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探微集(修订本)

发布时间: 2011-06-22 03:30:12 作者: kind887

 探微集(修订本)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华书局
页码:64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9787101069853
条形码:9787101069853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现代史学家文丛

内容简介 《探微集(修订本)》分为中学语文美育探微,教材、教学研究探微,高考复习探微,班级工作管理探微,学校管理探微五个部分。通雅君子原其‘率尔操觚’之妄,有以匡其违误,斯厚幸矣。”今天安定潜研的读书环境,远远不是当年所能想象比拟,但是我请求指教的心情仍和往年一样。
编辑推荐 《探微集(修订本)》:现代史学家文丛
目录
清入关前满洲族的社会性质
清入关前满族的社会性质续探
一 清人关前满族的生产和社会情况资料零拾
二 努尔哈赤建国前的思想意识属于封建领主范畴
三 努尔哈赤建立政权时,满汉两族人民在东北杂居已久
四 努尔哈赤最初建立的政权就是封建制国家的政权

清代皇室之氏族与血系
一 清代以满洲表部族
二 满洲先世在元明之地位
三 爱新觉罗得姓稽疑
四 氏族与旗籍
五 清代诸帝之血系
六 佟氏与汉人
七 清初通婚政策
八 选秀女之制
九 余论

满洲入关前后几种礼俗之变迁
一 渔猎
二 祭告
三 祭堂子
四 丧葬
五 殉死
六 婚嫁
七 发
八 衣冠

清代包衣制度与宦官
一 包衣名称的解释及包衣的性质
二 包衣的产生
三 包衣的来源
四 包衣的组织
五 人关后关于宦官的几次争斗
多尔衮称皇父之由来
墨勒根王考
释“阿玛王”
多尔衮与九王爷
清史语解
一齐下喇哈番
一齐额尔机哈分布勒哈番
一尔希哈番
土黑勒威勒
牛录额真
扎兰达
扎拦厄真
扎尔固齐
巴牙喇
巴牙喇壮达
巴牙喇甲喇章京
巴牙喇纛章京
巴图鲁
巴克什
包衣大
包衣昂邦
厄夫
王甲
“黄马褂”是什么?
清世祖入关前章奏程式
清代的八旗兵和绿营兵
马礼逊父子
宋景诗起义文献初探






辛丑条约与所谓使馆界
发羌之地望与对音
《隋书西域传》附国之地望与对音
《隋书西域传》薄缘夷之地望与对音
关于古地理学





历史上的入滇通道
关于丝绸之路
一 丝绸的出现
二 中国的丝绸
三 中国古代的丝绸输出
四 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横贯东西的内陆
……
明清的“两京”
关于我国古代的石油记载
中国古代史籍的分类
中国的传记文
史料学教学内容的初步体会
《张文襄书翰墨宝》跋
《明末农民起义史料》序
历史科学是从争鸣发展起来的
关于徐一夔《织工对》
关于曹操
关于清官
农民起义和神秘宗教的关系
杭世骏《三国志补注》与赵一清《三国志注补》
《张穆□斋集》稿本
《明史》读校拾零
孟心史先生晚年著述述略
《恬语文论著甲集》序
悼念罗常培先生
有学力、有能力、有魄力的历史学家
《莲华书画集》序
四川乐山《重修凌云寺记》拓本跋
……
文摘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虽然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经常的外交关系,但是还没有外国公使驻在北京。一八五八年(咸丰八年)中国先后同英、法、美、俄四国订立天津条约,才商定各国可以在北京设置公使馆,派遣公使来华。一八五九年六月英国以远东舰队护送英国公使卜鲁斯,法国公使布尔布隆到任,他们想沿白河驶入北京,要求中国撤除白河的防守军备。中国反对他们的武装护送,请他们由北塘陆路进京。由于他们不听制止,武力进驶,中国击沉了英国战舰三艘,射击伤亡四百六十四人①。于是发生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之役。战后,法国公使布尔布隆(三月二十五日)、英国公使卜鲁斯(三月二十六日)、帝俄公使把留捷克(七月八日)于一八六一年,美国公使蒲安臣(七月二十日)于一八六二年,先后来京②。这是外国派驻北京的第一批使节。
这一批外国公使到达北京后,就在东交民巷附近设立了公使馆。东交民巷原名东江米巷,附近一带是当时北京城内的行政区。在那里有十五、六个主要行政机构,许多的庙宇、会馆以及市民住宅,满洲举行祭祀的“堂子”也在那里。这些新成立的公使馆之所以集中在东交民巷,一来由于俄国陆路通商时代的招待所“俄罗斯馆”原在那里,二来也由于当时有关招待外宾的许多机构,如礼部、理藩院、会同四译馆、鸿胪寺、四译馆公馆(招待所)等全在附近①。
后记 一九七八年,我八十初度,朋友们鼓励将旧文辑成一编,我辞谢不敢应。前人文集原是为了检验自己学识的进度。我五十岁以前,忙于生活,没有认真读书;五十岁全国解放,才能安心学习,但要从新学起的东西太多。今天的成果,只这样一点,真是惭愧之至。一九四五年我在昆明,为了归偿借款,印行了一本《清史探微》,叙目写了这样几句话:“天挺早失怙恃,未传家学,粗涉载籍,远惭通贯。比岁僻居无书,蓄疑难证,更不敢以言述作。独念南来以还,日罕暇逸,其研思有间恒在警报迭作晨昏野立之顷,其文无足存,而其时或足记也。通雅君子原其‘率尔操觚’之妄,有以匡其违误,斯厚幸矣。”今天安定潜研的读书环境,远远不是当年所能想象比拟,但是我请求指教的心情仍和往年一样。因此,我把这本小书,仍称《探微集》,既表明书的内容微不足道,也表示我学无所成的惭愧。
读书人网 >历史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