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页码:61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bkbkb02649
条形码:bkbkb02649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套装数量:3
内容简介 《活法(套装全3册)》包括《活法:修订版》、《活法:贰》和《活法:参》。做企业的目的是什么?赢利!做企业人的目标是什么?帮企业赢利!然而,为什么在财务报表形势喜人、经营业绩节节攀升的同时,我们还会听到公司员工对老板的私下抱怨,看到高层们面对发展的十字路口无法舒展的愁眉,甚至此时正目睹着各界舆论对业界翘楚、时代精英们毫不留情、铺天盖地的指责与奚落?
诚然,所有企业及企业人都恪守着赢利——这一亘古不变的原则在时代的浪潮中奋勇前进,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参透了利益背后的玄机?中国并不需要“道义放两边、利字摆中间”的商业大鳄,更不会提供给缺乏德行、忽视修为的企业人广阔发展的康庄大道;如果想在白热化的竞争中一枝独秀,就必须要剖开经济的表象,探求企业的本质,找到得以在如今的世道中生存下去的活法。
《活法(套装全3册)》的作者稻盛和夫是日本战后经济的传奇,他不用优美的文字取胜,也不用高深的说教让人五体投地,而是将其多年心得以质朴的文字向我们娓娓道来。企业人会从中领会真正的企业发展之路,而普通人亦将感受到最高境界的“为人之道”。
作者简介 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1955年毕业于鹿儿岛大学工学部。1959年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在的京瓷公司),1984年创办第二电电株式会社(现名KDDI,目前在日本为仅次于NTT的第二大通信公司),这两家公司又都在他的有生之年进入世界500强之列。在日本四大“经营之圣”(另三位分别是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索尼公司的创始人盛田昭夫、本田公司的创始人本田宗一郎)中,他是年龄最小的(也是目前唯一在世的)。事业成功之余,稻盛和夫在1984年创立“稻盛财团”,同年创设“京都赏”,以表彰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卓越贡献的人士。 其主要著作有《活法(修订版)》、《活法贰——超级[企业人]的活法》、《稻盛和夫的哲学》、《企业家成功之道》、《敬天爱人》、《愣头青的自传》、《稻盛和夫的应用哲学》、《你的愿望一定能够实现》等。
编辑推荐 《活法(套装全3册)》:一部风靡全球的超级畅销书,让无数人在迷茫时代找到活着的意义,修炼灵魂,保护美德,瞬间激发自身潜在的伟大力量,从未做过赔钱的生意,稻盛和夫一生创办两个世界500强企业,让无数独生子女找到组织的关爱,让无数孤独的人体会到集体生活的幸福,让每个人价值最大化,高效团队的基本原则,通读三遍,人生从此不寂寞。
IBM(中国)全球企业咨询部运营战略首席顾问白立新博士诚恳向您推荐《活法(套装全3册)》:越接近真理,道理越简单,《活法》书系让你更接近真理。
经营之圣稻盛和夫《活法》书系之一
目录
《活法:贰》目录:
代序
前言
第一章 成功的配方
人生如戏
效仿前辈
寻找人生的目标
找准定位
脚踏实地
成功的配方
与稻盛和夫谈“成功的配方”
第二章 论能力
承认自己有所不及
强迫自己追求卓越
超越自我
大胆敏锐
驾驭你的本能
以才智为中心
提升能力的高度
品格培养
与稻盛和夫谈“能力”
第三章 论努力
为何工作
突破障碍
开创新纪元
爱你的工作
专心致志
开创自己的道路
健全的心灵,健康的身体
在悔悟中生活
让好书拓展我们的视野
用你的活力鼓舞他人
认真过每一天
与稻盛和夫谈“努力”
第四章 论态度
永怀希望
追求正义
切勿选择捷径
天堂,还是地狱
发自内心的信赖
