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
页码:349 页
出版日期:2000年01月
ISBN:7503217464
条形码:978750321746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本书既是对以往实践的总结,也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新的探索,旨在对改进和提高我国的旅游规划、策划水平尽绵薄之力。他们提出的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旅游市场为导向,以力创精品为核心,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以环境和生态保护为根本,以提高管理水平为保证,以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和先进和科学技术为支撑,大力促进旅游资源优势向旅游产业优势转化的规划方法和指导思想,是对20多年来我国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产品建设以的基本经验的总结,构成了本书的基本框架。因此,本书的出版,对于进一步搞好新世纪我国的旅游规划工作,搞好我国各地特别是西部地区的旅游大开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媒体推荐 序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 孙 钢
王兴斌教授撰写的《旅游产业规划指南》,即将付梓出版,我谨表示诚挚的祝贺!
精心编制好旅游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各个旅游景区、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规划,是促进我们国家和各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和保障性的工作。早在1979年7月,敬爱的邓小平同志在视察黄山时就明确指示,发展黄山旅游业,“省里要有个规划”。可以说,“发展旅游,规划先行”,是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是20多年来我国旅游业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本经验之一。
王兴斌教授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研究所的同志们,长期以来,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积极投身于我国旅游业大发展的实践,以承担编制旅游业发展规划和旅游景区、旅游项目开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策划咨询报告为主要工作方向,留下了一路厚实的脚印。包括《生态旅游规划探索》、《旅游环境保护概论》等在内的十多项科研论著,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湖北陆水湖旅游区等在内的几十个地区和旅游区的发展规划或开发规划,包括北京世界公园、贵州西部旅游线等在内的一大批旅游开发咨询报告,就是最近七八年来他们奉献给时代的成果。这些成果,凝聚了他们的汗水、心血和智慧,已经溶入了有关地区、景区旅游业发展的丰收果实之中。
理论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指导实践。王兴斌教授撰写的这本书,既是对以往实践的总结,也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新的探索,旨在对改进和提高我国的旅游规划、策划水平尽绵薄之力。他们提出的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旅游市场为导向,以力创精品为核心,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以环境和生态保护为根本,以提高管理水平为保证,以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支撑,大力促进旅游资源优势向旅游产业优势转化的规划方法和指导思想,是对20多年来
我国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产品建设的基本经验的总结,构成了本书的基本框架。因此,本书的出版,对于进一步搞好新世纪我国的旅游规划工作,搞好我国各地特别是西部地区的旅游大开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人类正处在千年更替和世纪之交的重要时刻。过去20年中,在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的指引下,我国旅游业一路高歌,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到“亚洲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今后20年,我国旅游业要继续坚持邓小乎旅游经济思想这个立业之本和发展之纲,进一步开拓奋进,实现从“亚洲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的新的飞跃。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用科学规划指导发展,是需要各级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长期坚持、紧抓不懈并不断提高水平的重要工。作环节。
毋庸讳言,我国目前的旅游业发展规划水平特别是具体景区、具体项目的策划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比较明显的差距;但同样也必须肯定,经过20多年实践的磨炼,我们的旅游规划水平已有长足进步,我们自己的规划设计人才正在崛起,各有关方面对“发展旅游,规划先行”的认识更有了根本性的提高,这就为我国旅游规划工作进一步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望今后20年,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可谓光辉灿烂,我国旅游规划工作可谓任重道远。希望全国从事旅游规划和项目策划、设计工作的同志们,进一步振奋精神,开拓创新,不断从自己从事过的规划设计项目中总结经验、比较得失,不断从世界上一切成功的旅游规划设计项目中借鉴经验、汲取营养,为全面提高我国旅游规划水平和项目策划水平,推进我国旅游业发展不断登上新的台阶而努力奋斗!
2000年5月于北京
目录
序 孙钢
实务篇
第一章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流程
第一节 旅游规划类型与作用
第二节 旅游规划编制方式
第三节 旅游规划编制班子组成
……
文摘 书摘
第一节 编制旅游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编制“十五”期间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应坚持下述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依托、产品为基础、质量为关键、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人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与动员全社会积极性相结合,大力培育和发展旅游业这个新兴产业;坚持旅游资源保护、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贯彻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方针;坚持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结合,努力提高全行业素质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坚持发展大旅游、开拓大市场、培育大产业、实现大发展,使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更多地区的支柱产业,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按照这个总的指导思想,各地在编制旅游发展规划时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下列原则:
一、与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相一致,与当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协调,与全国和地区旅游发展规划相衔接。
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服务贸易的一部分,是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旅游业的发展要符合和适应该地城市的性质、特征和发展方向,并为实现该目标服务。城市总体规划和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是编制旅游发展规划的基本依据。
在编制旅游业发展规划时,如条件允许,应采取适度超前发展并留有一定余地的方针。旅游业发展速度比国民经济总体发展速度适当快一些,以体现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特征,在拉动消费需求、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应与编制当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计划和远景目标相协调。
旅游产业是由众多相关行业群组成的。旅游业的发展直接依托于交通运输、信息产业、风景园林、农林业、生态环保、文化文物和商贸等部门和行业。旅游发展规划应与这些部门、行业或专业规划互相协调、衔接。 旅游活动是旅游者离开惯常居住地的区位移动。游客不受县界、市界、省界的限制,而是沿着其选择的合理组合的路线或区域流动。因此,编制地区旅游发展规划必须突破行政区域的局限,从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构思。任何一个地区的旅游业都是一个更大范围的区域旅游网络的一部分,其旅游资源、客源、产品、设施与周边地区客观上存在既互补又竞争的双重关系。因此,不同范围和层次的旅游发展规划应当相互协调、衔接,并遵循全局统帅局部、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