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20世纪中国散文精选(初中部分)(全新版)

发布时间: 2011-10-20 12:15:25 作者: kind887

 20世纪中国散文精选(初中部分)(全新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页码:13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9787532261376
条形码:978753226137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图书品牌:海豚传媒

内容简介 《20世纪中国散文精选(初中部分)》的文章主要是站在孩童的视角与孩童的心灵来选取文章的,因此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或是作者儿童时代美好的故事,或是儿童心灵的真实写照,或是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无忧无虑,或是儿童头脑里天马行空的想象;有钓鱼、种西瓜这些有趣的活动,有家庭生活、有私塾生活,有长辈、有老师、有小伙伴,还有伴随小孩子成长的许多童话人物,因此,在读这些文章的时候,我们就不能不用一颗纯真烂漫的童心去感受,去理解,去品味。
编辑推荐 《20世纪中国散文精选(初中部分)》是自《语文课程标准》公布以来,不少富于敬业精神、有才干的老师,在他们的阅读课堂中,担当阅读教育的重担。他们在严谨的选材中,利用优秀的文学资源,向学生推介了大量优秀的图书,实施了以“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为重要内容的阅读教育。我相信这种阅读教育,必然会培养起学生纯的文学趣味,必然会促进主流阅读趋势的形成,必然会让学生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等多方面有较大的收获。这也是我们编辑出版这套丛书的初衷。
目录
导读
知识链接
阅读延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风筝
初恋
饿
匆匆

小小的画片
寄小读者通迅十
再寄小读者通讯六
太阳姑娘和月亮嫂子
山茶花
银杏
祖母
给我的孩子们
海燕
落花生
牵牛花
一个少年的笔记
海星
天窗
白杨礼赞
父亲的新年
白马湖之冬
种西瓜玩儿
钓鱼
童年
小哨兵
少年鲁迅读本
外婆家
春联琐记
在“海的女儿”铜像面前
附录 编委会成员简介
……
序言 始于新世纪之初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行进到现在已经七年有余。这次改革中,课程目标是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力图构建出一个以“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培养目标的蓝图。在这次改革中,对于曾承受了种种诟病的当代语文教育来说,震撼最大,痛苦最大,同时也是收获最大。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有幸被教育部聘为国家教材审定委员会语文审查委员。这是我人生的一段重要经历。我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一直认为是语文课和课外阅读培养了我的文学兴趣,给我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基础;同时,我的儿童文学创作又与语文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些被选入教材的经典作品,一直是我文学创作的标杆。
我是以一个儿童文学作家的身份参加了教材审查工作。我以一种绝对的笃诚态度,一面工作,一面学习,向语文教育专家学习,向长期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学习。在工作实践中,我更加体会到,语文课作为一门基础课,它让人受用一生。我也为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忻然意动,引发着我深入思考,检视着语文教学和课外阅读的关系。
细心的人们会注意到,在这次语文课程改革中,阅读被提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阅读,从来都是关涉中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行为之一。学生时代的阅读一般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是在老师引领下的学习行为,而课外阅读是学生们的个人阅读行为。教育学家和文学家吕叔湘先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一冉强调课外阅读对于提高孩子语文素质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孩子的语文水平如何,多半源于课外阅读的质量如何。
文摘 插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 ,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 ,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象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
……
读书人网 >散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