以平常心看待事物
注意细节
依靠你的潜意识
跟着道理走
真理与原则
与稻盛和夫谈“态度”
第五章 企业成功之路
追求成功的热情
名为“企业”的戏剧
热情引领你迈向成功
单纯的心,单纯的热情
“阿米巴”式管理
与稻盛和夫谈“热情”
第六章 论利润
不要追逐利润,要让利润跟着你跑
企业的目标
追求合理的利润
企业的本质
使顾客满意
定价是一种管理方式
市场决定价格
每天盯着资产损益表
无私看利润
滋养我们的企业
制定恰当目标
在场中央角力
把公司放在自己之前
未雨绸缪
泡沫经济
与稻盛和夫谈“利润”
第七章 论野心
野心:怀抱雄心壮志
让自己充满光和热
做涡流的中心
不断地梦想
告诉自己:我能
我的动机是善良的吗
制定更高的目标
运用天赋
使目的更崇高
与稻盛和夫谈“野心”
第八章 论真诚
真诚带来爱与和谐
以心为根基
赢得顾客的尊敬
目标一致
决策标准
做个谦卑的领导者
兼容并蓄
大爱与小爱
评估、指派任务和追踪观察
以大爱为指引
用关怀赢得信赖
用心沟通
填平代沟
与稻盛和夫谈“真诚”
第九章 论力量
力量:用勇气来领导
牺牲的勇气
树立道德典范
言行一致
开创自己的未来
准备迎接挑战
咬紧牙关
把自已奉献给企业
与稻盛和夫谈“力量”
第十章 论创新
时时创新
领导者,有创意一点
简化思考
使能量爆发出来
提升精神层面
面对困难
不要忘本
形成真正的创造力
依靠自己
日本式管理
与稻盛和夫谈“创新”
第十一章 论乐观
乐观:保持正面的看法
清晰的远见
放飞梦想
摒弃失败的恐惧
制造是一门艺术
挣脱常识的束缚
正面取向
乐观地思考
与稻盛和夫谈“乐观”
第十二章 绝不放弃
绝不放弃:比别人更卖力
提升你的欲望
追求无穷的可能性
严格的要求
决定抽身而出
有意义的任务
追求完美
点亮自己的路
大公无私地领导
质疑组织形态
集群智慧
猩猩教我们的一课
与稻盛和夫谈“坚持”
后语
《活法:修订版》目录:
前言
身处混沌时代,更该省思“活法”
锻炼灵魂才不枉此生
简单才是不可动摇的原理原则
在工作中悟得人生真理
思维方式改变了,人生也会一百八十度大转变
你所想的就会实现
“智慧宝库”释放无限睿智
人人都需要安身立命的哲学
第一章 你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用心渴望的目标才可能达成
愿望要强烈到充满全身
想象的画面必须是“彩色”的
看得到的就办得到
成功的两大要素:大胆思考,小心准备
在病中悟出的生命真相
心态决定命运
要奋战到老天爷出手相助的那一刻
人生就是每一个“今天”的累积
把平凡化为非凡的是“持续”
你听到“老天爷的话”了吗?
人生要“有意注意”
把梦想说出来
第二章 用这样的原理原则去思考
简单是人生与企业经营的原理原则
让“人生哲学”引领你
能否做到“宁可损失也要坚守到底”?
要能执行到底才有意义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拿出百分之百的认真
身体力行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拼尽全力,活在当下这一刻
喜欢,才能“自己燃起热情”
凭一股傻劲迎向困难和挑战
回归问题的本质
国际上的摩擦也不妨单纯化
与外国人往来,“道理”重于常识
第三章 磨炼心智,提升心性
日本人为何丧失了“美丽的心灵”?
领导者可以无才,却不能无德
居高位者应尽的义务
磨炼心智的六个精进
将感恩之心铭刻于童心当中
随时做好“感恩”的准备
高兴时何不坦率表达?
令托尔斯泰也折服的人性寓言
排除引人烦忧的三种毒素
造物主会伸手来推我们一把
能带来真正喜悦的是劳动
提升灵魂的六个方法
工作是值得尊崇的行为
重新认识劳动和勤勉的价值
第四章 以利他之心生活与工作
从托钵化缘中看到人心的温暖
如果你有善心,地狱也会变成天堂
“利他”是企业经营的起点
要让他人也有利可图
每天扪心自问开拓新事业的动机
只要动机良善,别怕损失尽管挺身而出
利润只是暂时托管物,不妨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
日本啊!要以“富国有德”期许自己
难得的美德为什么失去了?
