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四环游戏小组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11-06-07 03:13:27 作者: kind887

 四环游戏小组的故事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58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303094857/9787303094851
条形码:978730309485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该书呈现了作者们几年来日积月累探索出来的一种为进城农民工子女创设的非正规学前教育模式。包括如何为幼儿设置有针对性的、适合他们特点的课程,比如,在教育任务与内容方面,突出了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语言发展教育和安全教育;在教育方式上,突出了适合教育对象特点的游戏活动等。
四环模式中的家长工作,可以说是别具特色。从引起家长们的注意,到取得他们的理解,获得信任,逐渐争取到他们的合作,直至相互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家长们积极参加组组织的各种活动,并担当起“妈妈/爸爸老师”的角色,再到自发提出创建“自助基金”,尝试作为组织的教育者并承担起管理责任。四环游戏小组的组织者们充分尊重家长,家长们也逐渐认同小组并以主人的态度参与教育和管理。在迈向全球化的今天,学历不高的农民工家长们在面对新一代人的教育时充满了无力感和挫败感,他们认为只有职业教师才能够对孩子进行教育。四环游戏小组帮助他们看到了自身蕴涵的教育资源和能力,树立起了教育的信心,促使他们开展育儿方面的社会互助。
四环模式还包括争取地方行政和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既赢得了他们在工作上的支持,又获得了他们在物质上的帮助。大家认识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人口流动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很多新问题与挑战。例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都需要统筹城乡、和谐发展。同在一片蓝天下,四环游戏小组所做的育儿支援活动和非正规学前教育模式的研究,符合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
四环游戏小组所探索的非正规学前教育模式的基本点,是遵循着我国学前教育的轨道的,其最大特点,是组织者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创设了因地制宜的组织管理与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游戏小组所开展的探索与研究不是急功近利的,而是扎实的、深入的,研究人员采用的质性研究方法也是值得肯定的。近年来,行动研究、教育叙事等质性研究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外的研究者们也逐渐反思单纯量化研究的缺陷,四环游戏小组几年来所开展的研究值得借鉴。
《四环游戏小组的故事》充分表明,非正规学前教育能够比较充分地吸纳社会力量和资源,可以为更多学龄前儿童提供适合他们需要的教育服务,也有助于推动学前教育的多样化。书中详细地介绍了四环游戏小组这种非正规学前教育组织的活动、组建、发展过程及其成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新信息,拓宽了新视野,对农民工子女等处境不利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我认为,这些故事很值得一读。
目录
四环游戏小组:一种非正规学前教育模式探索
第1篇 走进四环的孩子们
记我的观察对象:呼世奥
魏子星:游戏小组里的大哥哥
徐腾和她爸爸的故事
从“鼻涕小鬼”到故事大王
从小妹妹到大姐姐
游戏小组的姐弟俩
晴晴成长小记
“假小子”何新月
双胞胎兄弟
母女共成长
模范生姜静怡
邢世超:游戏小组的大姐姐
漂亮妈妈和乖巧儿子
马俊阳成长档案
吴玉琴的故事
杨倩——“我是北京人!”
惹人喜爱的福建小女孩
乖巧的郑金玲
欢欢和他的爸爸妈妈
一个叫闯闯的男孩
文文静静大李炎
吕志海变了
郝姗姗:让我慢慢地走近你

第2篇 在游戏中学习、成长
一、童心点点
“老师,我没抽!”
“沉默寡言”的温永东
令人头疼的雯雯
孩子,我相信你
走进童心
小李岩发脾气之后
肖冰小事
老师想说声对不起
“老师,我想和你一起回家”
他不再横冲直撞了
小壁虎的故事
“两只蝴蝶”飞过之后……
不一样的郝姗姗
二、边玩边学
包饺子
小蛇记
镶嵌板游戏
掌握了窍门的邢世超
小纸屑的故事
动动小手比一比
和闯闯“过招”
我是小狗史努比
我是小老师
互教互学
姐姐妹妹玩起来
留守儿童眼里的游戏小组
能干的小助手
三、边做边想
孩子的困惑
举起又放下的手
为什么孩子总说“老师,我不会!”
“美丽的风车”教学活动反思
“制作拉花”主题活动及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爱洗手的好宝宝”主题活动评析
“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主题活动评析
彩虹色的花
化解幼儿争执的两条妙计
四、心动一刻
我的第一个教师节
故事大王陈伟杰
被想念的幸福
“你又不是真的打我,你是为了我好”
“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剪刀、石头、布”
老师像妈妈
“我们一起玩”
孩子最需要鼓励
执著的孩子

