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页码:442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
ISBN:7801957768/9787801957764
条形码:978780195776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白话中国历朝通俗演义
图书品牌:北京时代联信
内容简介 《后汉》是《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系列之一。《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系列为风靡海内外的一部通俗历史巨著,浩浩一千余回,写尽几度春秋,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记述了2166年的历史,共计11部1040回,约600万字。毛泽东在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不久,也曾致电李克农:“请购整个《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两部。”足见本系列书具有极强的史学价值、文化价值、珍藏价值、馈赠价值。
这部从秦朝一直叙述到民国的煌煌巨著,确实是了解中国历史的最佳读本。这是一部难得的线索清楚、故事完整、细节生动的作品。它以通俗小说“演义”历史,以历史知识“丰富”通俗小说,既可信又可读。
作者简介 蔡东藩(1877-1945),浙江萧山人,民国时期著名作家、学者。其《中国历朝通俗演义》是有史以来最通俗、最风趣、最受欢迎的历史读物,蔡东藩因此被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孙宇天,香港科技大学语言学博士,现从事学术研究工作。
编辑推荐 一部受到毛泽东、顾颉刚、二月河等人推崇的历史读物,前后印刷多达数百万册。
著名历史学家、小说家的传世之作,11位名校博士的精心翻译,造就当前唯一的白话版、小说版的“中国通史”。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作序推荐。
当前唯一的白话版、小说版的“中国通史”。
当前唯一的白话版、小说版的“中国通史”。 一部受到毛泽东、顾颉刚、二月河等人推崇的历史读物,前后印刷多达数百万册。著名历史学家、小说家的传世之作,11位名校博士的精心翻译,造就当前唯一的白话版、小说版的“中国通史”。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作序推荐。
知名学者、作家对蔡东藩《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的评论
顾颉刚(著名历史学家):一部《二十四史》,分量太多,就是历史专家也不容易把它完全熟记,倒不如这部演义,随意翻览一下,说不定会有提纲挈领的功效。
裴效维(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副会长):其规模之宏伟,卷帙之浩繁,内容之丰富,不仅在我国历史演义中绝无仅有,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找不到先例。……它所起的作用。是官修的“二十四史”或任何中国通史都无法代替的。
逢先知(中央文献研究室原主任):在延安时期,读书的条件好一些。他(毛泽东——引注) 托人买了两套中国历史通俗演义(蔡东藩著),除自已阅读。还向别人推荐。
扬天石(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毛泽东为何喜爱蔡著?原因可能有很多,但蔡著成功实现了历史真实和趣味性的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李志庭(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蔡东藩的通俗史学工作是非常成功的。……是近代演义史书当中出版发行历时最长、数量最大的一种。
二月河(著名历史小说家):它既不是“纯文学”,也不是“雅文学”;它不是纯历史,又没有虚造历史……—部好的历史实录,何尝不可当作一部小说和文学作品看?
目录
新朝伊始
边境纷争
群贼崛起
真命天子刘秀
昆阳大捷
刘绩遇害
王郎称帝
刘玄定都长安
群雄逐鹿
刘秀登基
宋弘大义拒婚
淫寇园陵逞凶
造反的下场
燕王彭宠之死
智勇双全的耿将军
隗嚣叛乱
三请严光
得陇望蜀
光武帝决胜千里
金溪女霸王
忠臣董宣
壶头山剿匪
光武帝驾崩
绝世美女马皇后
蔡情取经
楚王之乱
云中太守廉范
班超出使西域
马太后辞封
窦皇后争宠
智擒疏勒王
降羌英雄邓训
外戚专权
少年皇帝发威
邓绥德冠后宫
班超还朝
短命的皇帝
勇将梁懂
虞诩智敌强羌
传奇廉吏杨震
乳母王圣
杨震自尽
宫廷风波
梁女正位中宫
阉党权倾朝野
张纲平盗
梁冀投毒害幼主
骄夫悍妻
铁面无私的朱御史
定密谋诛杀粱氏
五侯祸乱人间
皇后的悲哀
大兴党狱
窦太后执政
窦武失计被杀