默默行善的人,神明不会弃之不顾
别让历史重演
向大自然学习活法
从竞争转为共生的新文明
第五章 与宇宙相和谐
支配人生的两股巨大力量
掌握因果法则,扭转命运
别急着看结果,因果的账总有一天会结清
天意让宇宙万物生生不息
静静存在着的伟大力量
为灵魂的旅程做准备
真我存在于内心最深处
灾难会把依附在灵魂上的业障带走
把心磨炼到只剩下真我
再微不足道的东西,都有造物主赋予的任务
成为一个比降临人世之初更好的人
后记
《活法:参》目录:
推荐序
无私——西乡和稻盛共有的精神境界
序言
为了提升人的品格
作为人间正道的普遍性真理
第一章 无私
领导者应舍私利、断私欲、行正道
成功后骄傲自大——一当今经营者之通病
任用人才的关键在于相信人的成长
第二章 考验
克服苦难,树大志
后方坐镇不如前线战斗
成功也是考验,一时的成功不能保证一世的成功
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
杰出的经营者游刃于两极之间
第三章 利他
利他是现代社会的“灵丹妙药”
以意志力除贪、嗔、痴
如日中天的企业家面前亦有陷阱
成功难,保持成功则难上加难
要将事业做大,不仅要用“君子”,更要用好“小人”
具美德而不露锋芒者居高位
爱己绝非善行
第四章 大义
京瓷的社训——敬天爱人
确立经营理念
以策略取胜的成功难持久
常扪心自问“动机善否,私心有无”
第五章 大计
未经深思熟虑的施政危国殃民
提出明确的方针
领导者应展示国家之大计
第六章 觉悟
“不惜命、不图名、亦不为官位、钱财之人”
掠夺创造财富的国民,实乃本末倒置
国家公务员是国民的公仆
第七章 王道
依循正道、鼓足勇气进行外交往来,
遣韩使节论——对西乡真实意图的误解
成为高素质的富裕之国,可得世界之尊敬
第八章 真心
持纯粹之心,做至诚之人
第九章 信念
规章制度完善即可杜绝不当之行?非也
人生方程式——心态、思维方式的重要性
从知识到见识、从见识到胆识
第十章 立志
一切始于“思”
行正道忌圆滑
凡人须行正道
第十一章 精进
一心埋头工作可磨炼灵魂
经营依赖踏窦努力的积累
败而不馁真英雄
日日反省,认真处世
第十二章 希望
托钵行乞以自知
老师的教诲——地狱天堂之别在于人心
西乡南洲的教诲是心灵的明灯
现代亦适用的“遗训”
西乡隆盛略年谱
……
序言 东方出版社委托我审核本书的翻译稿。一边重读原文,一边要斟酌译文的每一句话,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学习。看稻盛和夫如何描述西乡隆盛,审译过程中时时引发我的感动和感悟。趁出版社希望我写导读之际,我把重读此文时的感想记录如下。
西乡隆盛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元勋,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又是稻盛和夫出身地鹿儿岛的同乡前辈。稻盛从小就敬仰他,爱戴他,把他看作心目中的大英雄。稻盛创立京瓷不久,就把西乡的格言“敬天爱人”奉作社训,挂在办公室里。你若请稻盛题字,他多半就写下“敬天爱人”这四个字。我2005年去日本横滨参加盛和塾第13届全国大会,面对1891名企业家塾生,稻盛演讲的中心就是“西乡南洲翁遗训”。而在本书中,稻盛更是详尽地解读了西乡人生和西乡遗训中宝贵的思想。
西乡身处日本明治维新这一历史大变革的激流之中,他的人生波澜万丈,他的故事跌宕起伏。维新革命发动之前。因为不忍眼见同志孤身遇害,他竟毅然与这位同志携手投江自尽。他率领的新政府官兵战胜封建割据的庄内藩,当敌军投降时,为了体恤对方的尊严,他竟命令胜者卸械,允许败者佩刀,造出旷世未闻的入城奇观。维新运动大功初成,看到一起革命的同志开始建豪宅、穿华服、纳美妾。他痛心疾首。他的热血弟子不满新政府的腐败,贸然起义。他明知此事不可为,明知起义毫无胜算,但当他得知事态的发展已势不可挡时,他甘领“逆贼之首”的罪名,不惜与充满正义感但缺乏谋略的弟子们同归于尽。
