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中国古代桥梁文献精选

发布时间: 2011-09-27 11:56:22 作者: kind887

 中国古代桥梁文献精选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页码:253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
ISBN:756094938X/9787560949383
条形码:978756094938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国古代建筑文献丛书

内容简介 阅读文献是研究桥梁史的必要环节。《中国古代桥梁文献精选》共分六章,收录桥梁文献124篇(不包括所附文献及条目摘抄),时间跨度从先秦直至清末。所选桥梁文献中的桥梁类型齐全,有梁桥、拱桥、索桥、浮桥、栈道等,内容包括形制、技术、艺术、文化、施工、管理、规章制度等方面。在编写体例上,则分为简介、正文、注释、说明四大部分。还附有相关史料与照片。
《中国古代桥梁文献精选》适合建筑史(包括桥梁史)、工程技术史、艺术史、文化史等方向的研究者和古代桥梁维修人员、仿古桥梁设计人员及古建筑爱好者等使用。
目录
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桥梁文献
造舟为梁《诗经大明》
舆梁《孟子离娄下》
水涸而成梁《国语周语中》
堤谓之梁《尔雅释宫》
刳木为舟《周易系辞下》
笮桥《蜀中广记》
李冰造七桥《华阳国志》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桥梁文献
横桥、渭桥、霸桥、便门桥《三辅黄图》
开通褒斜道摩崖(汉)阙名
石门颂(汉)王升
汉李翕析里桥阁颂(汉)仇靖
关江浮桥《后汉书》
附:汉画像石(砖)中的桥梁图案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桥梁文献
阳渠石桥、七里桥、永桥、长分桥《洛阳伽蓝记》
朱雀桥《建康实录》
以车轮横锁为桥《周书》
竹索桥《释法显行传》
飞桥、偏桥、鲁般桥、石桥柱、皋门桥、旅人桥、
千梁无柱、浮桥、石桥、蜀有七桥《水经注》
《初学记》

第四章隋 唐时期的桥梁文献
沼州南和县沣水石桥碑《全隋文》
笮桥赞(唐)独孤及
安济桥铭(唐)张嘉贞
赵郡汶河石桥铭(唐)柳涣
蒲津桥赞(唐)张说
栈道铭(并序)欧阳詹
中渭桥记(唐)乔潭
汾河义桥记(唐)崔祜甫
任城县桥亭记(唐)游芳
县令不修桥判《文苑英华》
对私船渡人判(唐)赵和
造汶水桥记(唐)阙名
修造桥梁敕(唐)代宗
五大夫市新桥记(唐)余球
河东节度高壁镇新建通济桥记(唐)萧珙
城桥记(唐)曹孝翼
唐敦煌《开元水部式》(节选)
金桥赋(并序)(唐)潘炎
灞桥赋(唐)王昌龄
河桥赋(唐)阎伯舆
河桥竹索赋(唐)张仲素
河桥赋(并序)(唐)皮日休
《唐会要桥梁》
附:唐诗中的桥梁

第五章 宋元时期的桥梁文献
常州义兴县重建长桥记(宋)徐铉
虹桥(宋)王辟之
宣化军新桥记(宋)石介
归老桥记(宋)曾巩
太清宫崇真桥记(宋)王钦若
三十五桥记(宋)黄檀
并州新修永济桥记(宋)苏舜钦
何公桥铭(宋)苏轼
两桥诗(并引)(宋)苏轼
齐州泺源石桥记(宋)苏辙
利往桥记(宋)钱公辅
南津桥记(宋)杨亿
涵碧桥记(宋)陈尧佐
越州萧山县昭庆寺梦笔桥记(宋)叶清臣
东桥记(宋)文同
众会镇南桥记(宋)文同
万安桥(宋)方勺
万安桥记(宋)蔡襄
通远桥记(宋)蔡襄
重建醋坊桥记(宋)方希辨
海雁桥记(宋)夏竦
张氏新小桥铭(宋)张咏
平政桥记(宋)滕强恕
州桥(宋)孟元老
采石矶浮桥《宋史》
僧怀丙修桥《宋史》
诸溪桥记(宋)汪应辰
惠政桥(宋)《四明县志》
四明慈溪县重建二桥记(宋)王说
信州责溪县上清桥记(宋)朱熹
度绳桥(宋)范成大
……
序言 古代桥梁,是我国十分丰富的古建筑类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类型,是建筑工程和科学技术史、艺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三大价值于一身,其科学技术的成分较之辉煌的宫殿、坛庙、寺观更为突出。古代桥梁反映了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伟大成就,是一份十分可贵的物质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
  中国古代桥梁的历史非常悠久,在原始社会时,我们的劳动先民就利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和自然条件创造了独木和其他形式的木梁桥,利用石头创造了踏步桥、汀步桥、石梁桥等,以解决跨沟过水的需要。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文献中,从周代就有了建造较大桥梁的记述。《诗经大明》即有“亲迎于渭,造舟为梁”的记载,并且在东周齐都临淄故城中曾发现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古桥遗址。隋代的赵州桥,单孔敞肩石拱,宛如“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达到了结构与艺术的完美统一。宋代泉州洛阳桥,创造了筏型基础并利用牡蛎分泌的胶体加固桥基,被称为古代的生物建筑工程。当然,中国古桥值得称道之处还有很多。因此,其技术、艺术等价值长期激发着学术界探讨的兴趣,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研究中国古代桥梁的著作即不断问世,发表的论文则更多。但是,随着研究的深人,原始文献的搜集、整理成为必要环节。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找到为数不多的古桥文献,并进行句读、整理与注释,是一项费力、费时之事,有的因不同版本还需要做一些校勘工作。因此,在目前建筑学和科学技术界普遍繁忙的情况下,能甘于埋头此事者并不多见。
文摘 插图:


后记 随着对建筑史研究的深入,学术界已着手埘按类型进行专题探讨,诸如古代城墙、桥梁、佛塔、宫殿、衙署、民居等。为此,对各古建类型的文献进行搜集与整理,即成为研究上不可或缺的环节。古代桥梁研究有亦如此。
  人们对古代桥梁进行专题研究,是领先于其他古建类型的。早在1957年即出版有唐寰澄的《中国古代桥梁》一书,后有1959年罗英《中国石桥》面世。1986年由茅以升主编的《中国古桥技术史》,更为学术界所关注。但是,人们在进一步深入研究之时,常面临原始文献不足之局面,别人所引文献往往是各取所需,残缺不全,甚至是只言片语,故常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憾。因此,搜集与整理古桥文献资料,并加以注释与说明,即成为学术界的期待,亦是本书编写的初衷。
  参加本书编写的专业人员分工如下:先秦、秦汉、魏晋及宋元四大部分由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李合群撰写,隋唐部分由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李合群、王东涛、杨同忠、李琳琳、司丽霞及河南大学文学院王宏林、河南工程学院人文社科系徐岩撰写。明清部分由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建筑历史方向硕士生尹家琦撰写。本书由李合群任主编,并通审全稿。
  本书的编写,首先要感谢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院长鲍鹏教授的关心、支持与鼓励。河南省古建研究所原所长张家泰研究员,也一贯给予我学业上的指导。尤其是我的博士生导师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王鲁民教授,曾引领我迈入建筑文献研读的大门,探索文字背后的奥秘。还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礼的张淑梅、佟风二位编辑,其在编辑与校对本书过程中所表现的敬业精神着实令人感动。面对诸多人士的真诚付出,怎能一个“谢”字了得!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读书人网 >交通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