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中国人的德行

发布时间: 2011-07-26 11:13:10 作者: kind887

 中国人的德行


基本信息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页码:289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7800846520/9787800846526
条形码:9787800846526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外文书名:Chinese characteristices

内容简介 《中国人的德行》讲述人们总是希望知情人所说的都是事实,没有半点含糊。许多略知中国人的知情人,虽然能说出一些真实的东西,但他们中很少有人能如实地叙述,更不用说要他们讲出全部实情。无论学识多寡,没有人可能知晓中国人的全部真实情况。因此,《中国人的德行》将面对三个不同的观点。
作者简介 亚瑟亨史密斯,中义名明恩溥,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毕业于比罗耶特大学,美国公理会教上,1872年来中国传教,先后居住于天津、山东、河北等地,熟悉中国各阶层尤其是农民的生活。他一生著有十多本著作,每一本都与中国有关。主要有《中国的格言与谚语》、《中国文化》、《中国的农村生活》、《骚动中的中国》、《今日的中国与美国》等。
《中国人的德行》于1890年在上海英文报纸《华北每日新闻》连载,轰动一时;1894年由纽约弗莱明公司结集出版。《中国人的德行》是西方人介绍与研究中国民族性格最有影响的著作。对后世学人影响极大。亚瑟亨史密斯于1932年8月31日去世,享年87岁。
媒体推荐 我至今还在希望有人译出史密斯的《支那人气质》来。看了这些,而自省,析,明白哪点说得对,变革,挣扎,自做工夫。却不求别人的原谅和称赞,
  ——鲁迅
我在美国求学的时候_才得细读《中国人的素质》的英文原本。对于书中不少的地方未能赞同,也有些地方使我不愉快。明氏毕竟是过来人。他对中国农村社会的现象,可谓观察精密、独具慧眼,而H他那描摹入微、写实逼肖的能力,岂但在西洋人中没有儿个可以与他比拟的,就是在我们自已的国人中问恐怕也是少如风毛麟角吧。
  ——李景汉
《中国人的素质》先是于19世纪80年代以系列文章的形式写成,后于1894年成书出版。该书是中国生活在美国中产阶级眼中的经典写照,书中关于中国社会的叙述十分引人注目。该书同时标志着一个新的阶段,成为后来的社会学分析的基础。明恩溥把作为文化差异的“贫穷”与“社会团结”,写得特别精彩。
  ——费正清
编辑推荐 《中国人的德行》开创了研究中国国民性的先河,鲁迅在临终前向国人郑重推荐此书。
目录
序 言
讲究面子
处处节俭
勤劳刻苦
恪守礼节
漠视时间
忽视精确
容易误解
拐弯抹角
月顷而不从
思绪含混
麻木不仁
蔑视外国人
缺乏公心
因循守旧
随遇而安
生命力顽强
遇事忍耐
知足常乐
孝行当先
仁慈行善
缺乏同情
好争斗
重责守法
相互猜疑
缺乏诚信
多元信仰
现实与时务
……
序言 人们总是希望知情人所说的都是事实,没有半点含糊。许多略知中国人的知情人,虽然能说出一些真实的东西,但他们中很少有人能如实地叙述,更不用说要他们讲出全部实情。无论学识多寡,没有人可能知晓中国人的全部真实情况。因此,本书将面对三个不同的观点。
首先,也许有人会说,向人们展示中国人的真实特性,这种努力只是白费力气。库克。先生是1857至1858年伦敦《泰晤士报》的一位专门采访中国的记者,他像到中国去的所有作家一样,有机会亲眼目睹各种生存环境下的中国人,并可以在富有学识涵养的人们的帮助下去了解中国人。然而,
文摘 贸易作为文明的附属物,其价值是无法估量的,但它本身却不是一种改革手段。亚当斯密。这位现代政治经济学的伟大倡导者把人类定义为“商业动物”。他说,任何两条狗都不知道交换骨头。假设它们知道,并在每一个大城市里建立一个骨头交易市场,这又会对狗的性格带来什么必然的影响呢?古代庞大的贸易国家都不是最好的国家,相反是最差的国家。但它们的现代继任者并非如此,这不能归因于贸易,而是另有完全不同的原因。有句话说得很好:商业像基督教,目标广阔无边;商业又像雨后彩虹,总是弯向金色一边。
看一下非洲大陆就足以明白,猖獗的酒类走私和奴隶贸易,哪一个不是由基督教国家引入的?两者都是无法形容的祸根,足以说明商业无法带来改革效应。
许多了解中国现状的朋友为中国开的药方要比上面复杂多了。按照他们的观点,中国需要西方的文化、西方的科学以及密迪乐先生所称的“物质文明”。中国数千年来一直是个文明民族。当我们的祖先还在原始丛林中觅食时,他们早就开化了。这个处方一直在中国而不是地球上别的地方试用,这种文明如何能改革呢?文化是自私的,它总是有意无意的地强调:“我,而不是你。”正如我们引以自豪的文化在中国经常遭到嘲弄和讥笑一样,如果中国文化对此不适当加以控制,外国引人中国的其他东西难道不会遭到同样的命运吗?
中国人无疑迫切需要科学。他们需要各种现代科学来开发其泱泱帝国的潜在资源。他们已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不久的将来他们会看得更清楚。但掌握科学就一定能够改善这个帝国的道德状况吗?如何实现这个目的?化学是与现代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的学科,但化学知识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就是中国人获得新生的道德手段吗?难道不会因此而在生活各方面引发新的和始料未及的欺诈和暴力吗?
读书人网 >社科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