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页码:168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1月
ISBN:7806814728
条形码:978780681472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新闻晨报丛书》
内容简介 《我亲爱的老板》收录了主要以职场为背景的现代都市随笔作品,有《女儿当自强》、《反资本的表情》、《第二次逃离上海》等80余篇。
媒体推荐 书评
以爱和真诚刻录一个时代的记忆
解放日报副总编辑、新闻报总编辑 毛用雄
新闻晨报“晨报闲情”版面由创刊前的第一个策划会到今天出版第一辑作品丛书,只不过三年。在没有传统的品牌优势的情况下,一个副刊版面能迅速形成自己很有个性化的风格,在国内和海外华人社会中拥有自己忠实的读者群,并产生品牌效应,这让我感到由衷的喜悦和欣慰。
现在回过头看“晨报闲情”版最初的策划方案,很有意味。在目标设定方面,第一步,副刊编辑走出幕后增强版面与读者、作者间的互动,吸引人气;第二步,经营个性化栏目,稳定强势作者,形成固定读者群,逐步打造版面风格;第三步,做出品牌,出版“晨报闲情”系列丛书……记得讨论前两步时,很多具体的实施细节编辑们已了然于胸,但讨论第三步目标时,时间概念是模糊的,到底经营多长时间才能结集出书?3年?5年?不确定。倒不是没信心,而是对副刊文字怎样以开放的姿势、健康的心态,怎样以创造性的鲜活语言、独特的文本走向出书这个市场终极目标的过程充满敬畏,我们从心里敬畏读者对我们的检验。
源于内心深处对读者的真诚、对时代的热情,晨报的副刊文字拒绝和这个时代疏离,拒绝闭门造车,拒绝无病呻吟。香港报人董桥谈到副刊文字时,说过“散文,我认为单单美丽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是内容,要有informa-tion,有message给人,而且是相当清楚的信息。我对散文有一个最原始的要求,就是不能空洞”。晨报年轻的副刊编辑也选择了类似的版面语言,使得从一开始,一大批为”晨报闲情”撰稿的民间作者改变着话语方式,以趣味、自由、机智的语言记录这个时代新市民的生活方式、生存状态、情感故事……它们甚至只是生活中攫取的片段或细节。从这些民间的、细微的观察视角,也让人触摸到了一个城市最新鲜的呼吸,触摸到了潜伏在人性中的力量或温柔。所幸的是,活跃在全国有影响力报刊的知名专栏作家,也以智慧、生活化的语言,在“晨报闲情”这个平台上,和民间撰稿者一起,刻录下我们共同的生活记忆,这又使他们获得了更广泛的读者群。
在这个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感谢广大读者对“晨报闲情”保持可贵、真挚的喜爱,读者的喜爱是支持我们的最大力量。有的读者出差时,请家人把他出差期间的“晨报闲情”整版剪下、收齐,以便回来时补读;有的读者请求晨报别的部门的编辑朋友专门为其收集“晨报闲情”的小样,定期寄阅;一位海外读者说“晨报闲情”电子版使她同步了解上海的生活时尚;因为时差,她每天读闲情版比上海读者还早,戏称自己是闲情读者“天下第一人”……
一年前,一位副刊资深编辑敦促“晨报闲情”出书时说,“闲情有鲜明的市民文化的特征,整理出书,值。现在人们研究上海30年代都市生活风貌,当时的报纸副刊不可不看。再过半世纪、一世纪的,寻找这个城市的生活记忆,翻阅‘晨报闲情’,更觉可贵。”其实,我们也希望这些个性化的闲情小品能保存生活中的真实经验,和属于一个时代的民间的梦想。
