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东省出版集团,花城出版社
页码:255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4月
ISBN:7536052111/9787536052116
条形码:978753605211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品牌:公元文化
内容简介 “香港文学选集系列”共六册,其中小说选四册:《伞》、《Danny Boy》、《垂杨柳》、《鹫或羔羊》;散文选两册。《秋日边境》、《尚未发生》;其作品均选自2000年9月号至2005年9月号的《香港文学》杂志。既收录了读者所熟知的名家的作品,又呈现了各家各派的风貌,展现了多姿多彩的性情画卷。题材广泛,手法多样,文笔俊逸,可以窥见21世纪初以来华文文学创作所达到的高度。作品内容包容了不同社会生活形态、都市节拍烙印、个体思维意识,组成一幅幅斑斓的社会生活画面。
本书是散文选《尚未发生》。
编辑推荐 你后悔带这本诗集,要懊恼读这首煞风景的诗,然而,翻开的书页一旦过目再也溘不上。你甚至无法进入诗人之眼体会文学心灵之起伏跌宕,某种你忤逆不了的力量将你抻入那名越南妇人的处境——挖洞的处境。你茫茫逡巡这热闹的操场,赛球孩童,打拳老者,慢跑的人们向你展示太平盛世的面貌,可是诗句却如钢刀划破颜面,你幻觉那群奔跑孩子掉入诗中呈现的烽火国度,一样奔跑,挥汗流血,纷纷仆倒。
目录
张 洁 像从前那样,说“不!”
李 辉 在恐惧中回到生活
王润华 会走路的鱼
黄茂林 腐乳通菜
蔡益怀 花莲夜雨
张君默 风味饺子
钟怡雯 田中央
何福仁 当狗遇上猫
钟国强 诗人K
许福吉 推开隔离门
古苍梧 百衲被
余光中 谁能叫世界停止三秒?
彭砺青 卢吉道散步者笔记
淮 远 乔迁小记
景 祥 邂逅一屋子伊班人
简 尚未发生
陈义芝 异乡人
阿 盛 天演猫狗鼠
席慕蓉 重返湾仔
黄碧端 在遗忘的路上
汤文锋 小巴司机
金 依 当河谷的遗材
刘绍铭 恍如隔世
周佩红 九千米高空的无声电影
迟子建 酒吧中的欧洲杯
杨 绛 记尖兵钱瑗
迈 克 对倒
黄仁逵 看灯
毛 尖 表弟
非 马 平安夜
卢 因 在一个没有耶稣的夜晚
潘郁琦 几度钟声
谭惠贤 意大利圣诞 点滴在心头
王雪瑛 Trinity的圣诞夜
楚 楚 青花瓷
潘铭 水土
邓小桦 狗的病
陈宝珍 物微缘份重
钟 玲 云中居
也 斯 拍摄新界
许迪锵 貔貅与龟
王良和 九块九
马家辉 一本书与一百个旅程
黎翠华 夏日之色
郑镜明 筲箕湾东大街的鸳鸯奶茶
陈德锦 走下苏豪区
麦树坚 游泳池畔
王鼎钧 散文三题
张系国 散文二题
北 岛 他乡的天空
刘荒田 叩问篝火
绿骑士 美丽的小站
梅 子 南岛轶事
马 俐 伊犁河上的苹果船
郑明蜊 他是我兄弟
钟晓毅 岁月流金
汉 闻 怀想蕉风椰雨的日子
阿 三 搬迂
陶 然 探望杨绛先生
马海宁 回忆在彩色天空
……
序言 “香港文学选集系列”共六册,其中小说选四册(伞》、《Danny Boly》、《垂杨柳》、《鹫或羔羊》;散文选两册《秋日边境》、《尚未发生》其作品均选自2000年9月号至2。05年9月号的《香港文学》杂志。
在香港,文学从来就不曾占据中心位置,近些年来更趋边缘化。但边缘自有边缘的特色与优势,文学依然以其韧力发展壮大,以这些年发表存《香港文学》的作品而言,老作家依然继续写作,中年作家成了主力,而年轻新锐也不断涌现,给香港文学注入了勃勃的活力。像这样的格局,不仅有年龄段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包容了不同社会生活形态、都市节拍烙印、个体思维意识,组成一幅幅斑谰的衬会生活画面。
《香港文学》立足本土,面向海内外,是沟通世界华文文学的道重要桥梁。文学没有疆界,所有海内外华文作家的作品放置于同平台,绝对有相互参考促进的作用,这也是编者推出这套文集的用意。
本套选集,仅选小说和散文。小说不是现实,它是个人的心灵世界,这个世界有着它自己的规律、原则、起源和归宿,但是筑造心灵世界的材料却是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现实世界。
也许散文是最贴近作者心灵的文体,容不得半点虚情假意,天1\事,人间情,来到笔下,于是多姿多彩的性情画卷便构成一幅有情人、司:而在手法上,传统书写,现代实验,自成绚丽的文字世界。
作为选本,编者尽量包容,编选时兼及题材的广泛性、手法的多样性和布局的合理性。和所有选集样,选本是种触角,如果它们确实能成为一种触角,为文学打开一扇通风的窗口,那么编者便于愿已足。
文摘 像从前那样,说“不!”
极为维护自己权益的美国人,却没有一个人质问:为什么更换起飞地点。不用问,肯定是从这里起飞的班机乘客太少,飞一趟很不划算。
除非我不打算按时起飞,倒是可以和航空公司较较真,而我已经作好回家的准备。
旅行之累人在于它并非从启程算起,前期和后期的物质以及精神准备可以跨越前后两周不止,加上许多意想不到的消耗,好比在极为短暂的时间里,我们这一干乘客不得不向纽约机场紧急转移。所以上了飞机之后,一落座、头一扎,我便睡将起来。
一种浓重而灰暗的雾向我逼压过来,即便在睡梦中,我也感到了恐惧。1991到1996年期间,我一直沉溺其中而又不能自拔的那种感觉,再次向我袭来。那么,我现在是否已经彻底走出……只能说经过几年的挣扎,不过有了逃避的能力而已。可想而知,当它再次向我袭来的时候,我是多么担心再次面对一场挣扎。
猛然睁眼向它的来处望去,邻座坐着一位上了年纪的绅士。使我惊讶的是,他竟是二十年前一起开会,彼此惺惺惜惺惺的作家库尔特冯尼格特。
在那次中美作家会议上,冯尼格特的表现,比当年“垮掉一代”的领军人物艾伦金斯伯格还要另类。我这里还留有金斯伯格在1993年美国文学艺术院年会上送给我的一首诗,可他已于前些年去世,据说死于艾滋。不过二十年,参加那次中美作家会议的作家,无论中美都有不少人已不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