西乡的人生信条,最突出的就是“无私”二字。本书第一章标题即为“无私”。西乡遗训第一条就讲“无私”。稻盛说西乡遗训从头到尾、字里行间透出的精神,无非就是“无私”。
因为“无私”,所以关键时刻他勇于担当责任。当维新志士们围绕维新大政争论不休时,西乡一言九鼎:“讨论完毕。虽有异议,但若不断然实行此项改革则日本毫无未来可言。其后倘有意外,全部责任皆由本人承担。”全场为其勇气和迫力所慑服。
文摘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目的又是什么?对于这个极其基本的问题,我依然要直截了当地说:“在于提升心性,锻炼灵魂。”
被人生种种欲望束缚和迷感,可以说是人类的天性。如果任其摆布,我们对财产、地位和名利将产生无止境的需求,成为沉溺于一时之快而无法自拔的人。
的确,人只要活着一天,就得应付衣食所需,也需要金钱让自己能过最起码的生活。何况。想出人头地也是奋斗力量的来源,没必要全盘加以否定。
可是,这些都只能存在于此生,任凭你累积了再多的财富,死后一样什么也带不走。这一生的点点滴滴,非得在我
如果真要说有什么是永恒不灭的,那恐怕就只有“灵魂”了吧!人在临死之前,这一生所建立的名誉、地位和财富都得一一抛下,能带着走向另一个旅程的,唯独灵魂而已。
因此。如果你问我:“这一生所为何来?”我会毫不犹豫、也不带一点骄傲地回答:“我是为了做一个比降临人世之初更好的人而来。”换句话说,哪怕只比原本好一点点也无妨,我就是为了带着那净化过的崇高灵魂离开人世而来的。
尽管人在世间尝遍酸甜苦辣,历尽幸与不幸交织起伏的人生,在撒手人寰之前,还是得努力不懈地活下去。这整个过程就像磨刀,让我们提升心性,修养精神,带着比出生时更高层次的灵魂离开人世。我认为,人类生存的目的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秉持着今天要比昨天好、明天还要比今天进步的态度,每天实实在在去努力。我们生存的目的与价值,不就存在于那努力不懈的付出、脚踏实地的行动,以及兢兢业业的求道中吗?
人生往往苦多于甜,甚至常觉得“为什么唯独我必须承受这样的痛苦?”因而开始怨天尤人。其实,就因为人生疾苦,才更要把它视为对灵魂的锻炼和考验。苦难是淬炼心性最好的机会。
把考验视为“机会”。唯有这样的人才能在有限的人生中。活出属于自己的一页篇章。
现世就是人类得以用来提升心性的期间,用来锻炼、修养灵魂的场所。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在于提升心性,锻炼灵魂。简单地说,就是这样。
后记 本书原题为《活法》,所指范围不仅是个人而已,更涵括了企业、国家乃至文明、人类全体的活法在内。
因为我认为这些都是由单一个人结合而成的集合体。所持的“活法”不应该有任何差异。
以我个人来说,从青少年时期挫折、失败连连,拼了命想让自己活得更好;到经营者的时期,从经营实务中努力去发展一套引领人走向成功和繁荣的思考方式;再到现在,从经营企业的第一线退下来,通过信仰反复思考人生的意义。我就是如此凭着一股傻劲,毫不闪躲地去面对人生,才能从中一点一滴确立属于自己的一套“活法”。
在本书中,我尽可能以最坦率无讳的方式,把自己的“活法”做了完整叙述。全书写完之后,整个人感到无比的满足。我想,或许是因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自己想法得以全盘说出而感到充实吧!
身为作者,我衷心期盼本书能在这混沌的社会中,为每一位以真诚探索“活法”的读者,提供引导的作用。
本书之出版,承蒙SUNMARK出版社总经理植木宣隆先生及编辑部斋藤龙哉先生的大力支持,也获得京瓷执行董事兼秘书室室长大田嘉仁先生,以及经营研究部的粕谷昌志先生提供许多协助。此外,本书付梓之际还获得许多人的协助,在此谨向曾惠予协助的各位致上由衷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