第3篇 我们的家长伙伴
一、他们这样生活
辛苦的父亲
一年:天,天天如此
吃冰糕的家长
摊上只有一个人
“再不挣钱不行啊”
无奈的妈妈
根本没时间看孩子
好好学习
“老师,你们那儿能不能教教写字和数数?”
二、游戏小组的“家长老师”
能干的“妈妈老师”
肖冰妈妈第一次当老师
肖冰妈妈的故事
呼爸爸初次为师记
“黄老师,早上好!”
“爸爸老师”在四环
欢欢爸爸五一节当老师
小徐老师
成长
三、我们和家长之间的故事
买鞋记
“你是老师,你广播”
“答应你了,就要做到”
“今天做展板,我没有穿拖鞋”
家长之间
老奶奶和“风葫芦”
“我来做小柳笛”——能干的老奶奶
一位手巧的“爸爸老师”
爸爸也温柔
郑佥玲妈妈印象记
访魏子星妈妈
……
第4篇 特殊的日子和故事
第5篇 共建和谐大家庭
第6篇 志愿者的历程
结语:四环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附录四环游戏小组大事记
后记
……
序言 最早是从《学前教育》杂志知道“四环游戏小组”的。2004年秋天,杂志开辟了“走进四环孩子们”的新专栏,原来是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的一些研究生讲述他们如何在四环农贸市场为流动儿童开展非正规学前教育,以及如何“把研究做在小市场”的。文章虽然平实,却让人耳目一新。从那时起,我常常关注这个志愿者群体为解决流动人口的学龄前儿童教育问题所做的努力与探索。《四环游戏小组的故事》一书,就是以叙事方式讲述几年来志愿者开展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历程。
四环游戏小组的教育活动,受到了进城农民工子女及其父母的欢迎。原本在街头及市场中“放养”的孩子们,在游戏小组得到了教育专业人员与各类志愿者们组织的学前教育,家长们也通过自己的孩子受到了教育。游戏小组的志愿者们特别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们在活动中不但取得了理论结合实际的经验,也获得了发展非正规教育模式的新知。他们不再是从课堂到课堂,从书本到资料室,而是有机会直接面对现实问题,通过实践获得各方面的成长。这样对大学生、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在教育发展上也是有益的。
《四环游戏小组的故事》记录了一群学前教育专业的志愿者们在为探索解决农民工学龄前子女受教育问题的道路所付出的努力,他们以四环农贸市场做小摊商的农民工为典型样本,长期深入现场考察与探索。
文摘 四环游戏小组:一种非正规学前教育模式探索
今天的流动儿童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和建设者。三年前,一个机缘巧合让我们走进了四环农贸市场,就流动的学龄前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和聚集在这里的外来农民工摊商开始了接触与交往,办起四环游戏小组这个非正规教育组织。三年来的办学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让我们对如何解决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以及什么是适合的途径有了一定的认识。
一、四环游戏小组的缘起和发展历程
(一)缘起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截至2004年底的官方统计,这个数字已经达到1.4亿,并且还会继续扩大。农民工在城乡间的流动,使长期以来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受到了挑战,随之而来的是外来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也是城市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北京等大城市这个问题尤为突出。
后记 “尽自己的力量做一点事”——四环行动的最初很单纯。然而,事情并没有这样简单,周围不断出现质疑的声音,例如,得到批准了吗?能保证孩子的安全吗?出了事怎么办?也有人好心劝导,四环的尝试是很好,但是要赶快把这个小组交给社区,研究人员应当做该做的事……有对行动合理性及其后果的担忧,或是认为是不务正业。
既然开始了,而且越来越受到农民工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就不能随便中止,于是我们的行动便有了“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味道。
四环走过的历程尽管面临种种困难、压力和障碍,其实更多地是得到了很多个人、组织以及来自方方面面的帮助与支持,包括道义上的和行动上的,以及物质的和金钱方面的支持与援助,没有社会各界的支持给予我们精神上的支撑,是不可能走到今天的。例如,四环周围市民送来自己孩子小时候的玩具;西城工商送来第一批儿童用的桌椅,一些企业和部门送来书籍、玩具、书架和玩具柜以及食品等;正规幼儿园给予适宜的支持,如送来玩具、家具等。国管局幼儿园、棉花胡同幼儿园、北京师范大学幼儿园、团结湖一幼、新中街幼儿园等专门派老师们义务支教,老师们牺牲了休息时间来四环小组带孩子们活动等;四环行动还得到了境内外个人或组织在资金方面的捐助,如新加坡基督教生命堂给予了前后两次一定数量的资金捐助……类似事例不胜枚举。
陈帼眉教授老两口也一直关注着四环行动的进展,并不断给予鼓励和实际的帮助。
读书人网 >游戏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