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外文出版社
页码:149 页
出版日期:2005年11月
ISBN:7119041614
条形码:978711904161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24开 Pages Per Sheet
图书品牌:北京智美利达
内容简介 本书是“神秘中国”系列中的一册,收集了众多专家学者最新、最权威的关于布洛陀遗址的科研成果,带领读者在壮族歌圩的发祥地——田阳敢壮山,感受壮族歌圩的盛大场面,探秘壮族始祖布洛陀的故里,让布洛陀的传说更加切近现实,让布洛陀文明不再神秘。
布洛陀是百越壮人的始祖。传说中,他是壮人中最强大的鸟部落的首领,是创造天地万物的创世界。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是传说中的布洛陀祖公的生日,从这一天开始到三月初九,周围十几个县的群众都络绎不约地汇聚敢壮山,朝拜布洛陀祖公的神庙,形成了数万把香火敬祖公的壮观场面。布洛陀的精神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创新,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前进,才能几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千百年来,布洛陀的精神一直给壮人以力量,实际上已成为其民族精神的化身。
媒体推荐 书评
布洛陀是百越壮人的始祖。传说中,他是壮人中最强大的鸟部落的首领,是创造天地万物的创世界。
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是传说中的布洛陀祖公的生日,从这一天开始到三月初九,周围十几个县的群众都络绎不约地汇聚敢壮山,朝拜布洛陀祖公的神庙,形成了数万把香火敬祖公的壮观场面。
布洛陀的精神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创新,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前进,才能几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千百年来,布洛陀的精神一直给壮人以力量,实际上已成为其民族精神的化身。
编辑推荐 本书是“神秘中国”系列中的一册,收集了众多专家学者最新、最权威的关于布洛陀遗址的科研成果,带领读者在壮族歌圩的发祥地——田阳敢壮山,感受壮族歌圩的盛大场面,探秘壮族始祖布洛陀的故里,让布洛陀的传说更加切近现实,让布洛陀文明不再神秘。
目录
壹 布洛陀文明的摇篮
河流
环境
遗址
贰 布洛陀的子民
……
文摘 书摘
鸟图腾
鸟的声音和行踪对于完全依赖自然的原始人来说,因为具有神秘的意味
而受到崇拜和敬仰。广西出土的石寨山型铜鼓上,身饰羽毛,头著羽冠,竞
渡龙舟的羽人图像比比皆是,这显然是源于对鸟的图腾崇拜。广西贵县罗泊
湾铜鼓腰部有羽人图案,上空有口中叼鱼、展翅飞翔的水鸟,船头兀立衔鱼
水鸟。水鸟对壮人先民的作用和影响是巨大的,因而受到崇拜。壮人的龙舟
竞渡是鸟图腾祭祀的一种形式。原始农业发展起来后,主要客观条件受到神
化,图腾对象也得到了新的转移和发展,对从事原始农业的壮人来说,掌握
季节的变更和天气的变化很重要。某些候鸟因为随季节迁徙,对天气变化格
外敏感,客观上预告了季节和天气的变化,而被原始人视为神物,备加尊崇
。鸟与农业紧密相连,壮族有“骆田”,壮语鸟发“骆”音,骆田,即鸟田
。由于骆鸟有助农时,壮人感怀此鸟,奉为图腾。传说中,壮人始祖布洛陀
即是壮人中最强大的鸟部落的首领。
蛙图腾
壮人的蛙图腾可以从铜鼓纹饰、民间传说和风俗习惯中找到根据。广西
铜鼓上的蛙饰即为古代壮族图腾,蛙饰是图腾形象,蛙饰与铜鼓结合,铜鼓
遂成为图腾附着的“神灵器”,其中蕴含着神秘可畏的原始宗教观念。现在
广西东兰、风山县一带壮族还有祭祀青蛙的“蛙婆节”。每年旧历大年初一
,大清早起来,男女便成群竞相到田中捉青蛙,先捉到的为青蛙头,装入竹
筒,两人抬着,挂纸插香,到村内挨家挨户唱歌。然后再择吉日送青蛙入山
安葬,另竖长幡。一些地区的壮人赋予蛤蟆极神异的力量,认为日食、月食
的发生皆为蛤蟆吞食日月所致。田东县檀乐村壮族还有禁吃青蛙的习俗。青
蛙不仅能预告晴雨,而且是稻田生产的益虫。壮族崇拜青蛙,还包含另外一
层意思,就是希望氏族和果实能具有青蛙那样惊人的繁殖能力。
牛图腾
很多地区的壮人村子至今还有“牛魂节”的习惯,有的地区固定在每年
农历四月初八进行,也有的固定在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进行。为了慰劳辛苦了
一年的牛,于是每家杀一只鸡,做一些糍粑和粽子,点上香,在太阳落山前
由每家家长向牛栏作祭祀:在牛栏上挂一小箩,箩中装嫩草;用龙眼果或田
螺做牛眼,松枝或笋做牛角,袖子做牛身,制成牛的模型;拿几个粽子给牛
吃。当天还禁止打牛,牛从下午起就停止劳动,次日也休息一天。各地“牛
魂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