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思想录(缩译彩图本)

发布时间: 2011-10-12 11:42:06 作者: kind887

 思想录(缩译彩图本)

  • 市场价:¥46.00
  • 卓越价:¥29.00为您节省:17.00元 (63折)
  •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 现在有货,登录后根据您所在地址,商品的发货时间会有所不同。 3人 评论打分
  • 5 颗星:
  • (2)
  • 4 颗星:
  • (0)
  • 3 颗星:
  • (0)
  • 2 颗星:
  • (0)
  • 1 颗星:
  • (1)看全部3篇评论 (3篇用户评论 | 写评论)
    商品促销和特殊优惠每购买由卓越亚马逊提供的1件图书产品合格购物商品,另外购买Office 2007 中文家庭和学生版可享受¥20.00 元的优惠。查看详细条款
    最佳组合 购买本商品和 文化的价值(全译彩图本)
    共计价钱:¥71.00
    同时购买共计:¥44.00元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已经有了
    基本信息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页码:217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4月
    ISBN:7536677677
    条形码:978753667767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图书品牌:重庆日日新

    内容简介   这是一位天才科学家的反科学理性杰作,法兰西最优秀的散文,影响每一代学人的知识名著。本书“文化伟人代表作,图释书系”之一,本系列在原著基础上凝练编译、准确压缩,以图释的方式对书中的知识要点进行了精彩补述,既突出了原作者的精要思想,又回避了让更多读者犯难的学究气。《思想录》叙述优美,文笔简练,意蕴深刻,被奉为“法兰西第一部散文杰作”。 

      本书是反映17世纪人类思想最主要的著作之一。自它面世之日起就受到思想界的激赏,300多年来一直畅销不衰,几乎所有国家都有其译本。
      帕斯卡尔在笛卡尔理性主义哲学之外另辟蹊径,一方面以理性主义来批判现实,另一方面又指出理性本身的内在矛盾及其局限。作者考察了人的本性以及社会、历史、哲学、宗教等诸多问题。书中阐述的神学思想,实际上向我们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一切神学理论都不过是世俗利益的伪装,只要把它还原为世俗,就不难发现作者在神学外衣下掩盖着的思想实质。
      帕斯卡尔是连接古代和近代思想的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从他开始,经莱布尼兹,再到康德,这一线索为我们提供了近代思想史上最值得探索的课题之一。
    帕斯卡尔还是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散文家之一。与别的同样闪烁着思想光芒的著述不同,本书语言明净、流畅。
    作者简介   帕斯卡尔(1623—1662年)。法国著名科学家、近代概率论的奠基者。 1646年以前帕斯卡尔一家都信奉天主教。由于他父亲的一场大病,使他同一种更加深奥的宗教信仰方式有所接触,这对他一生的思想影响极大。他短暂的一生中作出了许多贡献。以在数学及物理学中的贡献最大。在1651—1654年间,写成了关于液体平衡、空气的重量和密度及算术三角形等多篇论文,后一篇论文奠定了概率论的基础。在1655~1659年间还写了许多宗教著作。
    媒体推荐 书评
    在那些不朽的争论者中。只有帕斯卡尔留存到了现在,因为他天才地屹
    立在这世界的废墟之上。
    ——伏尔泰

    如果整个法国文学只让我选择一部传世之作。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思
    想录》,它是一位纯粹而崇高的法国天才的标本。
    ——维克多-吉罗

    帕斯卡尔之于法兰西,犹如柏拉图之于希腊,但丁之于意大利。塞万提
    斯之于西班牙。莎士比亚之于英格兰。
    ——谢瓦里埃
    编辑推荐   这是一位天才科学家的反科学理性杰作,法兰西最优秀的散文,影响每一代学人的知识名著。本书“文化伟人代表作,图释书系”之一,本系列在原著基础上凝练编译、准确压缩,以图释的方式对书中的知识要点进行了精彩补述,既突出了原作者的精要思想,又回避了让更多读者犯难的学究气。《思想录》叙述优美,文笔简练,意蕴深刻,被奉为“法兰西第一部散文杰作”。
    目录
    编译者语
    第一章 走向真理
    科学思维:以几何学为例
    情感与语言:准则在于诚恳
    第二章 穿透人性
    无限的世界有限的认识
    ……
    文摘 书摘
    在几何学上,具有抽象思维能力的人与生性敏感的人,在本质上有明显
    的区别。从几何学的角度看,这种本质上的区别似乎脱离日常生活。这是因
    为人们缺乏良好的思维习惯,很少思考这些问题。其实只要稍加思索,就能
    理解这些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常识性原则,否则,就一定是思维方式出了
    问题。
    从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就可以看出他是否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人
    们并不需要刻意锻炼,只要稍加用心,就可获得这种能力。获得这些能力的
    前提是必须有良好的洞察力,因为很多现象非常微妙,不仔细观察,很容易
    遗漏,错误也会随之产生。因此必须用异常深刻的洞察力观察这些日常现象
    ,然后用正确的思维方式进行推理,这才是判断事物的正确方法。缺少良好
    的观察力,或是没有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最后得到的结论就往往是错误的

    几何学家都要求有敏锐的观察力,因为他们不会由已知的原则做出错误的
    推理。感觉敏锐的人,如果能把观察力运用到自己不熟悉的几何学原则上去
    ,也能成为几何学家。
    某些生性敏感的人成不了几何学家,在于他们没能从几何学原则的角度
    来看问题。某些几何学家之所以不敏锐,是因为他们习惯了用几何学简洁的
    原则来看待一切事物,只有在掌握了几何学原则之后,他们才能进行推论。
    所以他们在面对新鲜事物时不知所措。这些新鲜事物的原则不是这样得来的
    ,这些几何原则是不可见的,它强调的是理性而不是感性。没有亲身感受的
    人。要让别人对他们的推断有所共鸣,是难如登天的。这类事物纷繁复杂,
    必须有良好的洞察力才能感受,更重要的是要根据这种感受,做出正确合理
    的判断。但这种感受却无法用几何学的原理证明,因为获得这些原则的方式
    和几何学是不同的。假如这样做的话,理论就会陷入一场永无止境的论证。
    我们有时不是根据推理做出判断,而是依靠第一印象来判断事物。所以很少
    有几何学家是敏锐的。几何学家常用几何学的思维方式来判断事物,通常先
    从定义出发,然后以推理论证,而这根本就不是探求这类知识的方式,所以
    常常弄出一些荒唐的笑话来。如阻击战斗中的萨宾妇女在潜意识里推论。只
    有少数人具备这种良好的直观感觉,所以这种推论方式是超乎想象的。
    直观感觉习惯于凭第一印象下结论。当人们要对费解的现象做出判断,
    并要求解答时,他们就举步维艰了。因为研
    ……
  • 读书人网 >哲学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