这里,还想说一说经营闲情及晨报副刊的团队。“晨报闲情”的主笔莓子,是一位法学硕士,她在深奥博大的法理和轻盈隽永的美文之间自如地穿越,她的背后,是新闻晨报副刊部以朱秋萍女士为首的八位女性,她们编辑的“晨报闲情”、“晨报闲话”和“晨报倾诉”,是广受读者欢迎的“晨报三女杰”。为探索海派报纸新副刊的内容和样式,她们和晨报一百多位同仁一样,付出了加倍的刻苦和艰辛,正是这种付出,才博得了读者的喜爱。
为此,我们加快了结集出版的步伐,先选编了“晨报闲情”中读者阅读率相对高的两个专题:一是对职场生存状态人文关照的《我亲爱的老板》,二是记录都市情感追求的《单身午夜》。这是“晨报闲情”的第一套书,也是《新闻晨报丛书》的第一辑。只要读者喜爱,晨报的丛书就会一辑一辑地出版下去。由一个版面到两本书,由一张报纸一套套丛书,这样的记录方式也是晨报同仁所追求的。
2004年7月1日
目录
1,都市里的白骨精
2,职场新青年
3,上司美丽吗
4,职场拍档
5,室内生存训练秘籍
6,在寻找“灰乌鸦”的路上
7,第一桶金必杀技
8,洋淘金中的ABCDE
……
文摘 书摘
行政办公室是公司的文职精英聚集地,五个MM都是名牌院校的“大本”,知识和姿色的双重优势,确实为公司铺陈了一道亮色。老总看着就称心,有事没事特喜欢和精英们聊。也有些时候,聊着真能让老总灵感喷涌,迭出新招,提升销售和服务业绩。因此,老总最近又给她们办公室招聘了一个男孩,职校生,是为精英们打打杂,跑个腿什么的,职校生便宜呀。
MM们除了台式PC,当然还配备了超薄的东芝,噼里啪啦一阵乱打,文本就有模有样从打印机里出来,好不潇洒耶。但就这电脑却常常爱闹一点小脾气,要么罢工开不了机,要么一纸乱码,叫人啼笑皆非手忙脚乱。自打职校生来到,这些小母菜鸟可高兴了,屏幕上一变脸,就咋
呼一嗓子:“喂,快来帮我弄弄,要快啊,老总还等着文件呢。”她们想,让这小虫摆弄,弄好了是应当,弄不好可以克他,左右都是我占理。这职校生倒有大侠风度,屏幕前稳稳一坐,弹指神功,三五分钟问题搞掂,又默默去干不起眼的杂活。
公司常有布展的活,以前这是MM们最头疼的事,如今小家伙一到,刻字,吊灯,上油漆,锯、刨、黏样样拿得上手,还挺有审美感觉,用泡沫塑料雕刻酌立体会标,别看就:五分钟时间,就是有模有样,人见人夸的。会展间隙,掏出数码相机拍一些资料照片,完事刻张盘,呈交行政小姐,构图光影乃至信息量,真是张张挺刮没得话说。
出门去办事,公司有车,MM们也都有驾照,但总归是本本族,有两个是绝对不敢开的,一个曾经闯过祸,也就罢开,另两个,即便硬起头皮握一回方向盘,也是东倒西歪,还这里那里地问路,让坐着的人捏汗。于是,就喊职校生来开,小家伙也有驾照,扶起方向盘就踩油门,不仅稳还开得快,最要紧的是路线熟悉,哪里单行道哪里能停车一清二楚,汽车晶牌要谈起来,大众、POLO、奔驰……一两天都有得好侃,简直迷倒了那些原本总是自以为是的MM,视其为n时代的飚车英雄。
这样,MM们开始谦虚,开始注重仪态,开始讲究谈吐,不再以精英面目跟人讲话,一改那种居高临下的样子。反正,公司里上上下下,都觉得精英MM们像变了另一群人,更漂亮更能干更和颜,兑色,更能沟通。MM们倒瞎子吃馄饨,自己心里有数,大家偷偷咬耳朵:唉,能说真
不如会干啊。
还有一句心里话:小伙子挺帅,怎不就是个”大本”呢?
四年前雯终于让自己的文字爬上了她最心仪的那本畅销杂志,八百多元的稿费从邮局取回的当天就换成了一件咖啡色的直身裙。三百里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