reaktion Books)的这套“动物系列”,不仅着笔于动物的自然习性与生存环境,更对动物在神话、宗教、文学、艺术乃至古今文明中扮演的角色,进行了深入扎实的探讨。各册作者对其所述对象满怀热情.博览群书,涉猎百家,始将翔实的资料与丰富的图像集益浓缩,并假以时或机敏风趣、时或庄重敦厚的文字,将之贯穿一气,于是缤纷纸页间,扑面而来的是充盈的人文气息与令人愉悦的多样性。对于这套博学而亲切的小
读书人网 >科学与自然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