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码:540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8月
ISBN:7040178397
条形码:978704017839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主要课程教材
内容简介 《电子金融》系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普通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主要课程教材之一。
《电子金融》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电子银行、网上证券和网上保险等领域金融电子商务的发展概况、基本原理、体系结构、运行机制、系统管理、系统安全与监控等内容。全书内容紧密结合当代科技、金融理论和管理科学的新成就,反映国内外金融现代化建设的新进展和新技术,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特色。
《电子金融》主要供普通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生使用,同时也可作相关专业,如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金融学专业、其他相关管理类专业等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电子金融》对于从事金融电子商务和IT应用软件研发人员、金融系统各级管理人员、金融计算中心的运行管理和安全稽核人员,以及广大的电子商务爱好者等,也是一本有益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一章 电子银行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 电子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一、C&C、IT和Web技术使传统银行发展成现代化的电子银行
二、电子银行的发展历程
三、推进电子银行建设的主要困难
第二节 支付和支付系统的产生与发展
一、支付和支付系统
二、支付系统的发展
三、中国目前的支付系统
第三节 IT和IT部门在电子银行中的作用与地位
一、IT的应用对现代银行具有生死攸关的作用
二、信息时代金融企业面临的压力
三、IT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
四、企业信息主管
第四节 我国电子银行建设的现状与发展目标
一、我国电子银行建设的现状
二、我国电子银行建设的发展目标
思考题
第二章 电子银行体系与金融创新
第一节 电子银行系统的产生
一、EFT系统
二、EFT系统采用的支付方式
三、从EFT系统发展成电子银行系统
第二节 电子银行体系
一、电子银行体系的构成
二、电子银行的综合业务服务体系
三、不同类型电子银行系统的特点
四、日本的电子银行发展概况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金融综合业务服务系统
一、金融综合业务服务系统同信息增值服务系统的关系
二、金融综合业务服务系统的特点
三、提供金融综合业务服务的应用软件开发平台
第四节 发展电子银行的意义与金融风险
一、发展电子银行的主要意义
二、电子金融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关系
第五节 信息时代的金融变革与创新
一、当代金融变革的背景和本质
二、当代金融变革的主要特征-
三、中国金融业面临的挑战和金融创新方向
四、金融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实现金融智能化
第六节 电子银行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一、电子银行系统建设的目标
二、推出一个电子银行系统(或产品)成功与否的评判标准
三、规划设计电子银行系统涉及的主要因素
四、规划与设计的原则
五、系统的标准化
六、需要考虑的几个重要问题
思考题
第三章 电子银行的安全
第一节 电子银行安全概述
一、电子银行安全的重要性
二、电子银行安全的特点
三、电子银行的资源
四、电子银行安全的基本条件
五、电子银行的信息安全
第二节 影响电子银行安全的因素
一、自然灾害
二、环境因素
三、软硬件质量及其安全漏洞
四、误操作
五、人为破坏
六、非授权存取
第三节 电子银行的入侵探测与安全控制
一、攻击的类型
二、安全威胁来源
三、入侵探测方法与探测系统
四、电子银行的安全层次
五、电子银行的安全控制
六、制定电子银行安全策略的原则
第四节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理论和评价准则
一、开环控制安全理论及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价准则
二、闭环控制安全理论
第五节 密码技术与安全密码系统
一、密码技术
二、密码算法
三、DES密码系统
四、对称分组密码系统的发展
五、RSA密码系统
第六节 协议技术与数字签名
一、协议技术
二、数字签名
第七节 电文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验证
一、银行专用网络中的电文完整性检验
二、电子商务中的电文完整性检验
三、HMAC
第八节 随机选择协议与密钥分配
一、分发协议
二、随机选择协议的实现
三、随机选择协议用于密钥分配
第九节 身份识别技术
一、简单的身份识别协议
二、Kerberos协议
三、X.509身份验证服务
思考题
第四章 银行卡
第一节 银行卡概述
一、银行卡的产生与发展
二、银行卡的种类
三、银行卡的应用领域
四、银行卡对银行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五、银行卡的标准化
第二节 信用卡
一、信用卡的功用
二、信用卡交易的处理过程
三、银行处理中心的职责
四、信用卡服务与管理
五、信用卡的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借记卡
一、借记卡的性质
二、借记卡交易的处理过程
三、借记卡交易的授权
第四节 lC卡
一、IC卡的分类和发展
二、IC卡作银行卡的使用模式
第五节 国内外银行卡溉况
一、VISA国际和MasterCard国际的支付产品与服务
二、我国的银行卡
思考题
第五章 自助银行服务系统
第一节 自动柜员机系统
一、ATM系统的发展状况
二、ATM系统的目标、主要功能和使用效果
三、ATM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四、ATM的工作方式
五、ATM系统的技术发展趋势
第二节 销售点电子转账系统
一、POS系统的产生与发展
二、POS系统的业务处理与交易授权
三、POS交易的普及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四、POS系统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家庭银行系统
一、家庭银行系统的发展概况
……
第六章 电子汇况系统
第七章 网上金融安全与网上支付机制
第八章 网上银行
第九章 网上证券
第十章 网上保险
第十一章 电子金融的管理
第十二章 电子金融的监控与稽核
附录 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网址和服务热线
主要参考文献和网站
……
序言 银行是经营货币的单位,是社会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体系的命脉和支柱。电子银行系统和其他金融应用系统是金融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银行的电子化和信息化,不仅使银行发生革命性的变革,还促进了国民经济信息化、全球金融一体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银行电子化建设,使整个金融业进入革命性的变革进程。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急剧增长的货币流通强度,使银行陷入困境。银行战略家审时度势,及时将计算机和通信技术(C&C)引入银行,使银行的传统业务处理实现电子化。接着,银行为充分发挥电子化处理的效率,推出了大量新型的自助银行服务项目。在实现综合业务服务的基础上,银行又将信息技术(IT)融入银行业务中去,从交易数据中提取有用的成分,开始向客户提供金融信息增值服务,金融经营管理过程也逐步实现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银行因此从传统银行进入电子银行(e-Banking)时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兴起,全球经济从传统经济向数字经济过渡,为电子银行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又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电子银行同万维网(web)技术结合,推出了网上银行服务,并开始从实体银行向虚拟银行发展。
文摘 第一章 电子银行的发展概况
金融业包含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其中,银行是金融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2003年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达28万亿元人民币左右,是l980年的l03倍;银行业金融资产占全部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95%,为当年年GDP的2.4倍。
银行是经营货币的单位,是社会商品生产、流通和s9费体系的命脉和支柱,银行的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因此,各国都特别重视电子银行建设。银行的电子化,使银行同往来银行、企事业单位、商业、政府管理部门,以至每个家庭,都建立起紧密的有机联系,使银行的支付服务和信息增值服务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电子银行系统已经成为银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成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电子银行的发展不仅使银行发生革命性的变革,还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信息化、全球金融一体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第一节电子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银行的电子化建设始考20世纪50年代,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后才开始逐步进入电子银行(e-Banking)时代。
一、C&C、IT和web技术使传统银行发展成现代化的电子银行
商品生产和资本积累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两个并行的、相互依赖的基本过程。商品生产得以持续进行的必要条件,是产品能够流向人们所需要的地方去,通过商品交易实现其价值。因此,商品流与之相关的货币流,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两个相互诱导的共生流。商品生产愈发达,货币的流通强度就愈大。货币流是商品流的映像,若货币流通不畅,商品流动也不能畅通,商品生产就要受阻。
产业革命后,随着工业化生产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货币的流动强度迅速加大,蓬勃兴起的银行业逐步成为货币流通的介质和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