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春风文艺
页码:175 页
出版日期:2006年12月
ISBN:7531331322
条形码:978753133132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本书是布老虎散文秋之卷。收录了新散文家、记忆刻度、思想空间、生活场景、旧时人物等文章。其中还收录了张承志的《旱海里的鱼》:从荒漠地区西海固的今昔对比,展现了西海固从物质到精神所产生的巨大的变化,描绘了作家与村人们休戚与共、亲密无间的友谊。让你在空闲之余,好好感受一下本书的魅力所在……
目录
新散文家 美丽的选择
《美丽的选择》读后
记忆刻度 旱海里的鱼
事物弥漫
《苏州日记》(二则)
思想空间 我们时代的语言
……
文摘 书摘
一
若回忆一九八四年冬,回忆初进西海固的情景,已觉得漫漶混淆、梳理不清了。如今还占踞脑海的,只是那场冬月里的大雪。
我在一个飘雪的早晨南下。
到了积雪幽蓝的傍晚,在码头般的固原城,独自下了车。记得那时心情和视野一样,四顾一片茫茫。然后就匆忙迈开了我的脚步。
遥远的北京正在召开文人们的大会;我却蹒跚着,踩着封了山也断了路的积雪,踏进了这个村庄的路口——如阑入了一扇忘了关上的、阿里巴巴的山洞大门。
这儿有夯土的长城,虽然颓坍半尽,在白雪覆盖的原野上,微微地隆作一道长脊。我去看固原,听说它有砖包的古城。我去看清真寺,掩饰着孩提以来的陌生。那一回我头一次触碰到了枯黄的山、烧炕的树叶、神秘的白帽子和一个响亮新鲜、叫做西海固的地名。我好奇也留意地,记住了他们的衣食住——六牙的帽子和领口用一个大纽襻扣住的大皮袄;大伙儿扯着一条旧花棉被盖住脚的、用扫来的树叶烧热的炕头;以及酸酸的、当心有一汪清油和一撮菜末的长面。
在日后的半辈子与我兄弟相称的、手心有一个月亮纹的农民家里,娃娃们和家里大人吃的,是半锅洋芋半锅面糊的散饭。交通已被大雪截断,住进来的我,觉得隐秘和安心。每天的夜间是谈论教门历史的;白天则多是被几个家门兄弟拉着,到各自的屋里转,吃同样没有菜蔬的一碗面,或者炸得黄黄的油香。
我们的历史,就这么开始了。
敞开的正房门框,盛着一方银装素裹的山峁,如一幅引人凝视的画图。不论是伊斯儿还是桃花,我多少次看着娃娃们吃力地端着一个大粗碗,吃着走进这个画面。他们个个都精着脚,冻红的小脚丫毫无知觉地踏着雪,迈进了门槛。筷子太长,他们只能捉住筷子子的下半截。一边朝嘴里拨拉,一边抬起双眼皮的大瞳仁,不眨眼地看着我。
我觉得心疼,跑弯儿时去了供销社。看有黑白布和棉花卖,就给一个放牛的独生子扯了一条棉裤的料,给几个小的或是袜子,或是头巾。握月兄弟的女人手巧,一夜工夫就缝了出来。第二天早上,大儿子穿着新棉裤。看着我时,他的眼睛一副闪闪的神采,像着悟着什么奥义——那时他十二岁,还没有上学。这眼神他后来一直没失去,一直到他把高中毕了业,一直到他用打工的血汗钱,扭转了家境。
只是完全没有青菜的日子,使我多少觉得不适——几天吃下来,话题便开始围绕着种菜。我打听西海固不种菜的原因,握月便连连摇头:不会种!不能成!这土不成!这天气不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