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的实践与发展:中国水

发布时间: 2012-02-05 12:25:09 作者: kind887

 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的实践与发展: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文集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页码:24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2月
ISBN:7508461894
条形码:978750846189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的实践与发展: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文集》收录了近十年来在水土保持区划与规划、小流域综合治理设计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方面发表的重要论文,以及在2006年和2007年两届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年会上发布的优秀论文38篇,由规划展望篇、科研理论篇、实践技术篇组成。本纪念文集基本反映了我国近十年水土保持规划设计发展的轨迹及其技术水平和学术水平,既有相当的文献价值和纪念意义,又可供水土保持规划设计领域的设计人员、科研工作者、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学习参考。
目录
前言
规划展望篇
我国水土保持发展状况及其规划体系构想
建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新理念
做好跨世纪水土保持规划工作
对我国水土保持区划与规划中若干问题的认识
掌握水土保持规划规程全面提高规划质量和水平
加强水土保持规划依法防治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规划编制
新形势下水土保持前期工作的管理和创新
科研理论篇
我国水土保持的理论与方法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规划研究进展
参与式方法在水土保持规划中的应用
我国水土保持区划的回顾与思考
浅析水土保持功能与水土保持功能区划
山洪泥石流沟治理工程规划设计中若干问题
基于GIS的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系统
坝系规划系统软件设计与应用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及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存在问题的思考
水库型弃渣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设计
应用RegionManager估算水电建设项目原生水土流失量初探
公路工程沿线土壤侵蚀调查方法初探——以连霍国道主干线新疆奎屯至赛里木湖段公路为例
浅谈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的经济合理性
创新水土生态理论攀登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制高点
微区域集水系统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
关于建设项目招标阶段水土保持主要技术文件的探讨
水土保持与泥石流灾害防治的异同探讨
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一流域系统产沙模数尺度效应研究
实践技术篇
黄河水土保持工程前期工作规范化的实践与思考
新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测方法浅析
长江上游坡耕地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措施
生态公路建设的理念与实践
官厅水库塌岸治理生态恢复措施分析
采矿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新技术研究
浙江国华宁海电厂高边坡生态修复设计
浅谈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潮河风沙区段防护措施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水土流失预测分析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水土保持特点及有关问题的对策
从水土保持角度优化和控制水电工程设计——以四川省巴郎口水电站为例
……
序言 我国水土保持工作是作为治理黄河的一项根本措施提出来的,目的是拦截黄河中游泥沙。20世纪50~80年代水土保持主要集中在黄土高原地区,任务是拦沙减沙、建设基本农田和提高粮食产量。20世纪80~90年代,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生态经济型综合治理成为水土保持工作的核心任务,目的是通过水土保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解决农村粮食自给,发展农村经济,使农民脱贫致富。当前,水土保持的主要任务仍然是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农村经济,在江河整治、耕地保护、粮食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发挥作用,,同时水土保持向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城市水土保持、.饮用水水源地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等方面拓展。
2007年,全国共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小流域6236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防治面积7.8万km2,其中综合治理面积4.5万km2,封育保护治理面积3.3万km2,总投资14.4亿元。2008年在稳步推进长江和黄河的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淤地坝重点工程、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工程的基础上,又开展了珠江上游石漠化治理工程、云贵鄂渝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工程等项目,还将逐步实施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沟道整治工程、农牧交错区水土流失治理工程、长江上游坡面水土整治工程、内陆河区生态绿洲保护工程、“三化”草原区节水型植被建设工程、南方崩岗治理工程等项目。近十多年来,水土保持投资呈大幅增长趋势,投资由财政补贴性质转变为国家基本建设项目管理。
文摘 插图:


3水土保持的理论基础
3.1土壤侵蚀学原理
土壤侵蚀是引起土地生态系统退化的重要驱动因素,也是危及生态安全的重要原因。在水蚀方面,需要根据水力侵蚀发生过程的水文学及动力学特征与临界条件、坡地降雨径流与输沙过程及其机制、坡沟系统水沙汇集与输移过程等理论,鉴定水土流失现状与发展趋势,布设坡面及沟道水土保持综合措施;在风力侵蚀方面,需要根据风和风沙流动力学特征、沙粒与沙丘的运动过程与机制等理论布置防风固沙综合措施;在重力侵蚀与混合侵蚀(泥石流)方面,需要根据重力侵蚀与泥石流发生的力学机制与临界条件、泥沙灾害活动范围、山地灾害与生态及环境耦合作用机制等理论,绘制灾害危险区图,并根据危险等级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此外,还需要根据农地耕作侵蚀发生过程与机制做好农田水土保持工作。
3.2流域水文学原理
为了高效利用当地的降水资源,需要根据流域水循环与水量平衡原理、水文要素及其过程的物理学机制、流域产流与汇流、流域产沙与输沙等方面的理论,分析降雨径流利用潜力、不同措施的拦水减沙定额、沟道水文过程,布设坡面及沟道地表径流调控工程系统,以达到高效利用降雨资源的目的。
3.3生态经济学原理
山区小流域不仅是一个集水单元,而且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经济系统。流域生态经济系统是客观存在的,它由人口、环境、资源、物资、资金及科学技术等要素组成,有其特定的结构、功能及平衡条件。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任务就是根据小流域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特征,诊断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在不同时序上呈现的生态经济平衡状态,将生态保护目标与经济发展目标进行组合,实现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达到良性循环。
读书人网 >农林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