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信仰与理性:早期基督教教父思想家评传

发布时间: 2011-06-14 03:00:19 作者: kind887

 信仰与理性:早期基督教教父思想家评传


基本信息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ISBN:7506014920
条形码:978750601492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媒体推荐 前言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评传是我和我的学生们为中国学术界奉献的一块“毛石”。
说它是一块毛石,因为它就像一块造房子打基础用的毛石,没有最终定型,但却又是必须的。它不仅要面对学术界专门研究古代西方哲学和早期基督教神学的专家,随时准备接受他们的审视和批评,而且要面对学术界其他学科的诸多学者以及社会上方方面面的广大读者,他们有可能是第一次接触这些古代思想家,但在阅读中可能会产生的疑问和批评意见却是我们在构思本书时已经预先作过考虑,并且力图在写作中加以解答的。
为了帮助读者阅读本书,我们有必要在前言中详述本书的宗旨和阅读本书所必须具备的背景知识。
一、基督教的历史分期与思想史分期
基督教诞生在古罗马帝国,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基督教诞生以后很快就突破了地域和文化藩篱,逐渐扩散到全世界,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重要宗教之一。它在西方世界曾一度高居精神思想的统治地位;时至今日,它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并且是相当一部分人精神世界不可剥离的组成部分。把基督教思想看作当代西方文化的底蕴,未来世界文化的重要因素是丝毫也不过分的,而当代基督教思想的种种要素都可以追溯到它的古代阶段中去。
在西方学术研究中,学者们对基督教历史的分期有种种不问的看法。在此,我们综合一下学者们的观点,将基督教教会史分期简介如下,以便读者在接触个别的教父思想家之前,对基督教思想的历史框架以及古代教父思想家所处的历史阶段有一个总体认识。
基督教的历史可以分为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四个时期:
一、古代基督教,从公元元年至公元590年,亦即从基督降生到大格里高利(Gregory the Great)。
二、中世纪基督教,从公元590年至1517年,亦即从大格里高利到宗教改革。
三、近代基督教,从公元1517年至1878年,亦即从宗教改革到现代主义兴起。
四、现代基督教,从1878年教皇利奥十三世(Leo X Ⅲ)即位至今。
由以上四个时期组成的整个基督教历史又可以分为以下十个阶段:
第一、基督的生活与使徒教会,时间上是公元元年至100年,从《圣经》中所说的基督“道成肉身”到使徒约翰之死;
第二、遭受罗马帝国迫害的基督教,从公元100年至311年,亦即从使徒约翰之死至康斯坦丁大帝(Constantine);
第三、与罗马帝国和解并处于蛮族大迁徙风暴之中的基督教,从公元311年至590年,即康斯坦丁大帝至教皇格里高利一世(Pope Gregory Ⅰ);
第四、在条顿人(日耳曼人,Teutonic)、凯尔特人(Celtic)和斯拉夫人(Slavonic)建立的民族国家中传播的基督教,从590年至1049年,即从格里高利一世到格里高利七世(Gregory Ⅶ Or Hilde-brand);
……
目录
前言 王晓朝
上编 希腊教父
查士丁 章雪富
伊里奈乌 张新樟
克莱门 章雪富
奥利金 章雪富
……
文摘 书摘
克莱门在皈依基督教之前可能接触过希腊最著名的厄琉息秘仪。这些庄重的仪式和神秘的教义对克莱门的宗教意识产生了影响。这种秘仪起源于早期的自然崇拜,它的宗教号召力主要表现在唤起人会者的宗教敬畏感,净化生活,摒除道德上的邪恶,获得救赎,追求永恒。他在皈依基督教以后曾对秘仪的繁琐的细节大加讽刺嘲笑,称其中的一些仪式是荒唐可笑的,但他认为一部分秘仪还是有价值的。
当克莱门在基督徒团体里找到栖息地和光明的时候已经二十岁左右了,当时他很可能还住在雅典。此时雅典的基督教教会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混乱和堕落之后迎来了复兴,基督徒们的热情被重新点燃。克莱门与某些基督教老师相遇可能直接导致他的皈依。有人认为他最先遇到的一位基督教老师是当时的基督教哲学家阿塞那戈拉斯,虽然这种说法无法得以证明,但是也并非完全不可能。因为阿塞那戈拉斯的《护教书》与克莱门的《劝告希腊人》之间有很多相似性。两人本质上都是基督徒哲学家。
除了环境和外因的影响,导致克莱门皈依还有更深层的原因。我们看到他声称,受过教育的希腊人最有可能接受基督教。希腊宗教神话中的不洁和荒谬使他感到厌倦和不满,古老的传说在希腊理性的批判下显得毫无神圣性可言,最后得出“宙斯死了”的结论。他虽然从哲学中受益匪浅,但是无法在任何一种哲学中找到灵魂的栖息地。所以克莱门特别关心的是基督教能够为他提供什么,教会的恩典是否能够证明与旧的传统和他祖先的生活方式决裂是合理的。他似乎没有什么大恶要涤除,也没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宣布弃绝。他不是因为罪恶感而被带到十字架前的,而是由于他渴望更加清晰地看见光明。他的洗礼与其说是祈求赎罪还不如说是请求启示,他过去的所有经历都为他今天得以在基督教中认识人类精神所要求的真正目标提供了条件。通向上帝之国的道路各种各样,但是像克莱门这样如此顺利如此直接地到达的人实在为数不多。
皈依基督教以后,克莱门作了长时间的旅行。他首先向西到意大利。公元180年,这个地区还未出现有组织的基督教团体,然而正是在这里克莱门与两位正在播种“使徒的种子”的老师有了接触。一位是叙利亚人,另一位来自埃及。他从两人身上都学到了很多知识。后来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克莱门又回到东方,访问了一个又一个教会。最后他来到了亚历山大里亚。他来这里似乎不是想把这个帝国第二大城市当作他的永久居住地,而是希望这个地方像其他任何地方一样能够丰富他的知识宝
……
读书人网 >宗教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