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页码:22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111270126/9787111270126
条形码:978711127012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外文书名:Think better
图书品牌:华章图书
内容简介 《不换思想就换人》内容讲述了:你想当朋友喜欢的点子大王吗?你想做老板器重、客户赏识的机灵员工吗?你想成为工作和生活中的智慧达人吗?让这本妙趣横生的创意思考训练书来帮忙吧。知道什么并不重要,会思考才是重点。从明天起,换个脑袋去上班!
作者简介 蒂姆赫森,Think智力资本公司(www.thinkxic.com)的创始合作人,该公司向全球性企业提供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方面的培训、辅导和咨询。在蒂姆的职业生涯中,他曾经效力于各种规模的组织,从财富500强的巨头,到很小的非营利组织;涉足过多个领域,从创意领域、营销领域,到新产品开发领域。
媒体推荐 精彩!关于创造性思维的一本实用指南,应该人手一本。
——Glenn Bishop雅虎欧洲工程总监
一个巨大思想宝库,凡是要提升个人品牌价值、致力于企业成功的人,不可不读。
——Andy Boyntoh博士
波士顿大学卡罗尔管理学院院长,《精英团队》作者 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Roger J.Burns 美世(Merce)人力资源顾问公司,
全球合伙人 不仅是一本读物,更是一本行动指南。
——Kevin Byron博士 英国高等教育学会,资深会员
这是我接触过的最激发人思维的思维过程,如果不利用这个思维过程,将抱憾终生。
——Bob Devine 新加坡领导力咨询公司
我读过的关于创新性思维的最好的一本书——平实易懂、引人入胜,还有绝佳的示例和故事。
——Gregg Fraley 《杰克笔记》作者
如果你有为团队、组织或人类开辟美好未来的雄心壮志,那么不要指望魔法球,好好阅读本书,你的目标将不再遥远。
——Colin Funk Banff中心领导力学习实验室主任
本书浅显易懂,不经意间就能将你的思维训练得更为犀利。
——Paul Hoffert 哈佛大学教授,《新时代的客户》作者
衷心推荐这本生动、实用而又充满真知灼见的指南,凡是想在工作、生活中更好地思考的人,都不可不读。
——Timothy S.Mescon博士 肯尼索州立大学,科尔斯商学院院长
本书提出了一个人人都能用来取得更好工作成果的思维框架。这个框架浑然天成,充满魔力。
——Megan Mitchell 强生公司,创新和领导力开发部总监 很少有哪本书会让我如此兴奋,这本书是个例外,它是创新思想的魔法书。
——Sid Parnes博士 国际创新研究中心荣誉教授,《思维魔法》作者
人手一本,共同探讨;开创未来,尽在本书。
——Ian Percy 《目的创造价值》作者
管理人员、领导者、企业家,每个必须直面竞争的人的必读之书。
——Kanes K.Rajah,科学硕士、博士 伦敦格林威治大学商学院,企业家研究中心主任
精彩绝伦、发人深省、浅显易懂,是过去30年来我读过的最好的创新图书。好好学习,它将改变你的人生。
——Arthur B.VanGundy博士 俄克拉荷马大学沟通学教授《走向创新》作者
编辑推荐 《不换思想就换人》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创意思考是每个人最关键的竞争力,知道什么并不重要,会思考才是重点。
目录
赞誉
前言
第一部分 背景
第1章 阿基米德的发现:为什么要改变思维
第2章 猴子心性、鳄鱼脑子和拴象索:大脑的三种思考
第二部分 原则
第3章 优秀是卓越的敌人:改善vs.革新
第4章 矛盾是创新者的出路:保持质疑
第5章 三分之三奇迹:清空自我,释放智慧
第三部分 理论
第6章 创造性思维模型的整体设
第7章 第1步 现状如何
第8章 第2步:什么是成功
第9章 第3步: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第10章 第4步:形成答案
第11章 第5步:打造解决方案
第12章 第6步:调配资源
第四部分 实践
第13章 创造性思维的回顾
第14章 培训VS.吸收
附录 创造性思维实践
词汇表
致谢
译者后记
……
