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向唐太宗学管理

发布时间: 2011-06-29 11:58:17 作者: kind887

 向唐太宗学管理


基本信息出版社: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
页码:20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216056221/9787216056229
条形码:978721605622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向帝王学管理"系列

内容简介 如果将唐太宗时期的中国比喻成一个大型企业的话,那么唐太宗就是这个“企业”的最高领导人,是他带领他的管理团队把“企业”推向鼎盛。他的管理经验仍值得今天的人去推崇,并且能够为今天的企业领导人学习借鉴和运用!
无论是管理一个国家,还是管理一个企业,甚至是管理一个更小的组织,我们都能从唐太宗的思想中得到一些启发。
能有效借鉴和运用唐太宗的领导谋略和管理智慧,相信你领导的企业也会像唐朝一样壮观和繁荣!
作者简介 吕国荣,职业经理人,在企业从事管理工作多年,著有《决定成败的49个细节》、《比尔盖茨:优秀员工的10大准则》、《你的工资从哪里来》等管理、员工培训类畅销书。
媒体推荐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入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缔造的“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盛世”。他的许多管理思想和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的管理者来说,不仅具有启发作用,而且具有警醒作用。既是补药,更是清醒剂!
  ——编著
编辑推荐 唐太宗李世民:千古第一明君、中国历史上排名第一的CEO。该书第一次系统地将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国之道与当代管理实践契合在一起。有效借鉴和运用唐太宗的领导谋略和管理智慧,相信你领导的企业也会像唐朝一样壮观和繁荣!
目录
第一章 像唐太宗一样选才
把选拔人才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不要抱怨你的身边没有人才
用人不问出身,惟贤是用
贤才重于钱财
选拔人才,宁缺勿滥
考察人才的角度选择
道德是辨别贤人的重要砝码

第二章 用人的原则
对可信赖之才,信任是用人的第一标准
用人才不用奴才
用人之长,避人之短
大材不可小用,小材不可大用
把合适的人才,放在恰当的位置上
做到因事用人
对有用之才,莫要求全责备

第三章 决胜性的人才战略
海纳百川,容天下之才
贤才不仅要靠挑选,还需精心培养
鼓励自荐,为员工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
纳对手之才,为我所用
敢于提拔重用年轻人
合理搭配人才结构,实现团队“1+1>2”的整体功效

第四章 以人为本的情感管理
管理从尊重员工开始
对事无情,对人要有情
“先存百姓”的管理之道
与下属同甘苦、共患难
对员工实行“心本”管理
以一颗“感恩”之心善待员工
多关心员工的疾苦,员工才能真正为企业分忧
“视卒如爱子”——献出关爱之心

第五章 打造好你的团队
纪律是企业战斗力的重要保证
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组织精简的秘诀
群策群力,有效运用全体员工的智慧
让沟通无处不在,

第六章 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
身先士卒做表率
把及时激励放在第一位
赞美的妙招
激发员工的自信心
上下同欲者胜
完善激励机制,有效发挥员工的积极性

第七章 管理者的八项修炼
正己是一种力量
责任心是一位管理者的必备品质
“慎言”是管理者的必修课
多一点自我反省精神
责人之前先责己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刚柔相济的“艺术”
淡泊名利,不贪不义之“财”

第八章 树立开明管理者的形象
赏罚分明
做一个有自知之明的管理者
坦率地承认自己的错误
常怀谦虚之心
辩证宽容地对待员工的错误
奖励提出好意见的员工

第九章 英明管理者的处事法则
巧于引导居功自傲的下属
恩威并施,才能驾驭好下属
对待员工要诚信至上
认清那些对自己非常不利的阿谀奉承现象
以高姿态对待下属的顶撞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第十章 授权的高手与魅力施展
走出事必躬亲的误区
授权管理的本质就是监控和督察
“无为而治”——管理者的最高境界
倾听是管理者成功的首要条件
用孝道进行管理
把幽默当成一种管理技巧

第十一章 重视危机管理
重在事前控制
要有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
管理无小事,小患酿大祸
创业难,守业更难

第十二章 高明决策者的制胜之道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当机立断,果断决策
兵贵神速,以快制胜
欲取先与,战胜竞争对手
信用是企业制胜的法宝
反对意见也要善于倾听
要有全局观念长远眼光
贵在持之以恒
……
序言 提及盛世,必然会想起大唐王朝;提及大唐,必然会想起唐太宗李世民这位千古流芳的君王。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9-649年)是唐朝的第二任皇帝,“贞观之治”的缔造者。在唐太宗在位时期,他居安思危,任用贤良,虚怀纳谏,从善如流,闻过即改,和他的“精英集团”共同将唐朝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推向了一种全新的境界,使得贞观年间政治清明,君臣相得,人民安居乐业。纵观中国历代帝王,唐太宗可以说是出类拔萃的,也是一位千年称颂的好皇帝。
对人才的重视、尊重和培养是唐太宗成功兴国的首要策略。他善于选贤任能,培养直谏的气氛,天下之才皆为他所用,集中大众的智慧。他相信“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秉承“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重要思想。在怀念一代名臣魏征时他还说过一段千古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些,都是唐太宗留给后人的闪烁着光芒的智慧和宝贵财富。他的领导艺术与管理智慧曾为历代统治者和有识之士所推崇。早在唐代就有史臣吴兢将其编撰成《贞观政要》一书。
文摘 森田重光说:“正是由于他们三个都是杰出的人才,所以我才觉得他们不合适。恕我直言,社长先生,您没注意到如何配搭他们,他们不但不能同心协力共同发挥作用,反而可能互相拆台,最终不可收拾。您知道,这三人都是集团三个部门的领导,一向在自己的业务范围内自己作主,他们最大的优点是有很强的创造性,缺点则是比较自以为是,拙于合作和协调。而现在您将他们三人绑在一起,就好像是三匹骏马各自都可以驰骋千里,追风逐月,但如果是把它们绑在一起去拉车,它们肯定还不如三条愚笨的牛管用。”
堤义明觉得森田重光的话有些危言耸听,所以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两月后,多伦多酒店亏损的情况不断传来。堤义明这才觉得森田重光的预言是何等正确。堤义明很快召开集团高层会议,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就是更换多伦多酒店管理人员。
多伦多王子酒店原社长被调回国内任另一家酒店社长。多伦多王子酒店新社长则由原来的会长出任,原常务董事则出任会长一职。
也是两个月后,两家酒店的生意都空前兴隆,营业额提高到了原来的1.5倍。
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都证明:合理的人才组合是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关键,也是一个企业能否对外发挥最大潜能的关键。合理的人才组合可以使人才个体在总体的引导和激励下释放出最大的能量,从而产生良好的组织效应。
人才只有合理搭配,才能整合群体力量。一个人即使再能干,其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企业在选人用人时,要认真研究个体,通过合理搭配,发挥出整体效益。常常存在这样的情况:虽然有的团队人才个人能力都很强,但整体力量并不见得就好。这样的团队往往因为成员问彼此并不服气,配合不默契,形成内讧,工作难以顺利开展。而有的团队看起来成员间能力参差不齐,各有所长,由于做到了优势互补,配合默契,工作中常能取得好成绩。
读书人网 >企管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