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报业风云:南方都市报崛起之路

发布时间: 2011-06-03 03:23:08 作者: kind887

 报业风云:南方都市报崛起之路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经济出版社
页码:36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545402561/9787545402568
条形码:978754540256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报业风云(南方都市报崛起之路)》讲述了:熟悉广东报业的人都很清楚,广州几大报业集团在报业竞争中都各出其招,铸造自身的辉煌。精彩的标题、微音先生每天一篇的“街谈巷议”、热点新闻追踪、有特色的文化副刊等“内容创新",将羊城晚报带进了办报的黄金时代。自办发行、出早报的“营销渠道创新”及出厚报等创新,使广州日报脱颖而出。
编辑推荐 《报业风云(南方都市报崛起之路)》是由广东经济出版社出版的。
中国报业经营最鲜活的MBAf教材
第一次解读南方都市报经营秘密
第一次公开广州报业竞争房地产广告重大战役的内幕
第一次用大量谈判案例写出了南方都市报活色生香的成长史
第一次以经营为核心叙述了广东报业竞争格局变迁的传奇
目录
引子
(2002年)
报业进入经营管理新时代/001
报业经营管理改革的先行者/005
有关病态的推论/009
上篇
操作
第一章
少年期的广告运作格局/003
第一节 生于报业大变革期(1995-1996年)/003
报纸企业化趋势/004
区域化趋势/006
生于艰难/008
第二节 二次生命(1997年)/010
生为周报的苦恼/011
刀耕火种搞经营/013
转型综合性都市类日报/016
第三节 两岁的孩子早当家(1998年)/019
珠三角城市群独有的日报/021
尝试分片经营/024
培养经营小环境/026
低工资高收入高支出政策/029
第四节 三岁的孩子能反哺(1999年)/032
选择竞争对手,设定赶超目标/033
用策划楔入广告市场/036
扶持英雄主义/038
临江豪宅/040
《天天财富》出街/043

第二章
四岁的孩子做明星(2000年)/046
第一节 战役一:战术大调整/047
用板块编织起新大陆/047
惠州会议——智慧共同拥有/050
第一任主编关键离职/054
逆风奔驰,定价一元/057
第二节 战役二:到深圳立门户/059
运筹深圳/060
准确的经营定位/062
首战告捷/065
第三节 战役三:发行巷战/069
发行部大换./070
“辣椒”队员/073
征订之战/076
敲门发行/079
第四节 战役四:我来了,我看见,我征服/082
新主流媒体/082
“329”客户联谊会/084
《中国空调售购完全手册》/087
第五节 战役五:扩为72版/091
扩版的理性回顾/091
新闻分类发生质变/093
前无古人,把报纸办成每天的杂志/096
导读创新教人读报/098
第六节 战役六:数据大战/100
数据战的时代大背景/101
数据遭遇战/103
鏖战数据战/106
瓦解数据战/110
第七节 战役七:五城联谊/112
办中国最好的报纸/113
8月11日北京联谊会中国大饭店/116
8月23日广州联谊会花园酒店/119
8月25日深圳联谊会五洲宾馆/122
9月8日上海联谊会香格里拉大饭店/124
10月5日重庆联谊会万豪酒店/126
第八节 战役八:《国庆消费杂志》/127
密谋假日经济/128
塑料袋创意/131
600万元一一创单日广告新纪录/134
第九节 战役九:促销与派送/137
大学生促销/138
溢香报纸/140
免费营养早餐/144
报纸打开,红包拿来/147
五大连环冲击波/15l
财富白皮书/153
800万元:中国报纸单日广告新高度/154