阉党尽诛名士
陈球仗义执言
赵苞破敌
灵帝西园卖官
黄巾贼作乱
奸雄曹操
桃园三结义
东吴始祖孙坚
灵帝阅兵
引狼入室
董卓废帝
汉廷迁都
孙坚喜得御玺
吕布戏貂蝉
董卓丧命
曹吕之争
李催挟持献帝
汉献帝逃亡
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阿瞒宛城猎艳
大谋士郭嘉
吕布丧命
狂生祢衡
义士关云长
官渡之战
审配死守孤城
三顾茅庐
孙权复仇
赤壁之战
既生瑜,何生亮
许褚救主
伏皇后被害
鲁肃病故
关云长败走麦城
曹丕篡位
刘备之败
七擒孟获
马谡失街亭
诸葛亮五丈原归天
大战公孙渊
司马懿计杀曹爽
东吴的宫廷之争
司马师废魏帝
恶贯满盈的孙
蜀亡晋兴
……
序言 一批年轻的文化人,为了让更多读者体会蔡东藩《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的魅力,经过艰苦努力,以专业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将蔡著的“旧白话”——这种“白话”今天已经不大读得懂了——重新译为今人能够轻松理解的当代白话。毫无疑问,这是让蔡著得到传承的最好方式。他们的工作“活化”了蔡著,既是对于原著的一次致敬,也是一种新的可能性的展开。翻译整理后的作品,为普通读者提供了方便,无论任何人,都可以轻松地进入中国历史的深处。
蔡东藩的《中国历朝通俗演义》是一部让我印象深刻的书,少年时代曾经激起过我的强烈兴趣。那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可以读的书少得可怜,但一个少年求知的兴致是极高的,阅读的兴趣极强,加上当时的课业没有什么压力,因此可以读现在的青少年未必有时间去读的“杂书”。当时中华书局出版的蔡东藩的《民国通俗演义》就是让我爱不释手的“杂书”,它把民国时期纷乱的历史讲得有条有理,还饶有兴味。虽然一些大段引用当时文件的部分比较枯燥,看的时候跳过了,但这部书还是深深吸引了我。后来就要求母亲将《中国历朝通俗演义》都借来看。通过这部书,我对历史产生了兴趣。历史的复杂、深刻,实在超出一个少年人的想象,看到那些征战杀伐、宫闱纷争之中人性的难测,确实感到真正的历史与那种黑白分明的历史观大不相同。当时,我们的历史知识都是从“儒法斗争”的框架里来的,历史在那个框架里是那么单纯、苍白;而蔡东藩所给予我的,却是一个丰富和芜杂得多的历史。在这部书里,王朝的治乱兴衰,人生的枯荣沉浮。都让人感慨万千,不得不去思考在渺远的时间深处的人的命运。可以说,我对于中国历史的真正了解,就是从这部历史演义开始的。三十多年前的印象一直延续到今天。不得不承认,这部从秦朝一直叙述到民国的煌煌巨著,确实是了解中国历史的最佳读本。这是一部难得的线索清楚、故事完整、细节生动的作品。它以通俗小说“演义”历史,以历史知识“丰富”通俗小说,既可信又可读。
文摘 新朝伊始
史家把汉代分作前后汉,也称东西汉。这是因为汉朝四百年里,中间经过王莽篡国,所以王莽以前叫做前汉,王莽以后叫做后汉。前汉建都陕西,因此也称西汉;后汉建都洛阳,洛阳在陕西东面,因此也称东汉。
如果要论起后汉的兴亡,比前汉还要复杂。王莽篡权,实由外戚专权所致。王莽毒死汉平帝,又废掉孺子刘婴,把汉室江山平白地占为已有,自称新朝,号为始建国元年,封刘婴为定安公,改大鸿胪府为定安公府。尊前朝孝元皇后为新朝文母、孝平皇后为定安太后。新朝文母和定安太后,一个是王莽的姑母,一个是王莽的女儿,所以仍得以住在深宫。
接下来是分封功臣,先依据金匮按名封爵。这金匮是梓潼人哀章私造出来的。王莽视它为瑞兆,借此物欺骗吏民。金匮中所列新朝辅佐大臣,共有十一人。首列是王舜、平晏、刘歆、哀章,王莽称他们为四辅,令王舜为太师安新公、平晏为太傅就新公、刘歆为国师嘉新公、哀章为国将美新公。四辅以外,就是甄邯、王寻、王邑,王莽称之为三公,令甄邯为大司马承新公、王寻为大司徒章新公、王邑为大司空隆新公。还有四人称为四将:甄丰为更始将军,孙建为立国将军,王兴为卫将军,王盛为前将军。
这道新朝诏旨一颁出来,哀章喜得如愿,马上置办了一套朝衣朝冠,三跪九叩,谢恩受封。其余的如王舜、平晏、刘歆、甄邯、王寻、王邑、甄丰、孙建八人,本来就是王莽的爪牙,即日奉命任职。只有王兴、王盛两个名字,是哀章随笔捏造,当然无人承认。哀章不敢直说,只是在背地里偷笑。可王莽仍派人四处查访,无论贫富贵贱,只要与金匮中的姓氏相符,便可领旨做官。事有凑巧,一个城门令史叫王兴,还有一个卖饼的叫王盛。王莽立即召他们入朝,封为将军。
这时候,徐乡侯刘快忽然起兵讨伐王莽,进攻即墨。王莽正要派遣将士前去抵御,即墨已经传来捷报,刘快战败身亡。刘快是汉胶东恭王刘授的次子,恭王刘授是景帝第五代子孙。刘快有一个兄长名叫刘殷,嗣爵胶东王,王莽称帝后,降刘殷为扶崇公。刘殷不敢反叛王莽,刘快却志在讨逆,纠集数千人,从徐乡赶到即墨,想占领此城,再向西进攻。可即墨城中的吏民,闭城拒守。刘快的部下多是乌合之众,渐渐溃散。守吏趁势杀出,把刘快赶走,后来刘快死在长广间。
刘殷听说弟弟刘快起兵,惶恐得很,紧闭城门,自己主动入狱,并上书谢罪。王莽已经得到捷报,就赦免了刘殷,只惩治了刘快的妻儿。
第二年为始建国二年,王莽担心刘氏再反叛,索性将汉室诸侯王一律贬为平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