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水知道答案(全新修订版)(套装共2册)

发布时间: 2011-09-04 11:50:51 作者: kind887

 水知道答案(全新修订版)(套装共2册)


基本信息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页码:34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ISBN:bkbkc04408
条形码:bkbkc04408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外文书名:Water Konows Answers The Hidden Messages In Water Crystals
套装数量:2

内容简介 《水知道答案(全新修订版)(套装共2册)》包括了:《水知道答案》和《水知道答案2》。《水知道答案》内容简介:看到“爱”与“感谢”,水结晶呈现完整美丽的六角形;被骂作“浑蛋”,水几乎不能形成结晶;听过古典音乐的水结晶风姿各异,听过重金属音乐的水结晶则歪曲散乱……《水知道答案》用122幅前所未见的水结晶照片,向世人展示了一项独一无二的观察:水能听,水能看,水知道生命的答案!
《水知道答案2》收录更多美丽的水结晶照片.以各异的风姿传递给我们更多信息.启发我们如何与自己内心深处最单纯、最洁净的部分产生共鸣;告诉我们人类是自然之子,地球其实并不需要保护,需要保护的是人类自己:提醒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以爱、感激和赞美的心情去生活,去对待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
作者简介 江本胜,著名作家、医学博士。1943年生于日本横滨,IHM研究所所长,IHM国际波动之友会会长。自1994年起,开始在冷冻室中以高速摄影的方式长时拍摄和观察水结晶,逐渐发现水具有复制、记忆、感受和传达信息的能力。
2001年,将122幅风姿各异的罕见的水结晶照片结集成册,公开出版。图书面市后,立刻引起了巨大轰动,唤起了人们对“爱”与“感激”的珍惜与赞美。
媒体推荐 每天洁面的时候我都会跟水说“谢谢”和“我爱你”。
  ——徐熙媛
编辑推荐 《水知道答案(全新修订版)(套装共2册)》:水能听,水能看,水知道生命的答案!
《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新民晚报》、《南方都市报》、《中华读书报》、《环球时报》、人民网、新浪网、凤凰卫视……争相报道。
16种语言畅销全球。
大S徐熙媛倾情推荐。超级畅销书
听到“爱”与“感谢”,水结晶呈现完整美丽的六角形;被骂做“浑蛋”,水几乎不能形成结晶;听过古典音乐的水结晶风姿各异,听过重金属音乐的水结晶则歪曲散乱……
122幅前所未见的水结晶照片,向世人展示了一项罕见的独特观察: 水能听,水能看,水知道生命的答案!
目录
《水知道答案》目录:
前言
序章
宇宙是由什么构成的?
水是不同空间的入口
意识创造奇迹?
一瞬间世界能否改变?
微笑起涟漪
后记

《水知道答案2》目录:
前言
序章
调整波动去对应幸福
水奏响具有治疗作用的旋律
河流的冒险、水的旅行
波动——不可思议的世界
当水感到爱与感激的时候
后记
……
序言 从我开始拍摄水结晶,以全新的方法与水相识、相知至今,转眼便已八年。
在此之前,我一直用波动测定法进行与水相关的研究。当我知道水还有结晶这种独特的“容颜”之后,才发现,水实际上还有着万种风情,甚至通过它的结晶,向我们传递着各种信息。
我在研究中看见,与自来水相比,各种各样的天然水结晶可谓美丽至极;水听到了好听的音乐时所呈现的结晶,更是美不胜收。此外,把“谢谢”与“浑蛋”两个词写给水看,它的结晶便会形成非常强烈的对比。这一切表明,我们人类应该更加珍视生命,并享受生命的流光溢彩。
1999年6月,我将自己所拍水结晶的照片汇编成摄影集,交予出版社出版。那是一家小出版社,且出版后采取的是自行定购的方式,并未在书店上架销售,但这本书仍然在人们争相传阅的情况下,成为了畅销书。
这种情况可以说非常罕见。面对这种意想不到的结果,我虽不至于夸张到每天沾沾自喜,但的确由衷地感谢每_位大力推荐、介绍这本书的朋友。
因为我希望世界上能有更多的人看到这本书,所以在它出版时,还特意为所有的说明文字配上了英文,对这一点我还将在后文中提到。而此番苦心的结果是,确实让更多的海外人士接触到了这本书,并因了他们的赏识,我有幸多次被邀请到欧美各国演讲,最常去的则是瑞士。
水结晶的照片和其中蕴涵的诸多信息,之所以能被众人知晓,我想绝对是因为时机已经成熟,是如今的这个时代,让人们与水产生共鸣。仅此一点,我也要感谢命运安排我从事这样一项研究。、虽然我使用了“命运”一词,但这本书的主角却是水。只不过,对水的了解越深,越发引起我对生命的思考。不知你是否也如此认为?希望大家看到这本书里的照片时,也去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文摘 插图:




宇宙是由什么构成的?
人由水构成,了解这一点是认识整个世界的关键。只要从这个角度综观周围的世界,我们就会看到一种与过去完全不同的风景。
人类所编织的无数史诗,可以说都是通过水映照出来的一段段故事。
人类社会就如广阔的大海,我们以各自的姿态滴落其中,便是参与了社会的运作。
我希望将水中蕴涵的信息告知更多的人,于是决定把拍到的水结晶照片拿去出版。出版后的书虽然只是沧海一粟,却出乎意料地引发了巨大的反响,并逐渐形成更大的波澜回返到了我的身边。
那本摄影集出版于我开始拍摄水结晶照片的六年后,也就是1999年。在这之前我拍摄的大量照片始终只能沉睡在我办公室的角落里。
在为了出版而整理这些照片时,我发现,不知不觉间,这些水结晶的照片已经写就一段段非常美妙的故事。照片上的每一片水结晶,都在诉说着一个故事,并写下一首首壮阔的史诗。
一有将这些照片以摄影集的形式出版的想法,我马上把这一想法告知了好几家出版社,但都没有得到很理想的答复。然而这没能动摇我出版摄影集的信念。
最后,我决定在自己的公司做这本摄影集。可是进入实际销售阶段时,遇到了一个困难,那就是,我的公司没有出版发行的资格,无法让书在书店上架销售。
虽然我心里很苦恼,却别无他法,只好亲自将已经被人预订的数百本书包好,邮寄出去。
那些摄影集刚寄出去没多久,以前预购过书的人又开始来邮购了。
就是说,买了这本书的人,将其介绍给朋友和一些相识的人,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都知道了这本书。于是,他们受朋友委托,五本、十本地来购买了。这种情形就有点儿像水面上荡起了涟漪。
因为想让世界上更多的人知道这本摄影集,我还特地让翻译公司在说明文字的旁边加上了英文。拜此之幸,该书有机会呈现在海外人士面前。当然,这全都要归功于这本摄影集的英文翻译——阿维汉特静子女士,是她不断将它寄给欧美的朋友,让那些海外人士看到了它。
没过多久,被这本摄影集感动的人开始向我发出热情邀请,希望我能到他们那里去演讲。
于是,我有幸从瑞士开始,将这些水结晶的照片陆续介绍到了德国、澳大利亚、荷兰、意大利、英国、美国,以及加拿大等国家。
我想我真的碰上了一个绝佳的时机——人们正在这个混沌世界中寻求出路。
虽然我出版
……
后记 就让我们再次展开水与宇宙的幻象之旅吧。
第一次听到水是源源不断地来自于宇宙这一说法时,你可能会感觉到恐惧。因为如果水这样持续不断地来到地球的话,那地球岂不终有一天会淹没在一片汪洋之中?
人类自远古时,便曾遭遇过无数的水患。世界各民族的神话故事中都曾有过关于洪水的传说。据历史记载,地球的确曾数次遭到过洪水的侵袭。看来诺亚方舟的传说、亚特兰提斯大陆的沉没都绝非古人的杜撰。
也如历史故事在不断重复上演一样,如果水从浩淼的宇宙源源不断来到地球的话,地球可能再次受到洪水的威胁。最近世界各地也有发生水灾的新闻不断传来,虽然地球面临洪水的侵袭可能数千年乃至数万年之后才会发生,但我们应该现在就考虑到底要如何应对。
就在我被恐惧笼罩、无时无刻不在考虑该如何处理不断来自宇宙的水时,突然,一个念头闪过我的脑海。
宇宙中的一切都有其相似性,微观世界会忠实地展现另一个微观世界。宇宙就像一个巨大的曼陀罗,从这个角度出发,就可以知道宇宙中发生的事同样也可能在我们的体内上演。
人体需要水在其中不断循环,宇宙中的水也需要不断循环。如果水只是持续涌入地球的话,终有一天宇宙中的水会枯竭。
水来到地球,不过是它浩瀚旅程中的一小段,所以说地球上的水,总有一天会重新返回宇宙。
果真如此的话,水不断来到地球又到底说明了什么呢?也许块状的冰落到地球上的同时也落到了其他星球上,只不过其他星球可能不具备地球这样好的蓄水条件罢了。
假如把太阳系比做人体的话,我想地球承担的就是肾脏的功能。
人体的肾脏每天要过滤近两百升的水,并将过滤后的干净水输送到其他器官。这样说来,地球的任务就是将在太阳系中循环的水过滤干净后,重新送回宇宙。
既然如此,又由谁来承担净化地球水源的责任呢?那就是人类自己。因为我们是水做的,因为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所以有义务净化地球上的水。
读书人网 >哲学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