第三章
五岁进入青春期(2001年)/159
第一节 大量分泌“荷尔蒙”/160
锁定新对手/161
珠海大动员/163
第三任主编到职/166
第二节 青春期的挫折/168
深圳停发南方都市报事件/169
反击/172
变被动为主动/175
停发对深圳经营的影响/176
广州遭围攻/178
第三节 血拼房地产/180
《黄金楼市》的创意及升级/182
板块运作/186
撬动华南板块/188
广告杂志/191
打破垄断/193
第四节 深圳市场再发力/198
日报卡/199
蓝色狂飙/201
决战第四季度/202
第五节 住博会大胜房博会/204
协办住博会/204
预热珠江新城/207
两虎相争/208
两会相斗/212
沸腾珠江新城/215
……
下篇 理念
后记(2002)
后记(2008)
……
序言 熟悉广东报业的人都很清楚,广州几大报业集团在报业竞争中都各出其招,铸造自身的辉煌。精彩的标题、微音先生每天一篇的“街谈巷议”、热点新闻追踪、有特色的文化副刊等“内容创新",将羊城晚报带进了办报的黄金时代。自办发行、出早报的“营销渠道创新”及出厚报等创新,使广州日报脱颖而出。南方报业则靠实施媒体多品牌战略摆脱困境,重新崛起。袁友兴的《报业风云》一书,以南方报业的多品牌系列中的南方都市报作为切入点,展示了南方都市报从问世到发展壮大的历程,也从一个侧面披露了广东报业激烈竞争的内幕,令人大开眼界和深思。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早报和厚报成为趋势,集诸多优势于一身的都市报逐步成为报业的趋势和潮流。当时的广州报业市场,羊城晚报依然风光无限,但“晚报风格”已被别的报纸复制,广州日报等竞争对手发展迅速。
文摘 《国庆消费杂志》的运作,是广告部同发行部首次全面成功合作的范例,它激发了发行部的激情,在市场上产生了轰动效应,对报纸销售和广告销售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说到报纸促销,中国人很容易想起电影《重庆谈判》中的镜头:穿着补丁摞补丁的报童,背一个布袋,手里拿着一张报纸,口里不停地叫唤“卖报卖报,新华日报,毛泽东来重庆了!”而熟悉成都和西安的人都知道,当代的报童常常把守着城市的大街小巷,每当塞车或出现红绿灯时,他们就不停地敲汽车窗户,递进手中的报纸。成都和西安的做法,在讲究城市形象的广州行不通,南方都市报也不允许促销行为损害自己的品牌形象。
站在发行的角度,发行部凭直觉认为销售报纸可以像卖娃哈哈一样,通过搞一些促销活动来造势。《国庆消费杂志》的成功,促使南方都市报走得更远。发行部决心像卖小白菜一样贩卖南方都市报。
“如果组织1000名大学生,每周五到报摊去吆喝,对报纸的销售以及对南方都市报的宣传,效果绝对好于拿100万元去做电视或户外广告。”
发行部的计划是:每周五组织1500名大学生上摊促销,整个时间为三个月,即到元旦终止。为了实施好这个促销计划,经过谋划,南方都市报决定选在校大学生为促销员。选择大学生做促销员的原因在于:一则大学生素质高,课时可以调节,以相互轮换的方式可以保证促销员的到位率,而且整个形象比民工或下岗工人好;二则大学生队伍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不会产生遗留问题,运作方便。为了让促销措施更符合现代营销观念,南方都市报规定大学生上街要身披鲜艳夺目的绸带,只能帮助摊主卖报,所有收入归摊主,并且要求以组为单位,自发组织起来。
这个想法也遭到了反对派的反对。
后记 南方都市报早期经营的几年里,匆忙和凌乱始终都是办公室里的主色调。就像刚刚开发的一大片工地,到处是脚手架,到处是项目,到处是急匆匆,很难找到一个闲人坐下来轻松地谈点什么,有时候找不到秩序和感觉。
如果没有成为其中的一分子,你基本上看不懂其间发生的一连串事情。但是,事业的突飞猛进和报纸的发展却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结果。
报社的气氛让人喜欢,你能明确地感到积极向上的精神。当然,喜欢一件事物并不一定让你产生写它的冲动,但是对南方都市报进行三年的追踪和研究后,我感到了这个家伙的生动和鲜活,就像你自己处于兴奋时的心跳。你总想捂住胸口,但是心脏就是咚咚咚地想跳出来。
促使我下笔的另一个原因,是在查找关于报业经营的书籍时,发现这方面的材料十分贫乏。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一份报纸是如何经营的?总是一个秘密。而中国的现状则是很多报纸都迫切地需要解决经营问题,无论本书成功与否,都会填补报业经营专著的空白,这个想法使我认定写这本书像在做一份事业,因此感到有些神圣。
除此之外,本书具有很强的纪实性。正文使用的所有数据均为演示性数字,并不代表南方都市报的确切经营状况,以便保守南方都市报的核心商业秘密。
读书人网 >经济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