序言 虽然当时没有意识到,但本书实际上早在15年前就已经动笔了。当时我参加了一场以创造力为主题的在线讨论,一名参与者坚持认为:创造力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品质,是学不来的,要么有创造力,要么没有。我的观点则不同。我的职业生涯是在创意行业内度过的:最初担任纪录片编剧,最后成为我自己的营销公司的创意总监。我读过詹姆斯L.亚当斯(James L.Adams)、爱德华德博诺(Edward DeBono)及罗杰冯欧克(Rogervon Oech)目的著作,它们让我相信,创造力同其他思维技能一样,是能够学习和开发出来的。只是当时我没有直接的证据而已。
这场讨论影响了我的生活。我参加各种研讨会,博览群书,亲身体验。最终,我联系上了创新教育基金会(Creative Education Foundation,cEF)。CEF由阿历克斯奥斯本(Alex Osborn)和西迪帕恩斯(sidParnes)创办于1954年,前者是位广告经理,是头脑风暴概念的先驱,后者则是位才华横溢的青年心理学专家。我之所以加入该基金会,是为了在它出版的大量图书上获得10%的折扣。从来往的邮件中,我得知CEF要召开名为创新问题解决协会(Creative Problem Sol VingInstitute,CPSI)的年会,我决定参与此次年会。
文摘 第一部分 背景
第1章 阿基米德的发现:为什么要改变思维
本书的核心目标是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本书所讲述的,是如何更加清楚地认识问题、更加富有创造性地进行思考,以及更有效率地进行规划。让我们增强思维能力,把工作做得更好,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更加得心应手。人人都有增强思维能力的潜力。增强思维能力的第一步,就是将我们从阻碍我们进步的思维模式中解脱出来。
有一种有趣的小虫子,叫做“行军虫”,这种小虫子能够就人类日常思维上的许多不良习惯给我们许多启示。“行军虫”名称的由来在于它们有一种非常独特的行为方式。当它们离开巢穴寻找食物的时候,总是排成行前进,就像马戏团的大象一样,头尾相连。打头的虫子在爬过的地方留下一条丝状的轨迹,后面的虫子就沿着这条轨迹前行,并留下自己的痕迹。“行军虫”的队伍在通过树林的时候,可以头尾相连,形成数百条小虫组成的一队浩浩荡荡的大军。
对于领军的虫子来说,它并没有任何过人之处:它只是凑巧位于队伍的前面而已。领头的虫子走过一段之后,会偶尔停下来抬起头,看看哪条路是到达食物来源最近的道路,然后继续前进。如果有人将领头的虫子从队伍中取走,队伍中的第二条虫子就会毫不犹豫地接管侦察职责。而整个“行军虫”大军,似乎并不关心领导岗位上发生的这种变化。
“行军虫”的这种行为方式吸引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一位自然学家,他就是现代昆虫学之父法布尔。他花了几年时间来研究“行军虫”。法布尔是个优秀的观察者,他对任何事情都不会想当然,也不做任何无端的假设。他曾经这样描述自己的科学信条:“我很少看书……我一无所知。这样反而更好,我的提问完全是无拘无束的,一会儿在这个方向,一会儿又跳到相反的方向,这些完全取决于实际得到的线索。”
法布尔对于“行军虫”追随领袖的能力到底有多强非常好奇。如果将它们排成圆圈,会发生什么情况呢?追随的本能是否会使它何一圈一圈没完没了地绕下去呢?1896年1月30日,法布尔进行了一项实验,他引导一列“行军虫”队伍沿着一个装满土的罐子边缘行走。当队伍中的虫子数量足以形成一个圆环时,法布尔将队伍末尾的虫子拿走,然后将队首的虫子放在队尾,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的圆。这样,这队“行军虫”就失去了领导。队伍中的每条虫子只是跟踪着自己前面的虫子留下的痕迹前进,即使法布尔在离这个圆不到12英寸的地方放了它们最喜爱的食物,它们也视而不见。
六天以后,即2月5日,这队“行军虫”依然在绕圈
……
后记 就在本书译稿即将交付之前不久,我接触了一家企业。为了提升企业文化,将自己打造成有竞争力的正规企业,这家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组织了不少培训,还定期印刷内部报纸,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与交流。
恰好,当期有一篇文章谈到,在他们刚刚给销售进行的培训课程中,了解了“鳄鱼脑子”、学习了“冥想”。这不正是我正在翻译的这本书的内容吗,难道这本书的内容,化作培训课程,居然是价值几十万的课程,真是令人高兴。
据我所知,本书此前并没有简体中文出版,那么我对于本书的理论,是否能有真实确切的传达,确实持保留意见。
但是,看到本书的理论,正通过培训公司传播,毕竟是件令人振奋的事情。然而,接下来的经历,则让我高兴不起来。
在与该公司CEO、人力资源总监交流的过程中,我指出企业报纸上有位大客户销售对于未来市场的观点很有创意,而且与该公司的主营业务和核心资源密切相关,因此,基于该公司目前仍负债经营、缺乏核心竞争力的情况,这位销售人员的观点,是非常值得进一步探索的观点。